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25日
35年治好上千人
章追(左)正在为病人接骨。
6月23日上午8点,康巴高原刚从美梦中醒来,乡城县洞松乡热斗村村民章追已经送走了两位伤者。
“一名是乡城县尼斯镇的指骨错位患者;一名是来自云南省东阿乡的肩膀脱臼患者。”章追告诉记者,像这样天一亮就来医治的,甚至半夜三更就来医治的,已是司空见惯了。
◎本网记者 谢臣仁 文/图
65岁的章追是远近闻名的民间“接骨手”,手艺是祖传,父亲是师傅。这手艺也不知是从祖上哪一辈传下来的。自记事起,章追就看到很多不小心摔着的村民来找父亲医治。当时就觉得很神奇,父亲往往是握着伤者的手或者捏着伤者的脚,边与伤者说着话摆着龙门阵,边动作不停,只听到“咔嚓”一声脆响,大功告成。
章追自小就梦想着当父亲一样的民间“接骨手”。
由于医术是祖上传下来的,父亲并非科班出身,难以开铺,只能帮助穷人和信得过的亲戚、邻里接骨。如何移骨和接骨,父亲怎么操作,章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手上,从20岁起便经常跟随父亲当助手,出门行医。
看着父亲医治伤者,章追也是心痒痒地,巴不得上手一试。父亲对他说:“接骨治伤,马虎不得,复位稍微有点差错,就会害了人家一辈子。不要忙着当师傅,先给我当好徒弟,手艺到家啦,自然就是师傅了。”
这助手一当就是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章追成为独立行医的师傅。“那是1984年农历六月二十五,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四个人抬着一个伤者来到家里医治。那伤者是在修乡(乡城县)得(得荣县)公路时摔伤的,伤着了大胯,痛得哇啦啦直叫。可当时父亲到云南医病人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看着那病人痛得很厉害,我毛着胆子上手了,我叫伤者同伴把伤者固定住,我一只手握住大腿,一只手慢慢摸索到大胯伤处,回想着父亲医治同类伤情的手法,然后与伤者说着话,趁他不注意,手上一使力,‘咔嚓’一声,复位了。”虽然事情过去了35年,因为是医治的第一个病人,章追记得非常清楚,他记得当伤者停止痛苦呻吟时,他知道自己“整对了,不过毛毛汗都出来了。这时才有点怕哟,要是没整对,不是把父亲的脸都丢尽了。”
父亲回来听说了章追医治伤者的事,说:“可以了,以后你可以自己上手了。”就这样,章追成了独立行医的“接骨手”。
“接骨这手艺很神奇,全凭手上感觉,不是吹牛,我的手就像一个照片机,哪根骨头在哪里,手一摸,一清二楚。”章追说,每位患者骨折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接骨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医生“手摸心会”,即通过触摸,脑海中就能浮现出患者伤处的图像,复位时才能心中有数。
正在采访章追时,来了一个伤者,伤着的手指肿得像一个馒头。章追叫伤者坐在门槛上,与伤者握手拉着家常,问起人家父母身体状况,摆着摆着,突然使劲用力,只听“咔嚓” ,对了,错位的指骨复位了。
“这是小伤,经常来一些骑马摔着、骑摩托摔着的,那才叫伤得凶。”章追说。 问起行医35年,接骨多少人。章追扳着指拇算着,算了很一会儿,摆着手说:“算不清了,少说也上千人了。不只乡城的,云南香格里拉的、丽江的、大理的、临沧的,都有人来。”
“为刚出事的病人接骨还好,给在别处医治过的接骨就有压力了,怕做好事不成反被人家指责。” 章追无奈地说,自己是祖传艺术,也无行医证,全凭别人信任慕名而来。有一回,有位伤者打土墙摔了下来,在另一个地方接骨没成功,4天内因疼痛难忍整天哭喊着,经人介绍后来章追家求治,终于去除了痛苦。章追说,能帮助别人减少病痛、接好骨头,就是最大的幸福。
章追现在在村里的生态水果园打季节工,一年能挣八千块。有人笑他:“章追哟,你帮那么多人接骨头,实实在在地收钱噻,何苦在这田地里晒太阳干苦力哟。”章追说:“四乡八邻的,哪个实打实地收费,人家出得手我收得。要是明码实价地收费,我早就发财了。”
章追的儿子告诉记者,平日里父亲帮人看病从不主动收取人家钱物,人家说他 “傻”,但患者很敬佩他,有一些先前接骨过的病人请章追去做客,或者登门拜访送祝福。
由于常年接骨用力,章追的两个大拇指已经变形弯曲成近九十度角了,子女很心疼他,叫他休息了。他说:“只要我干得动一天,我就会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