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绽放圣洁甘孜最美芳华——甘孜州民族歌舞团建团60周年纪实

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09日

《扎聂情愫》剧照。

《高原风》剧照。

歌手格桑志玛激情演唱。

◎本网记者 谢臣仁/文 州民族歌舞团/图

神州十月,举国欢庆。13亿人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万民欢腾的喜庆日子,甘孜州民族歌舞团(后称州歌舞团)迎来了建团60周年。

60年,在历史长河,不过是浪花一朵,但对州歌舞团来说,60年砥砺前行,是荡气回肠的奋斗乐章;60年励精图治,是恢弘壮丽的发展画卷;60年春华秋实,是峥嵘岁月的真实影像。60年,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是一部锐意进取的发展史。

六十年栉风沐雨,一甲子昂扬奋进。在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州歌舞团披荆斩棘、铸就辉煌,书写出甘孜文艺发展的锦绣华章。

为民族歌舞 扎根康巴绽芳华

时光回流,定格难忘瞬间。1958年5月25日,对州歌舞团是一个坐标、一个起点。当日,在一阵欢呼中,州歌舞团成立。

州歌舞团的前身是川、甘、青“三边工作团”。1958年,这个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老一辈革命家天宝的关怀下,将其工作团所属的“三边歌舞团”28人调到甘孜州组成了有40人规模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文艺演出队。同年5月,经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工团;1991年,更名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至今已是建团60年。

岁月演变,历史更迭,但州歌舞团“民族”二字本色未改。承载着甘孜人民对歌舞的热爱,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充分吸取优秀文化遗产,州歌舞团对历史的思想底蕴和对民族的文化艺术有着深刻理解,“民族元素”成为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命脉”,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甘孜是文化艺术原料的“富矿”,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州歌舞团的文艺工作者,这种底蕴直抵心灵深处,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致使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激荡人心。建团半年后,在1959年,州歌舞团就创作出优秀舞蹈作品《弓箭舞》。该舞蹈在全省和全国文艺会演中获得好评,在省巡回演出,并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节目和出国演出节目,也是州歌舞团历史上第一个出国演出节目。

“这个舞蹈正是在立足民族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地艺术团高水平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开放性和包容性兼备,既扎根于传统,又有所突破,既保持康巴歌舞的原汁原味,又有所创新创作出的民族舞蹈精品,它的意义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舞蹈,而是州歌舞团‘里程碑式’作品,也为我们为人民歌舞作出了典范。”州歌舞团团长拥塔拉姆在回顾历史中高度评价。

《弓箭舞》只是发轫,在康巴文化这片沃土的哺育下,州歌舞团佳作迭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巴塘民歌》《背水姑娘》《一根皮口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作的《打奶歌》《春到康巴》《雪山上的欢笑》;从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的《一个***女儿》《贡嘎雪莲》《雪域魂》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康定情歌》《格萨尔仲肯》《圣洁甘孜·亚丁情》《美人谷》,数以千计的作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让民族文化焕发灿烂光辉。

脍炙人口的曲调长驻人们的心灵,悠扬的旋律给人带来无法言说的的舒畅,这就是由州歌舞团著名作曲家秋加措和著名歌手真知作曲填词的歌曲《卓玛》。这首歌唱遍了全世界。

秋加措谈起创作感受时说:“正是甘孜这片沃土给予我丰厚的底蕴,正是我伟大的民族文化给予我灵性的音乐,我才能创造出这首歌曲,我为生在这片土地感到幸运,为身为藏民族而感到骄傲。”

《康定情歌》是州歌舞团打造的大型音乐剧,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是民族歌舞典范。《康定情歌》的200多种藏族服饰类型,大到长裙、束腰、手环,小到项链配饰的细节符号,没有一套相同。该剧编导、甘孜州歌舞团副团长益呷说:“整个音乐剧就求个‘真’字,真正体现康巴文化、真正凸显民族特色、真正表达真挚情感。”

曾出演过电影《皮绳上的魂》的益呷说:“我们要守住‘皮绳上的魂’。”这魂就是民族文化的底蕴、民族文化的营养。这“魂”涵养着每一个州歌舞团每一个人,让甘孜歌舞绽放出民族文化的璀璨芳华。

为人民歌舞 行走甘孜显情怀

“舞台上的灯亮了,那是我真诚的脸庞;台下的笑脸印证着,我激情的奔放。面对千千万万农牧民,我忘却了自己的疲倦,只愿用温暖的情怀,为你送来精神的食粮。”这是州歌舞团一名演员在参加文化惠民演出时的即兴创作,也是歌舞团每位团员的心声。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群众到基层。石渠县长沙贡马乡挺进一村,海拔4400米。该村村民尼根看了州歌舞团送文化下乡的文艺表演后高兴地说:“平时我们想看演出都看不到,这次州歌舞团直接来乡上表演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大家好高兴。希望这样的表演越多越好。”

