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4月07日
◎孟伟
正值惊蛰,万物萌发。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这次审议,生态治理问题又成为焦点话题。在谈到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多加一个‘沙’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四赴内蒙古代表团的新亮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的污染防治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四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他曾多次谈及。因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万里绿色长城”。长期以来,他一直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次专门把治沙问题纳入其中,把生态治理问题推上新高度。
多加一个‘沙’字,是有充分依据的。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如来自阿拉善盟的戈明代表所说,阿拉善约93%的地表为沙漠、戈壁和荒漠草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过去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让群众饱受其害。再比如,腾格里过去污染很厉害,附近省份向沙漠里倒污水。治沙是现实所需,也是民心所盼。
多加一个‘沙’字,彰显的是治沙的决心。我们常说一句话,叫“眼里不揉沙子”。大家都有不小心迷眼的体验,治沙就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痛点”,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巴彦淖尔所在的河套地区为例,想要保护好以灌溉农业闻名的“塞上江南”, 有治理盐碱化耕地的问题,也有治沙的问题。所以,必须做好研究、搞好规划,朝科学的方向去改造,综合治理,久久为功。
多加一个‘沙’字,还要多加一分治沙的智慧。针对这点,我们要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比如,有些地方种树还林,把农耕地改了,有些地方不适合改造沙漠,反而花高成本去改造,这些都不行。要朝科学的方向去改造,不顾实际就会南辕北辙,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内蒙要立足地方实际,依托梭梭林、白刺林等生态基地建设,发展沙生资源精深加工等产业,逆向拉动生态保护。
其实说到底,多加一个‘沙’字是为了从“沙”到“林”,由沙漠变绿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从而增强发展的永续力,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共享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