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2月16日
龚垭乡雨托村联户公路。吴志文 摄
马尼干戈长途客运侯车点。胡廷辉 摄
道路制衡、交通制约,高原险道曾一直阻碍着德格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交通建设,改善出行条件,实现货畅其流,不仅是德格县委县政府领导所想,也是德格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心愿。随着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格萨尔机场建成通航,德格县由此迈进了“立体交通”新时代。
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建成,一辆辆客车开进了乡镇,一辆辆货车开进了村庄,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方便了老百姓,运出了农产品,赚回了钞票,乐了农牧民群众。公路沿线,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生意兴隆,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来来往往……德格城乡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得益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公路工程。
◎本网记者 马建华
解放初期,德格县没有一寸公路,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建成通车,时任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夏克刀登撰文回忆:“从我的家乡德格县玉隆到康定骑马要走22天,现在坐上吉普车两天就到了。”
然而,“爬上雀儿山,鞭子打上天。”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犹如一道天堑,让人望而生畏。
2017年9月26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雀儿山隧道正式通车,翻越雀儿山从2个多小时缩短为短短10分钟,“川藏第一险”从此变通途。
2019年9月16日上午9点28分,甘孜格萨尔机场正式建成通航,标志着历时十三载的甘孜州民用支线机场建设历程完美收官。成都旅客可在1小时内切身体验从现代文明都市穿越到康藏文化发祥地的奇妙之旅。
“过去雀儿山隧道没有修通之前,从县城到康定要走两天,第一天住炉霍县,第二天才能到康定,第三天才能到达成都,这还是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大雪封山,一周时间都到不了成都。”德格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尼马泽仁说,现在,机场通航以后,从县城到机场将近两个小时,加上飞行时间一个小时,到成都缩短到了4个小时。目前,德格县正在加紧协调到格萨尔机场快速公路建设,抓好项目实施,在机场路两县交界处建一个突显德格特色的门户。项目建成后,县城到机场的距离将大大缩短。
麻邛村是德格最偏远村,离县城318公里,交通不便、出行难一直困扰着全村的发展。特别是50公里通村土路更是大坑小凼,常年不通,几乎成了“断头路”。
“以往到主干线浪扎路都要走5个小时,到县城要走一整天,现在有了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跑县城只要四五个小时。”村民伍金泽仁满心欢喜,过去的“断头路”如今成了“幸福路”。
王卫卫在八邦乡街道开办了一个小超市,自己有个双排座货车运货,做生意6年多,在八邦乡通乡道路上跑了上百趟。“以往路烂,费油费时又亏人亏车,27公里路时间要跑半天,油要烧180元钱,时间要三四个小时,一趟车回来疲惫不堪,车也遭不住。”说起以往的“土路”,他直摇头。
“现在这27公里路只要半小时,油钱少了一大半。”王卫卫说,路好了,运费降了,卖的东西价格也低了,但利润却高了,交通改变带来的好处半天说不完。
“以往路烂,没几辆车,全靠走路,走到公路边,磨得满脚都是水泡。现在好了,家家都有摩托车,经济好的还买上了面包车、小货车和小轿车,出山进山好方便。” 八邦乡下八坞村村民多吉然登开着小轿车吹着口哨惬意地享受着交通带来的便捷。
八邦乡下白卡村村民四郎巴姆在几年前得了急性阑尾炎,因为交通不便,延误了时间,差点把命丢在了半途。回想往事,她唏嘘不已。“好在我命大,不然早都没命了。不过现在好了,路好车多,上县买东西看病都很方便。”
“现在路一通,一切都在变:送孩子上学成风了,老人就医方便了,买卖东西骑摩托车了,牦牛出栏增多了,村上的蔬菜示范基地也建起来了。有了公路之后,我们致富就有了奔头。”德格县八邦乡阿木拉村干部尼玛谈起现状激动地说。
白垭乡尼珠村是移民整体搬迁村,走进村子,看到一栋栋小洋房整齐漂亮,一条村道犹如玉带缠绕其间。该村德伍组60岁的村民占玛拉措站在自己五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小别墅前舒服地晒着太阳。她告诉记者:“以前住在上面的半山腰,没有公路,上下全靠走小路,上下一趟要走三个小时。现在搬到了山下,村子里建起了油路,要走哪去,儿子的摩托搭着就走。”
在八邦乡下八坞村,6个大棚一字排开,气势非凡。来自吉林市的薛月飞在大棚忙碌着。他告诉记者:“这大棚是成都菌林公司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建设的,大棚1个种平菇、4个种木耳、一个做木耳晾晒棚。计划种植3000袋平菇和5000根菌棒的木耳,一次性投入五年循环使用,每年可以为村专业合作社增收7万元,同时带动色地村和下八坞村村民增收30万元。同时,公司还在此建设大型冷藏基地,收购獐子菌,已经给村民带来40万元效益,给村集体带来28000元效益。”
色地村村支部书记多吉泽仁说:“路没修好时,我们是求人家都求不进来,现在公司和企业是主动要来。这些都是路带来的好处。”
德格县实施交通先行战略4年来,共投入资金12.17亿元,完成通乡油路268公里,通村硬化路1037.6公里,惠及全县26个乡镇171个行政村9万多名干部群众。2018年,投资4.25亿元,配套兴修旅游路、产业路13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34公里。坚持路运一体、同步发展,开通城市公交1号线、县内农村客运线路2条,县际客运班线1条,省际客运班线1条,机场专线1条,建成村级招呼站(牌)104个、乡镇客运站9个,县城客运站建设完成投资780万元。着眼适度超前,加速形成城乡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推进第四轮“甘推”,深入开展“交通大会战”,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甘孜格萨尔机场建成通航和海子山隧道通车目标;开工建设G215线石渠洛须至德格柯洛洞段和俄南支线、S458线德格段、雅砻江沿线“索改桥”项目,投资8600万元,完成岳巴乡日炯村至阿木拉村旅游公路建设。
从羊肠小道到砂石公路,再到通乡油路和水泥路,不仅仅是路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路通带来了一通百通的“涟漪效应 ”。随着通乡、通村公路的不断延伸,不少农牧民改变了以往足不出户的状况,纷纷走出去、找出路,有的学习实用种植养殖技术,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做生意,有的跑运输。不少农牧民盖起了楼房,添置了家具、家用电器,购买了摩托车、农用车甚至小轿车。公路畅通,游客蜂拥,产业兴旺,干群齐乐,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与水泥路,犹如一根根飘飞的“哈达”,在德格大地舒展开来,成为连接城市、乡村、景区、景点的一道别致风景,让望而生畏的天堑由此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通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