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25日
◎雷建平
甘孜县达通玛片区查龙镇、茶扎乡、卡龙乡、大德乡和绒坝岔片区扎科乡是全县公共服务的落后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宗教管理的薄弱区、各类案件的高发区、脱贫攻坚的难点区、基层组织的弱化区,被州委、州政府纳入雅砻江上游4县交界地区24个深度贫困乡镇。为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必须高度重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全力推动该区域共同发展、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必须打赢的硬仗,深度贫困乡镇更是困中之困、贫中之贫,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科学编制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加快发展的领导小组,全面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要强化工作机制建立,深度贫困乡镇的县级联系领导干部要充分履职,牵头推动,重大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县级联系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力所能及想办法,最大限度出实招,协助相关部门和联系乡镇把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好,齐心协力推进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扶网”。要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健全完善深度贫困乡镇加快发展的责任体系、动员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逐级明责负责,层层传导压力,建立工作台账,列出责任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务求实效。
二、强化项目建设,筑牢脱贫奔康根基
深度贫困乡镇作为全州、全县基础设施最薄弱地区,必须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全力保障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建设,补齐短板。要整合对口援助资金,坚持“三条底线”、严守“三条红线”,加快实施藏区新居、避险搬迁、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避免贫困群众建房致贫、返贫,切实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要着力实施控辍保学工程,严格按照省、州政策要求,实现深度贫困乡镇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达到100%,同时要大力补齐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短板,总结推广集中办学经验,彻底解决牧区学生读书难、质量差、负担重等问题。要落实“十免四补助”和“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等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个人负担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开展贫困人口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对深度贫困乡镇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包虫病防治工程,定期开展包虫病科普教育、筛查诊治等工作,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结合深度贫困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精准施策,着力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和群众增收门路。充分把握打造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项目的良机,引导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采用抱团取暖、共同致富的方式,开拓产业脱贫持续增收新途径。实施农业项目规模化种植工程,积极打造青稞、马铃薯、人参果、菌类农特产品基地。实施集体牧场标准化建设工程,破解“戒杀生”难题,提高牦牛出栏率,建立草场休养生息制度,实现草畜平衡维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要实施千人技能培训工程,分类开展服装裁剪、摩托车维修、养殖等实用性强、就业率高、接地气的“技能+素质提升”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村民“走出去、动起来”;统筹整合林业、交通等部门岗位,扩大公益性岗位数量。此外,要着力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硬件建设,进一步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抓好有效施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三、强化规范管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深度贫困乡镇宗教氛围最浓厚、群众思想观念最禁锢、依法管理最缺失、基层组织最弱化,必须加大规范治理力度。要聚焦党建引领,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实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党建示范阵地打造工程、“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百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育计划,实行“1+1”网格化帮扶结对机制,组织乡(镇)、村党员与该片区最贫困户、最贫困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要加强寺庙管理力量建设,依法规范开展精准治寺管僧和寺庙群众工作,加强和规范派出所建设运行,整合警务资源,积极探索中心派出所模式,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强化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开展矛盾纠纷“攻坚破难”专项行动,建立片区警务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公安卡点”“治安卡点”建设。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群众+干部”方式,组建深度贫困乡镇文艺演出队,开展“和谐乡村行”大宣讲暨“文化进万家”活动,实施“4+2”政策法规进村宣讲活动。同时,围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主题,组织农牧民群众治理房前屋后“脏、乱、差”现象,引导群众破除成规陋习。
(作者系州政协副主席、甘孜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