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08日
◎胡庆和
(上接3月30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他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直接帮扶得荣县白松乡同归村脱贫致富。
路是土路,房是土房,满眼是一片灰黄。这个穿着蓝色工装的电力人沿着通往同归村的土路走了过来。他望着这个破败的村子,久久不动。他虽不是得荣人,但来这里好几次了,也就熟悉了,他似乎不理解,有的村民不愿意搬离。
同归村海拔高、路不通,农牧民居住散落,进出村寨都需穿越森林,且距公司供电网络较远,依靠电网延伸方式短期内无法解决用电问题,无偿给同归村的每一户村民安装一套太阳能发电设备,并为其安装室内照明线路成为必然选择。三年前,得荣公司先后两次无偿为同归村每户村民捐赠太阳能发电设备,全体员工自发组织为同归村捐款17500余元,完成了全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实现了通电运行,彻底告别无电历史,这是同归村生产生活的一个里程碑。
有了电,但还未能脱贫。
同归村距乡政府100公里,不通公路,骑马要一整天,位于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上,缺水少雨,干旱严重,是全县最远的村。政府的扶贫措施之一,是移民搬迁,将全村100余村民搬到自然条件相对好一些、海拔低一些的地方。可是故土难离,一些村民开始并不愿意搬,说故乡条件再不好,那也是祖籍地,连着自己的血脉。政府干部和对口帮扶单位得荣电力公司的张经理走进了同归村,投入移民扶贫工作。新的移民点,离乡政府不远,海拔只有2000多米。张旭走进一位老阿爷家做思想工作,说,阿爷,搬吧,树挪死,人挪活。阿爷说,搬那儿做什么,人老了,哪儿也不想去。张经理说,新的移民点,修了新房,开垦了好地,修了自来水。大爷说,人生地不熟,买点油盐柴米都找不到地方。张旭说,新到一个地方,肯定会遇到一新困难,但再大的困难都会得到解决,你要相信政府。苦口婆心终于做通了那位阿爷的思想工作。
他又走进一位老阿妈家,对老阿妈说,搬吧,新家比老家好。老阿妈说,新家好什么呀,听说有的移民,灯都没有点上。“用不上电的情况决不能在同归村移民点出现!”张旭说,您就放心好了,我们给全村村民架了新电路,装好了新电灯,你只要拉上开关,电灯就会照得满屋通亮。阿妈问,有水喝吗?答:有水渴,是自来水,拧下龙头,水就哗哗流。阿妈说,你说的是真的?我就相信电力公司的人。好,我搬。
张旭走进同归村每家每户,摸清排查每户村民的生活、经济收入来源等情况,多次前往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及时给村民解决用电困难问题,并送去大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同归村通过移民搬迁,村民们除了有好地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外,还从事经商和务工,收入大幅度增加,成为脱贫村。
得荣县山高谷深,绝大多数偏远地区的农民缺乏起码生产生活条件,虽然经过数年扶贫攻坚,使他们的生存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脱贫奔康的问题。移民搬迁是得荣县政府的必然选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