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5月30日
张时达老人(中)在田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县委宣传部 文/图
位于川西大金川河谷旁的丹巴县甲居镇聂呷村,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他不是丹巴人,但他却把丹巴视为自己的故乡,而且一干就是60载。从培育优良小麦、玉米品种,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帮助当地群众实现了小麦亩产从几百斤到上千斤的历史性跨越。
青春砸进土壤开出了“花”
1963年,年青的张时达进入州农科所聂呷村点工作,至今已有60个年头。每到小麦、玉米的种植、收割期,当地村民总能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在田间地头转悠着。
他叫张时达,是州农科所的一名退休农业科技人员。今年已89岁高龄的张时达,原本早就可以回家安享晚年,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他却割舍不下和他朝夕相伴了近60年的土地和村民。现在的他仍旧每天迎着晨曦、踏着露珠穿梭于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张时达老人告诉别人说:“在聂呷村那片不起眼的土地上,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业绩,更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壮举。”60年时光荏苒,他在那里留下的只有常人眼里的不平凡的平淡。
刚到聂呷村的时候,那里的农作物耕种还是传统、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农作物品种较为单一,而且大多都是当地的品种,产量也不高,亩产也就500斤左右。如何快速提升产量?这个问题深深萦绕在张时达的脑海里。“从推广一些小麦和玉米的优良品种入手,没有垦不动的田,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张时达抱着这种信念开启了“老犁铧”模式。几年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且一些优良品种还推广到了聂呷村以外的更多村寨。
1973年,张时达又结合聂呷村的自然及地理环境,开始尝试改变传统的一年两熟的农作物轮作耕种制度,试验做套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1978年,套种试验获得成功并基本定型,张时达顺利完成了州农科所交给他的“如何改变甘孜州部分地区的轮作耕种制度”这一研究课题,每只麦穗平均达到100粒小麦。过去贫瘠的土地竟然种出了大麦穗,张时达像个老农一样站在麦田里笑得很是灿烂。
守望麦田里的一片“青”
每年7月,正是小麦丰收的时候,也是张时达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他要到农民家里去了解新品种小麦的产量、面质等情况,而这些小麦大多都是通过他精心培育而成的。每到这段时间,他几乎要跑遍聂呷村130多户农户的家,甚至更远的村寨,这一工作悄无声息地伴随了他整整几十年。在1角钱能买到一碗凉粉的上个世纪80年代,聂呷村耕地亩产值已经能达到400元了。
60年的时间里,张时达在聂呷村那片土地上潜心耕耘的同时,也受过不少的委屈和磨难。但是,他却常常给别人说:“被误会、不被理解什么的,那不是谁的错,那是一个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好在我一直保持着对农业研究的执著和热情,只要有了这些,哪怕今天的我一无所有、伤痕累累也值得。”
张时达老人在10几岁就失去了父母,他常常告诉别人说,他能完成大学学业,能有今天的工作,全靠党和政府的培育。因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献着。时至今日,与他的朋友、同学相比,张时达两袖清风、一介布衣,但是他两字总结:“无悔!”因而,乃至今天,在聂呷村那片希望的田野上,张时达仍甘愿做一位麦田的守望者,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守望者。
收割藏寨间的满地“金”
过去,别人问张时达老人退休后为什么还不愿离开聂呷村时,他说:“那是因为聂呷村的农民朋友还没有过上小康生活。为了聂呷村的农民朋友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哪怕有一天我的生命也留在了聂呷村的土地上,也算得上圆满了。”朴实的言语间透露出一名老农技人员的执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如今,丹巴县全县人民已实现脱贫,正朝着共同富裕的大道迈进,但张时达老人还在为聂呷村村民提升小麦产量奉献着余热。“我永远相信,只要肯努力,这里的每一块土地会给我们更丰厚的回报。”张时达老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无言坚守,完整诠释了守信、勤劳、智慧、淳朴、奉献的中国人对土地最深沉的情怀。
在聂呷村绿油油的麦田里长达60余年的守望付出、辛勤耕耘,张时达老人获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据了解,他所研究的玉米杂交品种“康顶一号”获四川省四等奖;“藏春一号”小麦试验推广项目获州政府三等奖;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康麦一号”获州政府一等奖;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康麦三号”“康麦八号”获州政府二等奖。此外,他还先后获得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四川省支援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先进个人,四川省职工劳动模范,甘孜州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甘孜州首批拔尖人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