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文化甘孜魅力绽放

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20日

图为第四届四川山地旅游节开幕式上演出的实景剧《美人谷》。本网资料库图片

到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甘孜州分会场参观非遗展览的市民络绎不绝。宋志勇 摄

图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原创实景剧《飞夺泸定桥》剧照。本网资料库图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文

     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印记,更是一个地方塑造形象、展现精髓的软实力所在。

     近年来,我州坚定以甘孜文化塑造文化甘孜,全力推动甘孜文化在坚守与传承中弘扬、在开发与保护中发展,全力挖掘探索文化融合发展之路,为建设新时代美丽甘孜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如今,“文化”二字正点点渗透在甘孜大地,助力甘孜儿女用脚步丈量山川,用双手创造生活,用智慧成就人生。在这强大的精神合力之下,在新时代的新章程中,文化甘孜正在演奏崭新的华章。

     甘孜文化耀康巴

   “4天、96小时、5760分钟、354600秒,让历史记住这一刻,1935年5月29日……”10月29日下午,在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泸定县成武小学五年级学生吉克阿诗抬头凝望浮雕墙上的数字。这一刻,她明白了课本上“长征中又一决定性的胜利”绝非轻而易举,更懂得了甘孜大地上那抹靓丽“红色”的珍贵。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远征二万五千里。期间,在四川停留的时间最长,达二十个月,其中包括在甘孜的15个月。正因这15个月,红军第一次在中国藏区播下革命的火种,让甘孜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红色的烙印。

     时光飞逝,历史早已将鲜红本色定格在甘孜。年轮更迭,革命先烈指引甘孜前进的方向永远不变。

     去年5月28日,省干部函授学院、州委宣传部,泸定县委、县政府举办“飞夺泸定桥精神”研讨会,挖掘提炼“泸定桥精神”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今年5月28日,18军老战士及他们的后代同10多家中省媒体前来甘孜,重温热血往事、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今年9月18日,我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集中学习研讨班,将课堂搬到泸定,州四大班子领导在纪念碑前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之情……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扶贫推介、《飞夺泸定桥》实景剧、红军长征纪念馆、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红五军团政治部纪念馆等,已经成为甘孜新的热点和名片。

     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这是民族文化固有的特点,是民族的集体意识。

     作为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在长期的交流交融中,我州形成了底蕴深厚、风格独特的康巴文化,也孕育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姿的传统民族文化富矿。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让雪域文化熠熠生辉。今年8月,我州开展了“康巴之旅——找寻格萨尔的足迹”大型寻访考察活动。9月,我州又举行“格萨尔文化在甘孜”主题学术研讨会。仅用一个月时间,我州圆满实现了格萨尔文化发掘和研究的又一次飞跃。期间,还有《百部格萨尔王传系列丛书》(1-118卷 影印版)、《多康诗魂——格萨尔王传史诗历史研究》,以及《〈格萨尔王传〉大全》藏文版(1—300卷)先后问世。

     康区历史文化研讨、藏药材辨别研讨、歌舞文化研讨、嘎玛噶孜唐卡绘画艺术研讨、麦宿传统手工艺研讨、藏文书法艺术研讨......今年8月,以上分论坛亮相康巴文化高峰论坛,成了一道道靓丽“风景”。一句句发言,一个个观点,无不诠释甘孜文化的独有魅力。无疑,在文化自信的新征程中,我州各类文化正在绽放新的魅力。

    “全州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和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总量跃居全省第一!”10月17日,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甘孜州分会场开幕仪式上,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州紧抓国家大力加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到了有力度、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和有强度的工作实效,让我州文化又多了一个个鲜明性标志。截至目前,我州已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尔”“藏戏”“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藏医药浴法”4项。同时,我州还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4个、省级项目83个、州级项目180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化的基因早已融入了甘孜儿女的血液,今天,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甘孜文化和甘孜儿女一同前行。

      甘孜艺术享中外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悉尼时间11月11日晚7点半,作为国内特邀的唯一演唱嘉宾,我州籍藏族歌手四郎贡布放歌悉尼歌剧院,在大洋彼岸唱响甘孜好声音。

     演出结束后,四郎贡布激动说,“走出国门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家园!这个过程,既要展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感召力,更要学习带回领先的艺术表达形式和理念手段。”

     甘孜歌舞“漂洋过海”,这不是第一次。

     早在1949年,旋律优美的《康定情歌》,就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俞宜萱之口,传到了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

     在历史的长河中,甘孜艺术是峥嵘岁月的真实影像,更是展现甘孜儿女精神的一面镜子。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背水姑娘》《一根皮口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创作的《春到康巴》《雪山上的欢笑》;从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创作的《一个***女儿》,到二十一世纪的《美人谷》,数以千计的文艺作品,动情演奏出了不同时代甘孜儿女感恩时代、民族团结奋进的和美乐章。

