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9月29日
◎道孚县委中心报道组 何晓红
9月的高原,秋高气爽。于去年8月初开张的道孚县首家农畜产品直营店里生意红火,热闹非凡。“老板,来2个小杯鲜奶,2个大桶酸奶,大桶帮我装箱,要带回重庆的。”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先生告诉笔者:“真没想到高原上的酸奶这么好吃,口感特别好,即鲜香又纯正,我要带回去让亲朋们品尝。”
“店里销售的道孚牦牛酸奶、鲜奶、酥油,道孚紫皮马铃薯、黑青稞石磨糌粑、道孚鲜峡黑木耳等8个产品,都是我们道孚县康巴渠德农牧实业合作社生产的,如今店里平均日销售额已达2000元以上。”看着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不停地出入购买,店内的货架上满一会儿又售空,康巴渠德农牧实业合作社负责人曲登自豪感油然而生。
热血汉返乡创业 养殖牦牛找财路
当笔者来到距道孚县城9公里的瓦日乡康巴渠德农牧实业合作社时,只见青绿的草地上一栋栋白壁红顶、宽敞整洁的牛舍整齐地排列,牛舍内专业化设施一应俱全,数十头奶牛或卧于“软床”悠闲晒太阳,或津津有味地食草饮水。几名工人有的清洗牛槽,有的喷洒消毒剂,有的清理粪池,一派忙碌的景象。
“近几年,合作社充分利用农牧民现有土地、奶牛等资源,以引进优良奶牛为抓手,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积极带动瓦日、玉科和龙灯等地农牧户规模种植和养殖,有效推动了全县种养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合作社的成立,既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曲登向笔者介绍道。
瓦日乡是当地有名的农业乡,这里的农民世代以务农为生。曲登也靠着种植一亩三分地的收入苦撑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补贴家用,改善家人生活条件,1996年,曲登摒弃“抱守田园,以农为生”的传统理念,毅然外出打工。在成都菊乐牛奶厂,他从打杂工做起,虚心向别人学习技术,逐步从打杂工变成了技工师傅。
2010年,曲登在网上看到道孚县委政府提出以脱贫攻坚为主导、推进城乡同步建、产业同步育、社会同步治的“一主三同步”发展战略后,毅然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乡创业,成立了康巴渠德农牧实业发展合作社和道孚县奶牛协会。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对养殖牦牛并不陌生,但合作社和协会发展过程中缺乏文化、技术、资金,发展阻力重重,让我备感压力重大。了解到我的困难后,县委政府非常重视,为我安排了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指导,并从项目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为合作社壮大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曲登心怀感激地说。
近年来,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探出一条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路子。围绕牦牛养殖核心产业,利用牛粪有机肥,种植紫皮马铃薯、春油菜、黑青稞等农特产品,油菜杆、黑青稞又是牦牛天然生态饲料,依托产业链的形成,坚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大胆建立大规模、标准化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不断向产成销一体化运作迈进。
如今,合作社办公区域、生产设施设备、冷藏库、挤奶设备、奶产品初加工设备等设施设备基本完善,养殖基地初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完成“康巴渠德”、“鲜水河”等商标的注册,取得牦牛奶、马铃薯、黑青稞、苹果干等有机产品的有机认证,牦牛鲜奶及苹果干的SC认证;去年9月,合作社成立道孚渠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康定市、道孚县各开设直营店1家,形成“协会+合作社+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明星企业”。目前为止,合作社已有社员160户,年销售总额达150余万元。
致富能手当楷模 带领乡亲奔富路
近年来,曲登被甘孜日报、中国时代先锋杂志等多家媒体刊登报道,先后荣获甘孜州“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企业管理优秀人才、四川省第二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脱贫攻坚特别奖”、四川省第六批省级示范合作社、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甘孜州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余项荣誉。收获荣誉和财富的同时,曲登不忘初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是曲登常挂在嘴边的话。
“今天一共送来800斤,请签一下字”。所郎扎坝是合作社的工人,因为没有技术、没有固定收入,2016年被列入康巴渠德合作社的3名特殊帮扶对象之一。当年合作社即为他免费提供50亩地的青稞种子和紫皮马铃薯种,秋收后按市场价统一回收;流转土地3亩;合作社还安排他负责守地工作,生活改善后的他上月自行承担了每日将养殖场收集的鲜奶拉运到鲜奶加工厂的任务。
“我每月工资4500元,去年我种植、工资和流转土等各类收入加起来有11万。如果没有‘牛司令’曲登,没有合作社,我的生活永远不会这么幸福。”所郎曲登用简朴的语言简述现在的生活。
据悉,合作社2017年向农户收购牦牛鲜奶50000公斤、加工酸奶35000公斤、奶渣2500公斤、酥油12500公斤,销售额达116万元,全年解决劳动就业人数625人次,其中贫困户就业230人次,支付劳动就业工资60余万元。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发展到现在,成功实现“八个增长”,即成员从3人增长到160户482人,其中农民480人,贫困户22人;经营项目从养殖20头牦牛增长到869头,油菜、紫皮马铃薯种植从无增长到2200亩;成果辐射从瓦日乡热瓦村1个贫困村增长到鲜水镇、格西乡等8个乡9个贫困村;解决贫困户就业从瓦日乡热瓦村22户87人增长到受益乡村贫困户676户2132人;本合作社农户按1:9的提成比例,入股农户分红从1258元增长到40.8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13.76万元。发展资金从50万元增长到16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益从10余万元增长到400余万元;占地面积从1100亩增长到6000亩。
“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是合作社成立的目标。”曲登拿出一摞与玉科、龙灯等乡村及当地老百姓签订的牦牛鲜奶、马铃薯、道孚大葱等农畜产品收售协议。据曲登介绍,为了最大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规范小而散的农特产品销售市场,解决老百姓鲜奶、马铃薯等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合作社采取订单方式,在玉科、八美等片区建立鲜奶收购站和农特收购站,将收购的鲜奶、紫皮马铃薯、菜籽等农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通过参加西博会、郫县援建队等推广,与成都市邮政局、省商检局等部门签订供货合同,将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成都等大市场,示范带动全县种养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合作社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领下,本着走高端、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从深加工入手,不断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为更多的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增收致富的机会。”谈到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曲登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