老百姓的期盼就是工作的方向,在广大农牧民享受文艺表演带来快乐的背后,是州歌舞团的演职人员们的辛勤付出。他们常常冒着寒冷缺氧、伴着晕车呕吐,有的高原反应、流出了鼻血;有的身体虚弱,嘴唇发紫;有的心率不齐、血压偏高,一直服药坚持;有的已年近花甲,却没有一个人畏手畏脚、止步不前,依靠顽强的毅力,为群众送上送去温暖的情感底蕴。

无论是烈日骄阳,还是风雪漫舞,只要一上舞台,他们都会尽心表演、激情投入,把每个节目演绎得激情飞扬、酣畅淋漓、神奇迷人,每个节目都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激情,台上台下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其情其景让人激动。

州歌舞团副团长真知说:“每当走进基层一线、走进乡村牧区,你就会看到农牧民渴望的眼神,他们看节目就像过年一样高兴,你都会感到必须以最佳的状态把最好的节目奉献给他们,为他们付出一些代价、克服一下困难,值!”

台上一个个精彩瞬间,是州歌舞团演职人员的心血凝聚;台下一张张开心笑脸,感受的是专业文艺团体“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的台风艺德,更是对广大农牧民最细微的文化需求的充分关注与满足。

州歌舞团始终坚持文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工作方向,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节目创作的切入点,把群众的需求作为节目创作的出发点,把突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想内容作为演出体现内容的落脚点,充分发挥好艺术团在做好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每一次温暖的演出,都意味着一份关爱的持续;每一份灿烂的绽放,都寓意着一份真情的传递;每一个精彩的节目,都彰显着一份前进的能量。歌舞团在全州1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州歌舞团以责无旁贷的胸襟送歌舞到村寨,演职人员一年下基层40余次,走遍了全州18个县(市)325个乡镇,行程五六千公里,上演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鲜明时代精神、绚丽多彩、健康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使广大农牧民群众从思想深处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使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润物于无声,从而感党恩思奋进,激发了脱贫奔康的强劲力量。

“我们不仅把优秀作品送到人民群众去,也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艺术营养,创造出众多优秀文艺作品。《弦子》取材于巴塘县,《踢踏传喜》取材于甘孜县,《吉祥面具》取材于新龙县……我们就是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甘孜发展的伟大成就。”州歌舞团团长拥塔拉姆表示,歌舞团不仅带着优秀文艺作品下乡,同时收集民间文艺素材,深入农村牧区进行采风,打造出文艺精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送到基层,把最精彩、最贴心的文艺节目奉献给农牧民群众。

为时代歌舞 蜚声中外铸经典

2019年7月22日晚,由州歌舞团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金山银山》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首演获得圆满成功。该舞剧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论依据,以藏族人民传统生活文化为创作主题,充分挖掘青藏高原的文化内涵,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舞剧《金山银山》呈现不是实景胜似实景的精彩山水画卷。

2017年、2018年、2019年是州歌舞团的丰收年。2017年,大型民族音乐剧《康定情歌》在成都、广东演出大获成功,《亚丁·三怙主》歌舞剧助力山地旅游节受到高度肯定;2018年,圆满地完成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并获专业组第一,《金山银山》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9年,舞蹈《格萨尔仲肯》进入全国“荷花奖”终评,《扎聂情愫》《格萨尔仲肯》进入2019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决赛,打造实景歌舞剧《美人谷》引爆山地旅游节,《圣洁甘孜·亚丁情》入选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暨四川文华奖参选剧目。

成绩斐然,过程多艰。回忆起《亚丁·三怙主》的创作,甘孜州歌舞团团长拥塔拉姆感慨不已。

2017年,甘孜州山地旅游节在稻城亚丁景区举行,州委、州政府要求州歌舞团筹备一台专场的精品歌舞晚会。州歌舞团主动请缨、创新性地提出为举办地稻城亚丁打造一台关于雪山文化的剧目,解决我州品牌性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融合演艺产品,改变当时有剧场没剧目的现状,得到多位领导的一致赞同。

当时,距离山地旅游节开幕时间不到80天。按照创作规律,一个成功的大型剧目从创作到首演至少要有两年时间。要在80天打造一台大型剧目,比登天还难!可州歌舞团就是要办成这比登天还难的事。拥塔拉姆与所有骨干创作人员冥思苦想,夙夜未眠,思考良久的内容终于落在了纸上:紧紧围绕高原特有的敬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神山圣湖文化,拟表达雪给江河上下的人们送来善待一切的慈悲、快乐生活的智慧和面对困难的力量。故事始终跟随一位老者的心灵之旅和一位远客的亲身经历穿针引线,通过每一座雪山文化循序渐进,使观者身入其景,并对珍惜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主题得到深刻的认知。

