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09日
◎范河川
(上接9月17日)
三把火除陋习、转观念、树新风。当第一书记上任之后,他总喜欢一个人在村里走走看看,但走了几次之后他发现“这个村子问题很多”:个人不讲卫生、乱倒垃圾、牲畜乱跑……“脏、乱、差”让村子看上去非常贫困、落后。他讲第一次去仁青拉姆家,只能用“黑”来形容,房屋是黑漆漆的、厨房的灶台是黑漆漆的、床上的被褥是黑漆漆的、家里的餐具是黑漆漆的……仁青拉姆非常热情地给他倒了一碗清茶,但是直到他离开硬是没敢喝一口。面对村民如此陋习,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纠正。借助全县开展的“除陋习革命”和“点亮工程”,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讲“病从口入”,亲自动手帮助村民整理家务、打扫卫生。可千百年来的习惯哪能够那么快就改变,第一次村民不理解大门紧闭,第二次虽然门开了但是不听他讲各忙各的,第三次大家坐在一起开始听了……通过一次次的努力,他渐渐地敲开了每一家的房门,做通了每一家的思想,村民从不理解很反感,到听一点做一点,到最后主动打扫、整理讲卫生。为彻底改变环境,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为村民牵上电线,装上了电灯,转变生活陋习。在此期间他已记不清挨了多少白眼,吃了多少次闭门羹,但是看到现在村民家里干净的地板、整洁的餐具、干净的被褥……“门巴书记”笑了,他笑着说“这一切都值了”。
转观念、树新风就是不等、不要、不靠。俄巴村原来实施过人口饮水工程,但是因为时间久远,加之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原来的取水口因为泥沙沉积,已经被完全堵死。于是他组织村上党员干部,拿上铁锹,第一个跳进水池清理淤泥,泽仁昂布劝他说“山里水冷,这样要感冒,这次就这样,下次再来吧”,他却说“我年轻,身体好,不存在”,在水里一泡就是大半天,实在冷的没办法了就上来烤烤火,饿了就吃碗糌粑,在他的带领下淤积长达一年半的蓄水池终于又可以正常供水了。看着家门口白花花的自来水,阿切老人激动的拉着他的手说“卡卓!卡卓!村上的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要不是有你,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吃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呢。”“门巴书记”却因此患上了重感冒,连续输了一个星期的液体才康复。
“千村千面,上面千连线,下面一根针,扶贫干部一定要用情用智扶贫,探索科学扶贫路子;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门巴书记’就是有针对性下派的第一书记,让因病致穷的窘况得到根本改变。”听完我讲的这个第一书记,扎西拥珍部长说:“精准扶贫我们就是要树这样的典型,我们的亮点就是党建促扶贫。同时,我们在“四个精准”上下功夫,支持帮助贫困党员率先脱贫,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党内关怀帮扶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为夺取脱贫奔康全面胜利注入强大动力。”
十五、独木岭村的致富梦
“以后那里是我们接待中心,这是牧俗风情文化博览区,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未来,这里将展现牦牛文化、骏马文化、牧俗文化。我们围绕民俗文化,把我们的特色搞好,让外来的游客一到德格就能感受不一样的牧区特色,感受康巴文化的浪漫、温馨。”
从白玉到德格,交通已经改善不少,格萨尔机场通航与雀儿山隧道的打通,白玉、德格无疑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但德格的交通,特别是临近石渠的乡镇道路路况堪忧。德格县,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317国道必经之地,山高、路陡,高寒、缺氧,通往县城还需翻越生命禁区雀儿山(海拔5050米)。全县面积宽,辖26个乡镇,最远的乡镇离县城300多公里,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6年4月,刚到任的县委书记嘎绒拥忠用一个月的时间跑完了26个乡镇和20个脱贫摘帽村,白天了解村情民意,晚上与干部座谈讨论,凝聚全县智慧达成共识: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通过整合资源、打捆使用资金5亿元,用超常努力攻坚克难,终于在2016年底, 完成了全县所有乡村通路工程。与黄杰县长座谈时他讲:“德格是康巴藏文化的核心区,拥有‘康巴文化发祥地’和‘格萨尔王故里’两大文化品牌。德格印经院是迄今中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素有‘藏民族文化宝库’之称;南派藏医药发祥于德格;格萨尔王诞生地德格阿须草原;境内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并存;藏区三大画派噶玛噶则画派绘画与风格独特的建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有新路海、卡松渡、多瀑沟等自然生态景观群。如何利用品牌抓好旅游,助力精准扶贫,交通必须要有大的改变,如果交通问题不解决,其它一切都是空话。我们现在抓的一个点独岭木村,就是利用雀儿山隧道开通后的前景优势进行开发打造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