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8月23日
王克古莫拿到录取通知书,泸定二中的老师来家访
白玛俄沙咨询资助政策
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四川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甘孜州的扶贫攻坚历程,可谓成果喜人:伴随着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住房解困、易地搬迁等一系列扶贫民生项目的实施,全州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而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在15.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甘孜大地,人们十分渴望能够通过上大学这个跳板,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走出大山、摆脱穷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凑够学费,她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正在餐厅干活的彝族姑娘王克古莫,今年19岁,就在几天前,她得知自己已经被四川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录取。为了给自己凑学费,高考结束后,王克古莫就来到康定的一家餐厅打工。她每天要从早上8点要干到晚上11、2点,一站就是15、6个小时,看着她干活的利索劲,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她在这里已经干了好几年。
这家餐馆负责人赖红俐介绍说:“我们这里店小,叫她干嘛她就干嘛,哪里需要人就到哪里,到处都帮忙。”
就在王克古莫招呼客人、忙前忙后的时候,19岁的藏族小伙白玛俄沙也在康定市新都桥镇一家餐馆做临时服务员。今年高考,他被西北民族大学录取,眼下同样是在为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打拼。与一般服务员不同的是,白玛俄沙在点菜端菜、擦洗餐具的空隙,喜欢给游客介绍当地的风景,还会唱着藏族歌曲为大家助兴。
和王克古莫一样,白玛俄沙同样也深得餐厅老板的喜欢。高考后的暑假,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原本应该是最幸福、最轻松的时候,但对于王克古莫、白玛俄沙来说,他们却背负着在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负担。
王克古莫的家在泸定县得妥镇何家山村,距离康定城区大约70多公里,那里有的还是坑坑洼洼的烂路,弯多路窄,一直通向了大山深处,路况不好,一路上遇到多处滑坡路段,一块重达几吨的大石头直接砸在路中间,让人感觉心惊肉跳。
2个多小时后,汽车被迫停下,王克古莫的家就在前面的峡谷山坳里,最后的一段山路,道路不能通车,只能靠步行。王克古莫全家五口人,妈妈今年54岁,5年前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卧病在床,平时除了偶尔起来坐坐,基本上都躺在床上,喝水、上厕所等日常生活,都需要人照顾。
回到家后,王克古莫顾不上休息,赶紧给爸爸妈妈做午饭。王克古莫妈妈左手无力,只能用右手一点点挑面吃。看着妈妈吃力地吃着碗里的面条,王克古莫的心里五味杂陈。她曾在一篇日记里这样写到:那时候母亲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巨人,一个永远都倒不下的巨人。母亲背大柴,我就捡小柴。可是不知怎么的,我背的柴每次都会东倒西歪,然后掉一地。每每这时,母亲都会停下脚步,把柴一根根捡起来放到自己的背上。我母亲是个爱逞能的人,不管背再多的柴都不会喊累,现在卧病在床,也许是因为年轻时候太累,现在是想好好休息吧!
王克古莫的妈妈经常吃药,每个月至少几百元。按照新农合保险的报销范围,只有在住院时产生的费用才可以报销。平时门诊以及抓药等费用大部分都需要自费。这样算下来每月买药的几百元钱,几乎都得自己出,这对于王克古莫一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王克古莫的哥哥正在上大学三年级,妹妹还在上高中二年级,现在家里连山坡在内,大约十来亩地,主要种佛手柑,妈妈生病以后,就全靠爸爸维色铁哈子一个人在家干活。一年下来,如果收成好的话,能收入八千至一万元,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气,那就只有六七千元的收入
靠着爸爸一个人忙里忙外,王克古莫一家5口人,人年均收入也就3000来元,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从没有上过学的维色铁哈子却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日子再难,他也始终没有让三个孩子放弃求学的信念。王克古莫曾在日记里这样提到爸爸:他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希望我们能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自己也非常羡慕那些有文化的读书人,他说读书人身上总是能散发出一种异人的气质。他的心愿就是有一天也能从我们身上看到那种气质。
就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克古莫兄妹三人都喜欢上了读书,尤其王克古莫的哥哥,不仅从小学习好、获奖多,他还专门在家里的墙上,做了一个光荣榜,把兄妹三人获奖的各种荣誉证书都贴在上面。兄妹三人,一个赛一个得到荣誉证书,不仅学习成绩优良,而且从小就十分懂事,4、5岁就学会了做家务,初中二、三年级就开始利用寒暑假,在外面一些餐厅、宾馆打工。
在餐馆打工的白玛俄沙轮到了休息,他的家离打工的餐馆不远,大约8公里,但每次需要搭乘小面包车或摩托车,单程就要花费5元钱。为了省钱,白玛俄沙一般半个月回家一次。
白玛俄沙家有外公外婆、妈妈和哥哥,一共五口人,但是年收入只有一万元左右,人均两千元,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事实上,原来他家并不是这样。在他8岁前,爸爸在外做生意,妈妈在家种青稞、养牦牛、做酥油奶酪;白玛俄沙和大他两岁的哥哥也有着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一切,在他8岁那年,突然终止了。父亲突然发生了一场车祸,然后去世。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从此失去。
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撒手人寰,一家人还沉浸在痛失至亲的悲痛中不能自拔时,厄运又再次降临这个不幸的家庭。一年后,白玛俄沙的哥哥在一次骑马时发生了意外,导致了双目失明。
家里接连遭受两次重大打击,加上60多岁的外公外婆也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全家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在白玛俄沙妈妈一个人身上。除了在家种这七、八亩地的青稞外,在农活不忙的时候,40多岁的她还时不时地得去建筑工地打散工,干男人们都嫌累的重体力活。
但乐观坚强的白玛俄沙说,好在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们上小学初中基本不花钱;上高中后,按照规定,除学费、书本费免费外,像他家这样的贫困学生,每年还能获得220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最多只需300多元的生活费。
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想着***辛勤付出,白玛俄沙始终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些年,学业上遇到压力的时候,他就总是一个人到老房子的屋顶上唱唱歌。
父亲离世 哥哥失明 噩梦接踵而至,原本无忧无虑的他如今要撑起整个家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果实,本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捧着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对于像王克古莫、白玛俄沙这样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喜忧参半。白玛俄沙在日记中写道:因母亲的坚持与帮助,我顺利地完成了义务教育以及高中学段,即将要升入大学。对于我这个家庭,我如考不上大学是个困难,但考上也是个困难,因为高额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是我眼下最大的困难。
8月8日这天,白玛俄沙来到了高中母校——康定藏文中学的传达室,看看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没有。尽管之前就知道了录取结果,但当他拆开邮递快件,亲眼看到这份正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19岁的白玛俄沙仍然是激动不已。和同学们短暂交流之后,他赶紧坐车回家,迫不及待地和家人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这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仅意味着人生轨迹的改变,也是他自己奋斗十几载的最大奖励,但白玛俄沙一家人眼下却是又高兴又犯愁。高兴地是,考上大学了;发愁的是,上大学所需要的学费、住宿费,还有路费、生活费,这加起来将近一万元的费用,该如何筹措?
