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江湖已远

甘孜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 商臻

徐皓峰拍《刀背藏身》杀青时写了一篇博客。文中写道,他作为导演在拍摄时常用来刺激演员自尊心的一句话是:“某某某不愧是某某某。”

这是一个非常古龙的句式。

在古龙后期作品《三少爷的剑》里,这个句式也常常出现,决战之前或之后,总会有人如此叹服:“三少爷不愧是三少爷。”或“燕十三不愧是燕十三。”

似乎是有这样一个共识,古龙小说比金庸甚至温瑞安梁羽生更难改编成影视作品。事实仿佛也的确如此,观众自从被83版《射雕英雄传》启蒙进入武侠世界后,看过的武侠影视作品,基于金庸小说改编的,数量和影响力上都超过了古龙小说。

但有时,一些完全和古龙无关的影视,却拍出了读者观众心目中古龙的味道。导演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基于金庸原著的王家卫《东邪西毒》、李仁港的电视剧《九阴真经》,甚至于李仁港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电影《94独臂刀之情》,都曾被影评人称为“有古龙的风格”。

然而,如果把时钟往前再拨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却有一大批古龙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港台地区风靡一时。

1977年,《三少爷的剑》就曾由邵氏公司改编拍摄电影,楚原导演,主角是初出茅庐的尔冬升。那年尔冬升只得二十岁,出场时从镜头前的暗影中站起来,活生生展示了“剑眉星目”四个字。

也许比原作的设定略微年轻些,但当年的观众看到的,恰是一位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离家出走的三少爷谢晓峰。凭借这个角色,尔冬升以武侠小生的身份走红,之后数年内,他还出演了《白玉老虎》《英雄无泪》《多情剑客无情剑》等多部由古龙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

他另一个广受好评的古龙角色,是《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阿飞,一位英挺的少年剑客,遗憾的只是少了原作中孤僻桀骜的独狼气质。然而几十年过去,说到谢晓峰和阿飞这两个角色,尔冬升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也许不是十全十美,但自他以后,再没有出现过更好的了。

三十多年后,尔冬升作为导演重新拍摄了3D版《三少爷的剑》,曾出演1977年版《三少爷的剑》的徐少强和顾冠忠也参演了这部新片,当年英姿勃发的少侠,已经白发苍苍地成为矜持威严的武林前辈。身为武侠+古龙+邵氏三重粉丝,我在3D版《三少爷的剑》首映那天就去看了。一周后,这部电影的票房还停留在千万这个数量级上,实在是一个让人惆怅的成绩。

我于是又翻开了古龙的原著。

“残秋。

木叶萧萧,夕阳满天。”

一个典型的古龙风格开头。

凡人如你我他,毕生梦想不过所谓“登上人生巅峰,成为人生赢家”,而神剑山庄的“天下第一剑”三少爷谢晓峰,年少成名,十来岁已经击败江湖名宿,小小年纪就站上了人生巅峰,之后多年,不断有江湖剑客到神剑山庄来向他挑战,而他从无败绩。

在这个故事里,古龙其实选择了一个读者很难有共鸣的主题:就像皮包骨头的饥民无从理解地球上的另一些人对体重和血脂的忧虑,绝大部分读者也很难对《三少爷的剑》这本武侠小说的主人公生出同理心来——站在江湖之巅太久之后的厌倦。

唯一可堪与他匹敌的人,是燕十三,直到整本书的最后,他们才有机会真正地拔剑对决。这场对决的结局,在楚原1977年版电影中,一场激战后,燕十三倒在三少爷剑下。在2016年的3D版电影中,加入了燕十三早知自己因病时日无多,和三少爷对决的目的,是想以剑客的方式有尊严地死在自己尊重的剑下这样的情节。据尔冬升说,这是当年古龙讲给他的另一个结局。

但在古龙的原著中,燕十三其实是死在自己的剑下:

“然后他就做出件任何人都想不到。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事。他忽然回转了剑锋,割断了他自己的咽喉。

他没有杀谢晓峰,却杀死了自己!可是在剑锋割断他咽喉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里已不再有恐惧。在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忽然变得清澈而空明。

充满了幸福和平静。

然后就倒了下去。”

他用自己在决战中悟出的无敌剑招杀死了自己,也消灭了可能杀人无数的剑招。“可是在那一瞬间,他的确已到达剑法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他已死而无憾了。”

每每看到这个结局,总忍不住套用古龙自己的句式叹服一声:古龙不愧是古龙。

除去古龙,没有人敢于像他一样纯粹地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生死相拼的对手,也是最惺惺相惜的知己,决战背后,没有家国,也没有恩仇,从容赴死,只为以身祭剑。

2016年大热的美剧《西部世界》里,游客们在高科技游乐园中亲身进入那个由牛仔、快枪、酒吧、追杀和逃亡为要素的,怀旧而浪漫的西部世界,安全地历险,合法地杀戮——因为能被杀掉的全是机器人,而机器人无法伤害到人类。

第一集看到一半,已经冒出这样的念头:华人如果建造类似的主题公园,除了“武侠世界”,再无其他选项。在这个“武侠世界”里,我们可以遍历在小说中影视作品中读到看到的一切:桃花岛、燕子坞、光明顶、绿水湖、蜀中唐门、孔雀山庄、金风细雨楼、关东万马堂……还可以遇到白衣刀客、黑衣侠女、机灵势利的店小二、胖胖的客栈老板和他永远会被各路豪杰砸得稀烂的客栈……这一切一切的总和,组成了全世界华人心目中共有的,那个名叫江湖的乌托邦。

然而,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回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一起合力打造了那个文字和光影中的武侠江湖。当年的金粉淋漓,其后四十年风云变幻。终究,在新世纪里,就算是小孩子也不再悄悄幻想着仗剑走天涯。武侠和江湖,尤其是古龙笔下更为纯粹的那个江湖,就算是在小说和电影里,也渐渐成为三两白头宫女口中的前朝旧事,偶尔闲坐时,怅然说起,无限思量。


  • 上一篇:纪念一个乐队的二十周年远
  • 下一篇:写给故乡的游子情书 读范墩子《也傍桑阴书华年》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kbsp/9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