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01日
◎王新月
今年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亦是甘孜农业辉煌发展的70年。70年光阴荏苒,70年波澜壮阔。回顾历史,甘孜农业历经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艰辛历程,甘孜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铸就了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在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忆往昔,见证甘孜农业新战果
70年于历史,不过沧海一粟,70年于农业,则见证了几代农业人艰难探索的足迹。70年来甘孜农业人用勤劳的双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砥砺奋进,高歌前行,全州农村经济飞跃发展、脱贫攻坚之战告捷、农村改革活力激发、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开局良好,甘孜农业在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村经济飞跃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脱贫奔康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科技服务为支撑、以党建引领为保障,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0.36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7.3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08元,增长10.8%。
脱贫攻坚之战告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成功封印了困扰我们数年的贫困村、贫困县“帽子”,加快了扶贫开发的秒针、按停了绝对贫困的分针、拨动了全面小康的时针,实现了1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13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22986名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不足1%的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达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零,让脱贫摘帽的胜利战旗高高飘扬在每一个深度山头,一举把脱贫攻坚推向了“攻固提升”的最新阶段和“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
农村改革活力激发。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瓶颈。70年来,农村改革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吃饱了饭,到免除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再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最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迈向全面小康生活,农村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感受到了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变革和红利。全州完成农村集体产权确权登记面积128.54万亩,颁发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书11.9万本;完成清产核资数据录入2733个村,资产总额95.12亿元。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支撑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育龙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营销”的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强力推进农业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全州共引进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7814家;启动建设21个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省星级园区2个、州级园区4个;成片成带成规模建设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农牧林产业带,建成2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203.26万亩;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9个,农产品实现网络零售额11.46亿元。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围绕“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主题,率先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按照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的原则,抓重点、补短板,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着力把农牧区打造成景区、把特色产业打造成景观、把产业基地打造成景点、把特色农产品打造成旅游商品。全州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先进村27个;完成农村户厕新(改)建37581户、农村公厕90座、乡村旅游点公厕21座,犬粪无害化处理320.4万只次;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85%。
二、立当下,开创甘孜农业新局面
当前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倒计时攻坚拨寨、决战决胜最后冲刺收官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衔接的交汇期,也是工作任务更重、节奏转换更快、标准要求更高的特殊年份。把握现在,我们农业人无怨无悔,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开创甘孜农业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州70周年献礼。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持把“有质量”的速度和“有速度”的质量放在首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为重点,打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强化攻坚措施,确保剩余564户2191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以提高脱贫攻坚质量为核心,打好脱贫攻坚“保卫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健全现代农业“10+2”产业体体系,确保脱贫攻坚成色;以迎接抽查普查为抓手,做足摘帽抽查核查准备,确保12个摘帽县顺利通过国家抽查核查,脱贫结果真实;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将有效的、管长远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帮扶措施,确保战略有机衔接。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压实“责”,落实好“粮食安全”“菜蓝子” 县(市)长负责制,落实耕地保护补贴、种粮补贴奖励、农业保险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全面完成21万头生猪出栏目标任务;要稳住“地”,在保证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98.8万亩的基础上,向轮歇地、撂荒地挖掘潜力,稳定粮食播面1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力争稳定在25万吨以上;要提供“技”,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稳粮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要做好“防”,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抓好水利工程“大动脉”建设,扎实推进田间地头“毛细血管”水利建设。
构建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是推进全州农业现代化的主抓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三农”战线必须抓紧抓好的大事要事。要培育龙头企业这个引擎,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加快培育1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现有省级龙头企业,新增100个州级农民合作社;要抓实现代园区这个载体,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园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全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力争创建省星级园区1个,评定州级园区7个;要把牢融合发展这个方向,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附加值、全产业链现代农业;要抓住“菜篮子”自给保供工程这个重点,抓到细处、做到深处、落到实处,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力、综合施策,全州季节性蔬菜、生猪自给率分别达到56%、52%。
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大革命”“五大行动”“八大工程”。围绕“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定位,高质量建设大渡河流域15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总结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经验,包括重点推进和组团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方式;目的地型、城镇依托型、景区依托型示范村建设;国资平台公司统筹建设机制;“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运营模式;农户利益共享和区域利益共享机制等。因地制宜、梯度推进雅砻江流域29个、金沙江流域4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用好乡村振兴创评考核激励措施,创建一批省级、州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乡镇和示范村,力争新入选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纵深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707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实质工作,基本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妥推进乡村两项改革,充分借鉴第一轮改革经验,按照“五调五不调”原则,加快推进第二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重构乡镇经济版图;深化社会服务改革,对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广泛宣传,允许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人员离岗开展创新创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三、展未来,谱写甘孜农业新篇章
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农业人一定以建州70周年为新的历史起点,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甘孜农业新篇章。
谋未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一盘棋”思想,站位全局谋划农业农村发展;坚持“一张图”规划,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农村发展;坚持“一股劲”推进,弯道超越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坚持“一体化”模式,联动融合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坚持“一条心”发力,拼搏作为抓实农业农村发展。结合实际,从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角度,研究提出甘孜“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要原则、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建议、重大改革措施。着力建设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甘孜”样板、“圣洁甘孜”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成渝后花园·康养加休闲”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产业带、圣洁甘孜”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产业振兴工程、产业联合体培育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科技人才振兴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力争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州农业总产值达到124亿元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亿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抓落实,凝聚力量再出发。逐浪前行,“甘孜农业号”航船能否行稳致远,关键在于落实。落实,既是把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实于甘孜实践,也是把州委、州政府的“任务书”变成“施工图”。我们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突出园区载体作用,构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促进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注重生产、加工、服务、营销等多环节主体培育,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菜篮子”自给保供工程,围绕产、运、供、销,健全州内蔬菜产业链,不断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实施加工提升行动,做强做大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力促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品牌,品牌带产业,提升品牌市场份额;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建设一批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发展的种养循环基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培育 “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文化+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产村相融;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成果转化运用,推进甘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州农牧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