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06日

◎蔡吉秋

中华民族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造就了我们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各民族都拥有丰富、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经过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闪耀着灿烂的光芒,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过普查、收集、整理、申报,目前凤城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其中,省级项目5项,分别是凤城老窖酒酿造技艺、凤城满族珍珠球、凤城满族荷包、凤城景泰蓝珀晶画、凤城满族特色小吃技艺。市级项目22项,有14个项目所在地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交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凤城满族荷包、凤城景泰蓝珀晶画、凤城锡伯族羊嘎啦哈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赴朝鲜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欢乐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不仅扩大了我市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更主要的展示了我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

许多传承人受经济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衰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产生的产品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但除了极少数列入文物的可以通过拍卖渠道获得高价利润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不成经济产值。另外,传承人有时候还存在心理自卑。自古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都难登“大雅之堂”,有的传承人社会地位极低,在社会上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轻视。这些因素让传承人自身也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自卑。再次,就是传承人观念的制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由于观念跟不上时代,导致不少艺人因循守旧,死抱前人的东西,一点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观念导致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地方政府的不重视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相对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不断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而不见。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因素之一。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逐渐被遗忘,有些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传承人未受到社会应有的承认,缺少管理人员和研究队伍,由于市场经济和当前就业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导致传承人后继缺乏,很难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和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传承人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让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放下包袱,树立高尚的思想,将自己的技艺无保留地传授他人,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遗。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些老年人在支撑,形成传承人才缺失。同时,现代的学校教育又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远离这些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艺人的渐渐离去。要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决不能忘掉民间具有高超艺术技能和深刻文化内涵的精英们。各级政府要挖掘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却已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对传承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鼓励政策,激励新人去学习、去保护、去传承。笔者认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这样不仅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大大的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采取现代化手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记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必须考虑用多种手段记录的方法保护,如:多媒体、录像、录音、光盘、数字化、软件化、互联网、书报、杂志、电子书等多种先进的方法加以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创新是事物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的根本原因,治国与科技发展尚且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要在时代与思想的洪流中时刻反思自我并保持初衷,对外来文化与西方艺术的冲击,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哲学思维,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拥有着几百年历史沉淀的中国杂技艺术,从最初的街头卖演,到如今世界范围内的万众瞩目,其根本原因就是几代杂技艺术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谁也不可想象,杂技的顶功与古典芭蕾的巧妙结合是那样的唯美与自然,这些都是杂技艺术者们用实践与创新不断赋予这项古老艺术以更加完美的姿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起来数束之高阔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合理利用才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的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让传统的文化资源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保持初衷并结合自我反思是首要核心,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从根本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认同感,其次,结合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也要合理的抵制和消除那些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上一篇:切实保护传承好格萨尔文化
  • 下一篇:对格萨尔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