甘孜日报 2019年03月19日
◎叶刚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州既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战略,用生态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但是,由于受我州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影响,“大资源、小产业”仍然是我州生态扶贫的现状,存在绿色不够浓、增收不够多、挖潜不够深等问题。甘孜的发展优势在生态、潜力也在生态,我们只有坚定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不断提高生态扶贫质量。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州委、州政深入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将生态扶贫作为“十三五”期全州脱贫攻坚22个专项之一。在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修复、防沙治沙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中,积极引导贫困农牧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组建贫困村植树造林和湿地修复合作社等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基层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政策性收入提高有机融合。3年来,全州实施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等42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6.46亿元,在持续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
一是立足生态补偿稳增收。把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创造性整合生态保护补偿措施,作为脱贫攻坚战略中解决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重要突破口,仅2017年,全州兑现1923.47万亩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3亿元,受益林农15.8万户、72万人,年户均增收1800元。目前,“林补”“草补”已成为农牧民群众常年收入来源,更成为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的政策性稳定支撑。
二是立足生态型公益岗位就业促增收。通过大力开发环保公益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提高劳动收入。2018年,全州选聘生态公益岗位13563人,兑现劳动报酬6874.38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达5068元。目前,生态建设项目劳动报酬,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劳务性收入。
三是立足绿色发展生态产业保增收。坚持生态开发保护与产业脱贫“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做优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和商贸业等绿色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大力打造与旅游相关的饮食品、手工艺品等高原特色生态产品,促进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大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州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71.67万亩、特色林业产业基地95.41万亩,累计建立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193个,实现特色农产品产值68亿元、林业总产值42.18亿元,农民人均从农业和林业上获得的收入分别达1645元、1354元。目前,“生态+旅游”的助农增收模式已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一大保障。
四是立足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6年以来,全州共投入1.2亿元,实施17处地质灾害治理、25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1365户;投入资金90万元,在25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专职监测公益性岗位,保护了约1.8万余人的生命安全;在5个县7条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余平方公里,16个自然村、752户、3720人受益,惠及贫困人口1570人;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扶贫项目11个,建设规模达6.23万亩,新增耕地面积0.74万亩,预算投资12414.54万元,惠及泸定、丹巴等深度贫困县7个,贫困村29个,贫困人口228户、956人。通过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四个好”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二、我州生态扶贫任重道远仍需努力
一是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态扶贫。1998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启动草原生态补奖和退牧还草工程。经过20多年的自然修复和人工造林种草,全州林地面积654.57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到4.8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0%增加到34.3%;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增加到833.4万公顷,天然草原植被盖度从69%增加到82.6%;“三大流域”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级,国控出境断面水质百分百达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用日益显现。但受人类活动干扰,局部土地沙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仍不容忽视,截止2017年底,全州有效灌溉面积仅42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6.68万平方公里,退化草地673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64.96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46.7万公顷,干旱半干旱面积24万公顷,草原鼠害面积183.5万公顷。有效灌面不足导致农林产品单产低下,草地退化、鼠害严重与载畜形成“恶性循环”,“沙进人退”及植被破坏带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生态问题都对脱贫攻坚的面上推进带来了实质性影响。
二是生态产业助农增收的贡献率不高。我州拥有全省近1/3的林地,近一半的草场和湿地,但是产业基地小、杂、散,经营管理粗放,单位产出低。以核桃为例,2015年,全州干核桃亩产40斤,远远低于全省平均亩产为56斤的水平。2017年全州实现林业总产值仅42.18亿元,居全省末位。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民居接待基础设施差,配套服务差,附加值低,2017年仅实现生态旅游产值21.19亿元,居全省第17位,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仍需深度思考。
三是生态补偿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主体功能区实行了保护和补偿政策,但存在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小、补偿不均衡等瓶颈制约。目前,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分别为14.75元/亩、4.84元/亩、7.5元/亩和2.5元/亩,而经济发达的浙江省2016年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为35元/亩,福建龙岩市集体天然商品乔木林管护补助标准为15元/亩,补偿标准差距较大。全州湿地总面积72.76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42%,但目前仅有理塘县8.6万公顷湿地纳入省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试点规模小、投入少、标准低,对脱贫攻坚的贡献也极为有限。同时,由于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分布不均,全州仍有862个纯牧业村没有森林资源,无法享受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对照“中华水塔”、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区位和发挥的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和力度还远远不够。
