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2022年06月02日
中华传统节日之所以代代相传,乃因其孕人文精神而丰。端午节最初是个祛病防疫节,而一旦融合“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其自然意义和人文意义就相得益彰,种种版本的民间传说渐渐丰满着节俗内涵,于是我们依次看到如下风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游百病,佩香囊……既有祛病防疫的自然功能,亦有纪念先贤的人文功能,并且“挂”上明显的地域色彩,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这些被节俗“挂”上的先贤,其身上总是洋溢着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在风俗传说撒播演变的过程中,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最终“胜出”,成为最大的“端午文化符号”。人们愿意传颂和传送,就证明了人心所向。一个强大持久的节俗能够得以千年不衰,必有其广泛的人心支撑。
节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往往起于节气农时,后经人文意义的附会叠加,逐渐敷衍成具有精神内涵的民族节日。一个民族之所以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魅力,概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节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连接民族之根。今人过传统节日,究竟有何意义?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追根溯源、慎终追远、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是让大家在某一天划划龙舟、吃吃粽子、佩佩香囊,但正是这些仪式或形式,加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民俗就是通过看似不起眼的通行细节,散发出它的伟力和魅力。
每到端午节,总会绕不过“韩国端午申遗”的话题。既然绕不过,不妨“说说清楚”。简要地说,韩国当年将他们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之所以会在我们这儿“引起地震”,乃是因为当年我们对“申遗”和“保护遗产”这档子事不够重视,更没有做出制度性安排和决策。所以一旦看到“咱们的节日”被别国“抢先申遗”,就觉得“文化安全”岌岌可危。经过咱们多年的努力,以及对遗产保护的有效作为,从现在的广阔视野看,就觉得完全不必惊慌失措,甚至不妨乐观其成。他申他的,咱申咱的,他在韩国江陵申遗端午祭,咱在中国湖北申遗端午节。他成功申遗,咱也成功申遗,不是皆大欢喜么?而且“证据昭昭”地说明了他们的节日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足见中国文化的传染魅力。最近越南有一个地方要花巨资整修文庙,供奉孔子,难道咱们也要有“被抢”的惶恐吗?恰恰相反,还要欢欣!更多的“中国元素”在世界各地被该国人民视为“优秀文化传统”,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生命力。将心比心,如果咱们把某处佛教寺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或者把某个来自异域的非遗项目郑重其事的“申遗”,你会有“违和感”吗?你会同意印度或其他国家说你“抢注”吗?文化就是这样流动不息的,咱们要有宽阔的胸怀和眼光,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视野。
重提“韩国端午申遗”,并不是要算旧账,而是要自我提醒: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珍视,我们做得还很不够,需要向异邦学习。以他们的“江陵端午祭”为例,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这样几个要素:传统信仰、仪式表演、娱乐活动,这是从核心到外围的层层延伸。抽空了核心内涵,万民同乐就会成无源之水。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节俗庆祝正在变得空洞化,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但发展到今天,却变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加“春晚”的简单模式。端午亦然,并非一个粽子就可打发,假如将对屈原爱国情操和忧愤情怀的缅怀仪式化,加上相关的民俗活动,就有可能加深人民对民族节日的纪念意义。端午节可以辐射的意义太多了,我们可以通过屈原形象,弘扬爱国精神,表达对贤臣的崇仰敬重,希望为官者都能像屈原一样爱国爱民;更是盼望子女们都能成长为爱国爱民的贤能之人,成长为能保家卫国的忠臣栋梁,能光宗耀祖,光大门庭。这个时候,全民应该熟读重温《离骚》,把它作为圣经一般的读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些名句,应该化为民族骨血,架起我们的民族脊梁。端午节是一个纪念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励志的节日,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节日。
全民投身和拥抱民族民俗节日,应该是一场精神狂欢和精神盛宴,在种种传统和变异的仪式和娱乐中,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一次次被激活,进而化为集体无意识,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周而复始的重要民俗节日,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进而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记忆”。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用丰富、合理、延续的文化内涵,加深节日的意义,是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此时,如何让端午节过得既合传统又合时宜,让男女老幼家家户户极尽全力投入其中,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话题”。假如这种“文化自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就有可能政府推动、社团发力、民间自发“三力并举”。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关于爱国性、民族性的普及和根植,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喜闻乐见的民俗节日,因为民俗就是人们的生活。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