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3月20日
甘孜州精准扶贫纪实
◎范河川
(上接3月19日)
来到然乌乡克麦村,见到了第一书记王强,他介绍说:“克麦村全村有51户共269名居民。两年前贫困户多达12户。克麦村引进了亲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改造精品民宿5户(含贫困户2户),使民房变客房,改变了居民“捧着金碗讨饭吃”的现象,把资源转换为资产、资产转换为资金、资金转换为资本,使乡村旅游成为克麦村今后致富增收的长效主导产业。2016年通过发展旅游,克麦村人均增收350元。被甘孜州评为“四好村”,实现8户38人脱贫,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走进然乌乡克麦村,就见环村入户路干净整洁,每户农家从庭院到室内都井然有序,没有杂乱之感和脏乱差现象,村民更是热情友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会邀你去家里喝茶,让人倍感亲切。一位叫多吉的村民,主动跟我们说:“现在村子变得越来越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我们农民星期天上课,有时候夜校上课,现在大家都接受了很多新的理念,有了发家致富的思维,整个村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来旅游的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王强带着我们继续参观,一边走一边介绍说:“克麦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农户联合成立了‘乡城县然乌乡净美查呈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以不同资源入股,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克麦村还采取合作社养殖的方式,通过养殖牦牛来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下一步,克麦村将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帮助村民们增加收入,争取早日实现全村脱贫奔康。”
石磊说:“乡城县的乡村按照最美景观、最美村道、最美民居和最美院落建设标准,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树栽花,清理垃圾死角、制定村道管护措施,整治乱搭乱建,保护好了原生态突出本地特色,现在每到“农民星期天”,村民在村级活动室里跳锅庄、讲笑宴其乐融融,或是邀请种养技术人员到田间地角讲实用技术,邀请县上宣讲员到村里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学知识、学技术。在夜校里,群众学经营、学法律、学汉语、学乡村旅游知识。加强学习拓宽致富门路成为了乡城农牧民群众的时尚和追求。”
虽说在乡城的采访几经变化,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乡城县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努力,感受到了每一位干部职工对待工作的认真、热情。我想精准扶贫并不是一个具象的事情,它体现在农村的方方面面,是需要上下齐心、齐动的立体工程,如果仅是县上的动,干部不真动,老百姓不愿动,精准扶贫就会流于形式。感动之余我创作了一首词:
有一个村庄
曾经在那高山上
白云深处隐身藏
低矮的藏房
人畜共居地荒凉
雪山升起红太阳
照耀草原喜洋洋
牧民搬迁到新村庄
灯火辉煌彻夜亮
幸福歌儿响四方
有一位老人
岁月蹉跎白发苍
困苦潦倒人怅惘
缺水无电网
步履蹒跚背水忙
如今村庄变了样
鲜花盛开涌暗香
美丽的藏房窗明亮
自来水流心荡漾
脱贫致富奔小康
八、小葡萄大扶贫
阳光是得荣县最大的资源,除了种植酿酒葡萄,“太阳谷”要有“白日梦”,要让阳光带来财富,让阳光形成相关产业,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乡城到得荣路途不是太远,因为曾经在得荣工作过一年半的原因,比较熟悉当地情况,到县上后没有去推荐的点,我要求去曲雅贡乡因都坝看看,县上说从山上到日龙乡和曲雅贡乡的路被泥石流冲毁了,如果从瓦卡走,在修路堵得很,不如到白松,茨巫等乡去看看。我觉得到徐龙乡、曲雅贡乡还是好些,看看这几年的变化。在我的坚持下,第二天沿着坑坑洼洼的路前往因都坝,路上师傅说:“前年省领导从云南到甘孜州,一到四川境内路况差得不得了,当时这位领导就发火了,如果四川的路是这样怎样发展?而且还是省道,要求交通厅着手提档升级改造。现在修路以后会有巨大的改变。”车行至云南境内,关于甘孜州交通落后的话题成为全车人吐槽的话题。
走进因都坝,这里已经是金沙江峡谷中一个富有生机的现代化小镇,一条笔直宽阔的道路两旁整齐地伫立着一幢幢新房,街道两旁开有门面,经营着各种小生意,一个个富有藏式特色的路灯沿路排列,四通八达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远处整齐的梯田绿油油的,一派丰收景象。曲雅贡乡党委书记扎西尼玛接待了我们,他介绍说:“因都坝是得荣县的一个绿色生态移民开发区,2008年开始进行移民开发建设,借助气候优势与云南相邻的便利,立足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商贸流通”于一体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进行开发,是得荣县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全乡分三个坝区,一号坝区29户200人;二号坝区126户740人;三号坝区131户,774人。安居房建设已全部完成。搬迁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1500亩,惠及3个贫困村1746人;广播电视“村村响”和“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打捆建设村级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共计4座,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建设9.92公里公里,村内分户道4000米;村内主干道4568米;新建入户道2050米;安全饮水方面埋设管道16.8千米,维修蓄水池2口,建设太阳能路灯207盏;就业方面计划安排贫困家庭公益类岗位16人;为23户每户兑现1万元扶贫周转金贷款;已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192期,参与人数1170人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