方案在纸上,打造在手上。于是,全团齐上阵,大家没有了双休日,不分昼夜投入到创作编排之中,经过80天的努力,最终剧目在山地旅游节开幕式上如期首演,而且出乎意料的成功。观看剧目的国际友人和专家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连连。

拥塔拉姆总结剧目成功说:“这台剧目成功有两点,一是源于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正是有了州歌舞团60年的历史、60年的拼搏、60年的成长、60年的积淀,才会有80天成功创作出一部剧目的底气和实力;二是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剧目通过巧妙的故事情节和质朴的民族情怀,阐释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伟大意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为民族歌舞、为人民歌舞、为时代歌舞,这是州歌舞团的使命。立足甘孜,放眼世界;汲取民族精华,融入时代特色,回望来路,几多辉煌,60年来,打造上千个节目,近200个声乐、500个舞蹈节目获得国内外的不同奖项,每个节目都体现出民族特色、洋溢时代光芒。

60年来,州歌舞团历代人才辈出,阿金、秋加措、泽多、亚东、降央卓玛……一批批艺术家在歌舞团的大家庭里成长成才,他们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是全国知名的曲作者词作者、是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工作者,他们创作和演绎着富有民族特色、时代特点的精品力作。这些优秀作品为发展建设摇旗呐喊、为脱贫奔康助力攻坚、为时代前进唱响旋律,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频共振,书写着时代壮歌。

60年来,州歌舞团一个个经典剧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参加国内外交流和商业演出1000余场次,参加国家级文艺调演150多场次,曾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00余场。康巴歌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名扬四海。甘孜歌舞人用智慧和汗水,把自身建设成为甘孜州对外宣传不可缺少的一道魅力窗口。

辉煌历史回望中,初心不改是身躬。再回首是为了再出发、再辉煌。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大众、担当时代使命、实现文旅融合,州歌舞团正阔步前进,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再出好作品、再添新功绩。

梦想永存,初心不忘;使命如一,征程激扬。

优秀作品: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弦子联奏》《采花》《草原牧歌》《巴塘民歌》《背水姑娘》《一根皮口袋》《牧场女社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舞蹈《婚礼》《愉快的姑娘》《晨牧曲》《牧笛》、组舞《春到康巴》、表演唱《一根皮口袋》《雪山上的欢笑》《康巴姑娘的欢笑》、女声独唱《这里经过总司令》、男声独唱《牧歌》《雪山草原庆丰收》《东方升起红太阳》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

声乐《一个***女儿》《伴随我》《打奶歌》《可爱的家乡》,舞蹈《雪山上的欢笑》《贡嘎雪莲》、《雪域魂》、《锅庄》

进入二十一世纪近20年

大型史诗剧《雪域骄子—岭·格萨尔王》、大型歌舞剧《红哈达》、大型康巴歌舞《梦幻康巴》、康巴歌舞诗《康定情歌》、史诗歌舞《变迁之路》、大型风情歌舞《高原风》、音乐剧《康定情歌》、舞剧《金山银山》《美人谷》、组舞《格萨尔·礼赞》、舞蹈《弦子之馨》《锅庄之魂》《央·雕板上的音符》《康巴人》《卓玛尼几》《指舞·沙玛锅卓》《扎聂情愫》《格萨尔仲肯》《踏铃》《弦歌踏舞》《大锅庄》《扎纳牧舞》《辨经舞》《拨舞》《玛尼锅庄》《佛音》《对脚锅庄》《梅瓣丽珠》《仙鹤》、曲艺节目《甘孜新言》、戏曲《藏戏荟萃》、文化传承主题歌曲《康定情歌》,感党恩、爱祖国主题歌曲《大愿》《神鹰飞来》《花开高原》,梵音艺术《天籁之美》,文旅歌曲《美人谷的美人》

优秀人才:

建团初期

王忠、范真、蒋亚雄、杜培仲、徐康年、顾占元、邹德荣、谢先富、彭错、赵朝国、韩天喜、朱淑惠、尹书全、袁云、魏化梅、古鸿珍

上世纪60年代

阿金、青美多吉、扎拥、洛拥拉姆、扎西

上世纪70年代

格桑洛布、敖昌群、秋加措、洛绒益西、泽多、卞巴单孜、韩长龄

上世纪80年代

格桑泽仁、王永华、杨富康、刘忠寿、张英、姜小平、李小平、牟玉英、拉吉格西

上世纪90年代及二十一世纪

吉香、亚东、拥塔拉姆、益呷、真知、格桑志玛、降央卓玛、曲措、泽仁友珍、泽仁央京、刘春梅、孟武、尼扎、拥忠拉姆


  • 上一篇:仁乃村上演“变形记”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