四是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客观上,我州贫困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不强,获取劳动报酬低;林业专业合作社脱贫攻坚引领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目前全州建成的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只有58个,离228个有林乡镇“一乡一社”要求距离还比较大。主观上,长期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各类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使群众政策性收入不断增加,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部分群众“等靠要”严重;部分贫困群众受藏传佛教“宿命”观影响,“重来世轻今生”,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三、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切实走出一条具有甘孜特色的生态扶贫之路
当前,我州时逢绿色发展,深度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机遇,“大资源、小产业”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必须以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切实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藏区特色、甘孜特点”的生态扶贫新路。
一要积极争取用好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省委出台《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作出“大规模绿化全川”决策部署,州委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全州六大发展战略之一。2017年6月,中央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将“三区三州”为代表的区域性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列为重中之重,明确对深度贫困地区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等政策措施。良好的政策环境必将为全州生态扶贫带来包括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更大机遇。
二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要求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取消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民生产总值考核。我州作为“五区协同”中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重要组成,必须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甘孜生态底色更浓。一是建立绿色指标考核责任体系。将森林、草原、水等生态资源消耗纳入考核,设置绿色GDP、农户单位资源消耗量等指标,并与目标考核挂钩,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生态建设和保护主体责任。二是建立生态资源占补平衡机制。借鉴国家基本农田“占一补一”的政策,占用林地、草地后,在其他用地中补偿划定林地、草地,确保资源总量不减。三是制定支持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群众搬迁实施办法。支持生活在生态脆弱、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地区的非建档立卡群众搬迁,切实解决非贫困村、非贫困户在同步小康路上面临的实际问题。四是出台支持主体生态功能区使用新型建材和以电代柴补贴办法。大力支持使用新型建材建房,推行以电代柴等新能源替代方式,逐步减少森林消耗,避免群众在生态保护区采伐木材、挖石取土。五是开展资源有偿使用试点工作。收取水电资源开发的补偿费,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规定资源开发企业的资源收益以适当的形式、一定的比例反哺地方政府,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三要充分发掘生态潜在优势,久久为功促产业。我州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其中,林地面积654.57万公顷、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833.4万公顷、湿地面积72.76万公顷,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产业兴则生态兴”,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生态+产业”这篇大文章。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养。示范推广林下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野生动植物繁(培)育利用、林下养殖、高产饲草种植、草食畜牧业、特色水产养殖业等产业,积极推进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发展。加快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业示范基地,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验、生态科考、生态康养等,倡导智慧旅游、低碳旅游。三是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牧场、种养大户等,以发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林特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延长产业链,完善仓储物流设施,提升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高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消费市场容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大林特产品市场推介力度。四是建立生态建设人才支撑机制。围绕生态产业发展,依托人才振兴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组织专家服务团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产业政策、讲授实用技术、普及科技成果,为深度贫困地区培育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要千方百计促内因,不断增强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脱贫愿望。州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总体工作格局,全面实施“三创联动”。当前,我州正着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创造绿色消费、制造绿色业态、实现绿色增长。随着康定、亚丁机场航线拓展,格萨尔机场竣工,雅康高速通车运行,国省干道改造加快,内联外畅立体交通格局将基本形成,州府至全州、省会至全州均一日可达,大渡河沿线已成为成都消夏的后花园。同时伴着“电力天路”投入运行,脱贫攻坚“村村通”,通讯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各种物流快递已延伸到乡镇,“公司+基地+农户”“网络+生态+扶贫”条件不断成熟,“圣洁甘孜”大品牌下的各类生态农林产品保鲜远销内地甚至国外不再是梦想,甘孜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前景可期。但是,脱贫攻坚群众是主体,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能否如期脱贫,关键要提高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推动贫困户转变思维方式。通过一系列符合乡村实际的生态建设先进的评选活动,设置光荣榜、曝光台,让道德精神成为激励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自信自坚、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能力。制定科学可行的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培训规划,帮助贫困户学到森林管护、绿化造林、林果栽植等实用技能。三是强化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在生态扶贫项目的选择等方面,与贫困群众进行充分地沟通协商,尽可能地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的参与,林下是种草还是种花、养猪还是养鸡让群众说了算,使脱贫攻坚项目更体现民意、更科学。四是搞好示范引领,发挥榜样作用。有针对性加大生态产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为典型成长创造条件,鼓励带头人发展因地制宜的脱贫项目,通过示范和带动,让贫困群众能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作者系州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