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4年09月25日
泸州市“组团式”医疗帮扶专家带领乡城县医院医生进行术后查房。
◎腊花 文/图
日前,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专家董文正在进行术后查房。患者家属见到董文时,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我们之前特别担心孩子的病情,后来知道乡城县人民医院有泸州市的医疗帮扶专家能治这种病,就赶过来了。手术非常成功,真是多亏了你们!”
成功救治这名病情复杂的儿童患者,这只是乡城县医疗综合水平提升的一个例证。而这背后,与泸州市持续的医疗人才“组团式”对口帮扶密切相关。2020年以来,泸州市人民医院先后选派多位专家来到乡城县人民医院,助力完善科室建设,弥补业务不足,提升管理能力,全方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投身医疗救治前沿
帮扶团队进驻乡城县人民医院后,考虑到乡城县的医疗发展状况、居民就医需求以及常见疾病类型等因素,精心制定了“一对一传帮带”“每周一课”等帮扶计划,让每位专家都能施展专业才能,充分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发挥精湛的技术,积极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守护乡城县民众的健康。
“这位12岁的女童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前来急诊外科就诊。通过腹部CT检查发现其阑尾水肿增粗,阑尾近端有粪石影,存在盆腔腹膜炎表现,且以右侧为重,盆腔还有中量积液。”普外科帮扶专家董文医生仔细询问其病史并查体后,高度怀疑是急性阑尾炎,再结合感染指标偏高,考虑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膜炎,盆腔积液原因待查,打算在全麻下紧急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乡城县位于四川省边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此外这个患儿相比同龄人,心肺功能较弱,还有过敏史,2个月前曾因支原体肺炎在成都住院,病愈后活动时仍有心累气促现象。乡城县人民医院迅速组织多科室讨论,确定麻醉方案、手术方式、应急备用方案等,同时筹备好物资、器械、药品等相关事宜。
手术中,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的麻醉主治医师詹波负责麻醉监护,董文医生带领乡城县外科医生泽仁曲批一同实施手术。术中探查女童腹腔时,发现其盆腔内有少量积血,右侧附件卵泡破裂且局部有少量渗血,阑尾约8*0.8*0.8cm大小,充血水肿严重。董文医生立即通知妇产科医生到手术台上紧急会诊,同时申请泸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陈体平副主任医师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结合患儿年龄较小、健康状况以及医院的条件限制等情况,董文与患儿家属沟通后,果断采用腹腔镜下电凝止血,在创面喷洒止血粉,并用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同时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最后安置引流管引流。术后第一天,患儿整体状况良好,已经可以下地行走;术后第二天,其肠功能恢复正常,能够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三天,复查腹部超声显示腹盆腔无积液,血象正常;入院5天后,该女童顺利出院。
据悉,近年来,乡城县人民医院在泸州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专家的带领下,对身患疑难、复杂病症的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总结出更优质的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和护理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诊疗服务。
打造本土医疗队伍
仅仅进行医疗帮扶还不够,要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就必须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医疗团队。自帮扶开始,14名帮扶专家带徒42名,通过手术带教、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培训讲座等方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临床知识和经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室管理等多个维度为乡城县人民医院提供援助。仅2024年,5名帮扶专家“手把手”帮带乡城县人民医院10名医技人员,推动医院首次使用4项新技术,建立远程医疗诊疗系统3个,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4例次,开展各种培训15次。
除此之外,“组团式”医疗帮扶还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为当地医护人员“加油充电”。2021年6月至今,先后邀请3批次14人次到乡城县开展学术交流、病例讨论、手术示教及义诊活动,选派25名乡城医疗骨干到泸州市进修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乡城医疗事业的“造血”机能。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帮扶举措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乡城县人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改善,接诊人数、出院人数、高难度手术数量逐年增长。随着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份跨越地域、民族的帮扶情谊愈发深厚,“组团式”医疗帮扶正在为更多乡城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乡城县就像我的第二故乡,即便以后我回泸州了,也希望我带来的技术能在这里扎根成长,造福百姓。”董文说,经过手把手带教,现在科室的医生已经能够独立应对类似这种复杂病情了。虽然帮扶有期限,但服务无止境,情谊跨越山河,以后乡城县如有需要,他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