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大爱恩施山水间(下)

甘孜日报    2024年10月08日

◎楚江舒

神奇的北纬30度,穿越荆楚大地的悠长古老湖北时,在这里缔造了一个峡谷深处群山的绵长,清江两岸如诗的画廊,望城坡上雪,施州桥头月,凤凰山里四季长鸣的山雀,屏山碧玉一丈峡——恩施。巧合的是,G318线恩施站公路代码是1520,象征着爱情,也在这里与恩施完美相逢。在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G318线上,即便是同一条路线,四时四季每人眼中不同的风景,爱而所得,与你烛影摇红共赴东方,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让人对象征着爱情的恩施有了更美好的身临其境之感。

女儿会期间,单身男女都会上街赶场,大家唱着山歌,跳着摆手舞,表演民间技艺,把节日过得比春节还热闹。描述女儿会的土家族歌谣,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这首源自于恩施的《龙船调》。这首歌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了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

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13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也和G318线“一路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有着契合之处,同时还凭添了几分浪漫之情。

无独不偶的是日前,广元也举办了2024年女儿节。盛大的开幕式上,现场数万观众纷至沓来,共同见证这场盛大的节日盛宴。通过视屏可见开幕式上,“凤鸣朝阳”文艺表演震撼登场。绚丽的舞台上,精湛的表演展现了广元女儿的才情与风采。优美的舞蹈如灵动的画卷,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创意合唱似奋进的号角,奏响新时代的乐章。观众们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中,感受着广元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后,还进行了华丽的彩船巡游等。据闻,今年广元市女儿节以“来蜀道广元,为美丽加冕”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了广元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城市魅力。这个节日不仅是广元市女儿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广元女儿节是因女皇武则天而诞生的节日,女儿节赛凤舟由来已久。“女儿节”是广元独具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自唐代中晚期开始“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民俗传承千年不息。1988年,广元市人民政府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女儿节”。从“妇女游河湾”到“女儿赛凤舟”,从乘彩船对歌到水上文艺表演,从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到与经贸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的联袂,随着广元女儿节举办形式的不断丰富和文化内涵的深度演绎,女儿节赛凤舟更被赋予更多的时代意义,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女儿节是广元市一张靓丽的名片,现已成功举办35届,今年是第36届。无论是恩施女儿会,还是广元女儿节,我们都衷心祝愿这些美好的传统节日能发挥更大的影响,给当地的发展赋能。

恩施大峡谷是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属于清江大峡谷的一段,全长108公里,集惊、险、绝、美、雄、壮的于一身。历经亿万年的风云流转,恩施大峡谷形成了如今的奇幻风貌。有被称为中国的“仙本那”的屏山峡谷,人类起源地之一恩施建始,最古老的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还有武陵山脉云海犹如盘龙卧波、蜿蜒百里,星斗山、七姊妹山、坪坝营……北纬30°的奇异美景,在恩施是量产的,让人叹为观止!

灵山秀水、奇山异石之间总不免有动人的传说和轶事,更会留藏因为真善美的民间记忆。恩施州的每一寸风景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记忆里镌刻着满满的动人故事。

人们经常形容,如果神奇的北纬30°线串连起世界奇迹之地,犹如地球母亲的一条项链,那么恩施就是这条项链上那颗最珍贵的吊坠。恩施虽然地处重庆和武汉这两座大火炉之间,却是人类最宜居的地方。

如果说恩施大峡谷盛满了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情,那么土司城则展示了土家族的民俗精粹。恩施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其中土家族、苗族大致占当地人口的70%。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交流、交汇、交融,共同谱写出了美丽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

土家族,为远古巴人的后裔,他们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称外来人为“客家”,称自已为“土家”。

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处的恩施土司城,是堪称土司文化标志性的建筑。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工程。

土司城处处充满了历史韵味,从门楼,到风雨桥、土司王宫,连绵的土家城墙,透露着古朴的味道,隐隐诉说着土家族命运百年沧桑的故事,神秘的土司文化也在一点一点被揭开。

大型实景音乐剧——《龙船调》,就是以恩施土家族土司制度统治下的历史为背景,艺术化地还原了当时的民风、民俗,以家喻户晓的《龙船调》为基调,讲述了土司之女与艄公之子跨越门第、阶级,与被诅咒的命运抗争,誓死捍卫爱情的动人故事。

摔碗酒是土家族流传800多年的习俗,当地称“biang当酒”。这个有趣的象声词,形象的道出了摔碗酒落地碎裂的声音,响亮中传递的是800多年土家儿女的豪情。不管是喜宴、聚餐请客,甚至离别前心情不好都会痛饮一番,再摔上一碗,土家人热情好客,率真洒脱的性格展露无遗。

喝这酒一般是在农家乐,主要是在乡村。矮桌、木椅、腊蹄子火锅,少不了腊肉、合渣、蕨粑、熏干子,还得有泡辣椒、腌韭菜、萝卜皮、泡黄豆、豆豉、凉拌耳根等小菜。

主人带头,端起土碟子一口闷,喝完“biang当”往地上一摔,随后满屋子土碟的爆裂声此起彼伏。摔不碎不行,罚酒,重来,喝到摔碎为止。摔的越碎,越有好彩头。摔碗酒正确喝(摔)法是,端碗举过头顶,喝干净,亮底,三只手指头掂着碗,碗面朝下奋力一摔。

沿着国民公路G318线,在恩施可以纵览这里的极致风光,追寻巴楚文化的源远流长,领略多元化民族文化的贯穿融合。同时,G318线与恩施人还有着深厚的情谊。年岁稍长的恩施人,大抵都有一段“出山”的记忆。这段记忆,注定与G318线有关。

出山,是一趟艰苦的行程,是心与力的锻炼,是人生之路的新起点。云里来,风里去,带着一身尘埃,那些“跑江湖的”各色人等在G318线恩施段这条公路上来来往往,留下了太多的动人故事。

横贯鄂西境内的G318线,车少绿重,光洁的长路蜿蜒向前,像极了小清新电影里的片段。G318线在恩施州境内起点为长阳县与巴东县交界点八字岭,依次经过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以及利川市,止于利川市与重庆万州区交界点苏拉口,全长311公里。

交通便利带来产业兴旺。令人唏嘘的是,随着高速和铁路通车,依附于G318线而生的庞大利益链也随着公路地位的旁落而轰然土崩瓦解,各色人等一哄而散。依托于漫漫的险峻长途,当时在国道两侧形成的繁荣不复当日。

G318线恩施段虽然冷落,景色却依旧。为改变G318线恩施段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困境,恩施在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深度发掘这条公路的潜质。让人爱上这条公路,爱上恩施旅游。正如歌词《在路上》里说:“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所有在路上的行走者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感动,在G318线恩施段也能收获许多感动。

G318线恩施段,永远充满着传奇与神秘的一个地方。独特神秘的恩施,拥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文化在这条道路上碰撞与交融。把恩施更多的历史文化风情展现在世界面前。重新定义G318线恩施段,全面立体地打造,让更多旅游者爱上这条公路,爱上恩施旅游,流连在恩施这块土地上。

恩施站公路代码:1520,诉说着一句话,要我爱你。

要我爱你真情现,

山盟海誓大爱间。

天泽恩施女儿会,

源远流长巴楚恋。


  • 上一篇:越走越荒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