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0月31日
◎范河川
(上接10月30日)
在色达采访七天时间,我们走访了2个镇14个乡,仅大章乡没有到。在去大章乡的路上碰见了县防疫站鼠疫监测、采样工作队,到点上与居住地采访、拍摄他们,来来回回就到了傍晚。听工作队的医生讲,他们都在这里工作了半个月,其中一位师傅的爱人生孩子都没有走,他们每年都是如此,人虽少,但在这个时间段需要坚守在这里检测、采样。在七天采访期间惊喜不断,县卫生局副局长刘伟全程陪同。这是一位汉族干部,在色达工作20多年,分管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黝黑的脸庞总是充满自信。“我们色达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新分来的医务人员可以拎包来住;每个卫生院负责人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条件的改善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刘伟高兴地对我们说,我觉得,色达基层卫生院的建设、管理走在了甘孜州18个县第一梯队,高海拔县建设施工周期短,能这么快建成简直是一个奇迹。
在泥朵乡卫生院,一位普吾寺叫扎西加的僧人对我说:“卫生院建成这样,管理也好了,医生又负责任,还定期到村上注射疫苗,老百姓病少了,这样的精准扶贫老百姓最欢迎。”他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牧区因病返贫的现象太多,扎西加说的是心里话,卫生扶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管理缺一不可。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全国“最美接种医生”秦孔平,在我印象中医生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接种医生重点工作应该是预防接种,但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给孕妇做B超,整个上午一直在忙碌,外科清创、缝针、包扎、拿药,到中午一点她和同事还没有吃午饭。我们一行人当时看到这种情况,都不敢相信一个乡卫生院如此忙,这里的医生如此敬业,颠覆了以前对乡镇卫生院的认知。“没有办法,在基层只有当‘万精油’,小秦非常好学,一个汉族弱女子,能够用藏语和当地牧民交流,是这里的业务骨干。我记得有一次她在下村开展预防接种时突遇暴风雪,导致感冒伴发急性肺水肿,连续输液8天才好转,局上很关心她,提出把她调离泥朵乡,到气候好点的乡镇工作,她说能够坚持。后来又有4次调离机会,她都没有走,说这里的乡亲离不开她。”刘伟继续介绍说:“其他医生都很优秀,泥朵乡虽然位于4200米的高原,但人口相对集中,卫生院院长实行应聘制,县防疫站副站长主动下来的,他下来后管理得到了加强,医生、护士都有了积极性。”
正如刘伟介绍的那样,第二天秦孔平的爱人陈晓明和藏医扎巴陪同我们前往村卫生所,因为修路起得早,二位医生早早起来,骑上摩托车随同,他们说草原上路不好,没有人带路找不到村卫生院,确实如此,如果没有他们带路要在草原上找到卫生院非常困难。路上小陈对我们说:“我们每年都要到这里打疫苗,色达县免疫规划工作起步晚、欠账多,人员少、战线长,以前打疫苗的时候许多老百姓不配合、不接受预防接种工作,有的家长由于缺乏卫生知识,认为‘孩子好好的,没有必要打预防针’‘孩子太小,不打预防针’,有的甚至把小孩藏起来。因为打预防接种要交代有副作用,家长就更加抵触,说出了问题你们负得起责任吗?但我们还是慢慢做工作,耐心讲医学常识,还是把工作开展下去了。现在好了,老百姓普遍认识到了打疫苗的重要性,到时间都带小孩主动要求打疫苗。”我顺便问起他是如何爱上小秦的,他腼腆地说:“我和她是学藏语开始的,我们在医院经常询问病人,和懂藏语的同事们进行口语交流,在帐篷跟牧民学习当地藏语,把学习藏语作为每天的必修课,逐步用藏语和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面对面向他们讲解预防接种常识,宣传预防接种好处和国家惠民政策,与他们拉家常、促膝交谈,算健康账、经济账,以牧民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现身说法打通‘最后一公里’,就这样相互交流经验,说着说着爱上了。”多么纯真的爱情,是事业、责任、上进心建立的爱,是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