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汤红蒂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还是甘孜州成立70周年。今年,甘孜州所有贫困县(市)要脱贫摘帽,全域实现脱贫。脱贫后还有少量脱贫任务,还面临增强“造血”机能,走出持续稳定区域经济发展之路,虽有“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政策扶持,但可以肯定的是,脱贫扶持优惠政策会逐步缩减,更多需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支撑,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效,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刚刚脱离贫困之列的甘孜州来说,无疑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一定程度负面影响,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此,在全域脱贫之机,应进一步厘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素,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寻求高质量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一、坚持既定发展战略不动摇
从“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甘孜州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没有大的改变,即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精心组织实施扶贫攻坚、依法治州、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确保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看出,政策一直具有连续性,大政方针没有改变,总体目标没有改变。事实证明,这是符合甘孜州实情,有针对性有正向反馈的发展战略。甘孜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甘孜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缺乏的是市场主体,最主要的依靠是投资拉动,最优的路径是全域旅游,进一步提出“三创联动”目标,取得了全域脱贫的光辉战果,也取得了州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成绩。从今年起,甘孜州经济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实情、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吸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走出适合州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正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5月,我州正式启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康定、泸定、丹巴3县(市)42个村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特色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乡村社会善治、乡村人才聚集、全面奔康提升7项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全力打造282个示范村。目前,在政策上还存在各自为阵、互不衔接的现象,实践中也存在资金投入与使用监督各自独立的情况,今后还需不断探索,改进措施,推动脱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
自全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以来,甘孜州第三轮、第四轮“甘推”工程已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州交通在“十三五”期已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雅叶高速雅康段已建成通车,泸石高速破土动工,今年川藏铁路也开始前期工程建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的实施,甘孜交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机遇,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商品生产及流通、旅游等产业发展,受基础设施因素制约影响程度深,纵观甘孜州的基建现状,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形式是不契合的,给相应产业造成了发展阻碍。下一步,还需要推进交通先行、城乡提升战略,建设诸如新都桥现代商贸、稻城亚丁机场空港等物流贸易项目,加快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四、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甘孜州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营养累积,特色农牧业发展前景大。一方面,已建成蔬菜、羊肚菌、苹果、仙桃、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但种植地点分散、规模小、产量低,包装储藏、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还需要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创建甘孜自有品牌、扩展销售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应用,突破地域限制,以飞地园区建设为契机,吸引外部资本,加快建设青稞基地、蔬菜基地、牦牛养殖基地、冷链物流基地的规模化运营,开辟农牧业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现代化增长模式,推出高质量、高性价比、高度品牌化的高原特色产品。
五、继续发展全域旅游
甘孜州是全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旅游发展目标。2016年2月,甘孜州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有了这样的发展基础,优先发展旅游业是大势所趋。必须着眼全域布局,通过旅游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同一二三产的融合度,真正实现旅游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推进经济创新高。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风景民俗吸引游客。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趁此“休整”之机,提前谋划旅游产业复苏,抓紧对景区、宾馆、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力争疫情结束后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亮相,达到赏心悦目、方便快捷、安全有序的旅游体验;要全面整合,减少地方壁垒,加强旅游区域协调发展,如康东地区以“康泸新一体化”视角站高望远,高质量策划和重构景区规划,加大文旅融合步伐,打造具有强影响力的旅游品牌,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六、培养壮大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地区发展的状况,直接受制于新资源的集聚利用情况和新经济的培育发展状态。甘孜州虽然经济基础落后,但近年来在引入新科技新产业上也有可圈可点的成绩。因此,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本地区现有的传统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升环保水平,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提级;要立足长远,深入思考谋划传统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如加快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数字农业;要抓紧抓实抓好康养旅游、智慧旅游、全域旅游、康养小镇、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新业态新产品培育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消费需求。
七、积极对接区域间协同发展
甘孜州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冲刺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如任由其发展下去,会直接影响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必须要以区域发展布局统筹生产力布局,着力补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短板。地方政府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在人才交流、资源共享、资金引入上下功夫,主动对接,加强与环成都经济圈、对口支援地区(广东省及省内地区)的联系协调,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健全对口支援“三州”制度,抓住“成渝经济带”发展机遇,加强与成渝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往来,更好地把‘山’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补强薄弱环节,解决发展短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作者为州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