     今天,甘孜艺术依然用时代独有的方式,讲述着独一无二的甘孜。

     2017年到2019年,每一年都是甘孜艺术的丰收年。2017年,大型民族音乐剧《康定情歌》在成都、广东演出大获成功,《亚丁·三怙主》歌舞剧在第二届四川山地旅游节上大放异彩。2018年,由州歌舞团表演的大型民族舞剧《金山银山》圆满完成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专业组第一的佳绩,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9年,舞蹈《格萨尔仲肯》进入全国“荷花奖”终评,《扎聂情愫》《格萨尔仲肯》进入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决赛,实景歌舞剧《美人谷》引爆山地旅游节,《圣洁甘孜·亚丁情》入选第二届四川艺术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暨四川文华奖参选剧目……

     人才是基石,人才是栋梁。在文艺事业的发展奋斗中,我州不忘人才的重要性,为激发创作热情,我州根据自身实际,专门建立了文艺创作奖励机制。据悉,我州现有作家、音乐家、舞蹈家、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戏剧曲艺家、民间文艺家、翻译家、影视家共10个文艺家协会,协会会员达1000余人。

     2017年,为助力脱贫奔康,我州完成了两部微电影拍摄,并开展了摄影和歌曲创作活动。其中,“脱贫奔康摄影采风活动”作品数万幅,“精准扶贫”歌词(曲)11首。甘孜艺术吹响号角、描绘蓝图,激励干群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勠力同心、砥砺奋进。

      今年10月12日至15日,2019年甘孜州“新人新作”专场评选活动精彩纷呈。期间,全州18个县(市)的曲艺、声乐和舞蹈经过激烈角逐,完成了相互切磋与共同进步的有效统一。较于前两届“新人新作”评选比赛,本次活动总负责人杨英直言,此次参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形象塑造、情感表达、技巧运用方面耳目一新,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享受,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甘孜的文艺繁荣。

     “永远在路上!”这是甘孜艺术的真实写照,更是甘孜艺术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又一次出发。

     甘孜文学誉文坛

     近年来,甘孜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以我州作家为主体形成的康巴作家群在中国文坛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其作品陆续荣获四川文学奖、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全国骏马奖等各类文学奖项。

     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丹增指出,康巴作家群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坛一道响亮的闪电。“康巴作家群是中国文坛异军突起的作家群体。我个人认为,若干年后回顾,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四川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阿来这样评价。

     2011年,在康定举办的甘孜州首届作家培训班上,首次提出“康巴作家群”品牌概念后,我州就在州党委、政府和中国作协、四川作协等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全力打造“康巴作家群”品牌。从2011年起,我州全面筹划,先后推出“康巴作家群”书系。截至今年6月,已推出“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五辑。

     作为甘孜文学的“主力军”,甘孜州文联成立于1984年。近年来,州文联以“出作品、出人才”为工作重心,让我州文学精品摘获了累累果实。据了解,由我州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康巴》、散文《凹村》分别获第十、第十一届“骏马奖”;8件文学作品荣获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4件文学作品获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此外,“康巴作家群”作者还荣获全国十佳少数民族诗人、全国性刊物优秀作品奖、省级文学大奖等各类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州文联下属的作家协会目前已有中国作协会员10余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50余人、省作协60余人、文学作者1000余人。

    《贡嘎山》杂志社是甘孜文学又一阵地,自办刊以来,它始终坚持发展繁荣民族地区文学创作,壮大民族文学的创作队伍的办刊宗旨。今年6月15日,在《贡嘎山》期刊交流暨2019年藏汉文作家培训会上,州政协副主席蒋秀英谈到,“甘孜州文联和《贡嘎山》杂志,在发展和繁荣民族地区文艺创作,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培养民族地区文艺人才,壮大民族文学创作队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1980年创刊之初的藏文半年刊、汉文季刊,到现在的藏、汉文版均为全彩印五个印张,公开出版发行双月刊,《贡嘎山》杂志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作者队伍日益增多,仅八十年代,州内作者来稿人数就多达上千人,坚持业余文学创作者达300余人,常年为刊物供稿作者也达100多人。

     州文联常务副主席格绒追美表示,当下,甘孜文学正走向中国文坛,未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之下,在甘孜儿女的倾情付出下,甘孜州文学创作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甘孜文化下广东上北京;甘孜艺术进生活出国门;甘孜文学从康定到中国文坛。经过上千年岁月的沉淀,底蕴厚重的甘孜文化将在新时代,散发出独特文化韵味,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铸就非凡的文化甘孜!


  • 上一篇:康定市千名林草员上岗护生态
  • 下一篇:康定市重拳整治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