和白玛俄沙一样,彝族姑娘王克古莫一家同样为她上大学的费用发愁。王克古莫兄妹三人的卧室,总共十多平方米,中间的门帘用一大块塑料布隔开,外面一间是王克古莫哥哥住的,里面一间是王克古莫和17岁的妹妹共用的,姐妹俩睡觉就挤一张床。妹妹王日古莫对姐姐说:“过两天,我把摘花椒的钱都给你,不用担心。”为了支持姐姐上大学,王克古莫的妹妹主动提出来把自己打工攒下来的几百元钱给姐姐上学用。王克古莫的心里既感激又心疼,可是即便这样,上大学所需要的费用也仍然有缺口,姐妹俩决定给正在外面打工的哥哥打电话商量。
王克古莫的哥哥是一名大三学生,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这个假期他没有回家,此刻正在几百公里外、平均海拔4000米的石渠县的一个建筑工地做水泥工,一天能赚一两百元钱。可能信号不好,王克古莫连续拨了几次电话,也联系不上。
维色铁哈子知道女儿在为学费努力,但作为父亲,他也不甘心坐在家里,他想走走村子里的亲戚和乡亲,再为女儿凑一凑,但乡里乡亲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能拿出来的钱,也很少。
就在白玛俄沙、王克古莫为上大学的费用万般发愁的时候,白玛俄沙想起高中老师曾经和他说过,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会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第二天他就找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寻求帮助。
康定市教育体育局学校管理和学生资助办公室主任赵国忠给他说:“你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到甘孜州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本科生一次性给你资助金4000元。”
白玛俄沙了解到,光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的三项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加起来就有13000元,而最后一项所谓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就是国家专门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助学贷款,每笔额度在6—8千元,帮助他们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和住宿费。贷款会直接发放到学生报考的学校,第二年直接续贷。不需要担保和抵押,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当地财政贴息。这些资助政策,让白玛俄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王克古莫家,也迎来了两位客人,泸定县第二中校长桂世刚和她的高中班主任一行专门来她家,做了一次家访,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奖励补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有关规定。几笔算下来,王克古莫可申请奖励补助资金13000元,还可以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高8000元。桂世刚等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让王克古莫一家心里踏实多了,脸上的神情也明显轻松了不少。
这个暑假,王克古莫和白玛俄沙还要继续打工,因为他们想尽快还清家里的债,让爸爸***日子能过得好一些。了解到他们的实际情况,酒店老板给白玛俄沙的工资定在3000元,比其他人格外多了几百元钱,也是对白玛俄沙的支持。
生活的艰辛,让白玛俄沙、王克古莫比同龄人更懂事,他们勇敢地面对贫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王克古莫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我们三兄妹都在外面打工赚生活费,家里虽然过得不容易,但生活还得继续,我们也有双手,不能只靠父亲一人。我相信风雨过后,总有彩虹!没有雨伞的孩子,更需要努力地奔跑。
憧憬着大学生活的白玛俄沙说,然后再过个十年的话,母亲也老了,整个家庭的担子,都会落在自己的肩膀上,他一定要撑起这个家。
立体帮扶助成长 寒门学子梦无忧
记者在甘孜采访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尽管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尽管生活非常艰辛,但是这些大山的孩子却有着超乎寻常的乐观精神和永不放弃的人生理念。
出生不由选择,但人生的道路却是可以选择的,他们选择不抱怨生活的苦难,选择从苦难中学到了责任,学到了自强自立。
现在,国家逐年加大对贫困学子的支持力度,为了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甘孜州就推出了多种资助政策帮助寒门子弟圆大学梦,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各项资助政策中资助力度最大、最公平、资助效益最高的一项资助政策,本专科学生最多每年可贷8000元,研究生最多每年可贷1.2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这样的政策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
但我们仍然希望,高校能够摸索出了一条全方位立体式的帮扶模式,关注寒门学子走入大学后的生活思想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真正为这些梦想走出大山,并且努力奋斗的孩子们,铺就一条通途。
(据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