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石渠县生态建设有担当 共绘绿美新画卷

甘孜日报    2024年09月30日

村民在观察牧草长势。

◎2024年甘孜融媒第五采访团 文/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甘孜州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奋力推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治理。近日,2024甘孜州贡嘎融媒州县联盟主题采访团来到石渠县,实地感受甘孜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扎实举措和显著成效。

科技赋能助力生态保护

石渠县是黄河入川后的第一县,也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对于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石渠来说,如何高效快速地种草复草,是石渠生态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石渠,因高海拔、极端气候情况导致很多普通草种在草地修复播种后,草种不能达到成熟的阶段,为破解这一难题,石渠以科技为支撑,不断进行草种的良种繁育。

走进长沙干玛乡,石渠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科技实验基地内,试验样方整齐排列,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曲胎泽仁和草原站工作人员蹲在地上,仔细查看实验草的生长情况。

为培育出更适宜当地种植、生命力更加旺盛的草种,结合草地生长面临的实际问题,石渠县围绕优良乡土草种质资源挖掘和优异新品种引进两条主线,在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科技实验基地里科学选种了石渠披碱草、雅江披碱草、青海雀麦等各类草种试验样品,采取多年生与一年生牧草品种相结合,探索研究高寒牧区种植高效生产模式以及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治理模式。

“我们这个实验基地是今年五月份开始种草的,引进了青海的披碱草、雀麦、老芒麦等草种,如果每个月或者每周来这里查看,可以发现这些草都长势喜人。”曲胎泽仁认真地说。

在科技实验基地里,众多高校的试验地也为石渠县的草原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科技实验基地采用校地合作模式,吸引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参与,其中清华大学于教授在试验地里使用了具有广谱抗逆、促生功效的新型类脂生物肥料,对草种进行简单的类脂有机水溶肥拌种处理,这种方式可促进种子在低温、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激活植物ROS防御机制,促进植株生长抵抗逆境。

曲胎泽仁直言,校企校地合作具有很大的意义,比如使用了水溶有机肥的和没使用水溶有机肥的草,长势就有很大差别,从基地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效和科研成果都非常好。

如今,耐寒、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生态修复效率高的草种正不断在石渠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科技实验基地被选出,一组组实验数据为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种子支撑、技术支撑。

这些优质草种的选育,为石渠县的生态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福祉。生态建设是场持久战,下一步,石渠县将充分运用已取得的经验,在适宜的区域积极推进沙化治理和全民种草等,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修复让山更青民更富

蓝天白云、碧草绿浪、零星牛群,石渠县虾扎镇的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示范点里牧草丰盈。看着长势茂盛的牧草,虾扎镇三村村民尼麦的脸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然而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曾是石渠沙化最严重地区之一。

“在没有进行治理之前,这里的沙化程度非常严重,草场全部是黑土,遇到雨雪天不仅车辆无法通过,人走路也会陷进去。”回忆往昔,尼麦感慨万千。

为了对虾扎镇三村草场进行生态修复,石渠县按照国家、省、州、县关于草原退化生态治理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开展草原生态治理,通过人工种草、禁牧轮牧以及草原生态修复等系列措施,将虾扎镇三村的草场植被恢复到现在的模样。

值得高兴的是,在推进生态保护过程中,石渠县牧民群众保护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牧民群众种草积极性高,治沙、造林、种草已然成为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今年五月,上千牧民在虾扎镇扎地沟种下今年的新草。为了让新草健康成长,村里的护林员每天轮流值班,不让牦牛、马等动物来这片区域吃草。“通过加强管理,新草长得特别好,大家的获得感更强了。”虾扎三村党支部书记龚西扎花说。

草原绿了,牲畜过冬有了足够的饲草,随之而来的便是缩短牲畜出栏周期,牧民从种植牧草中尝到了甜头。

“自从完成沙化治理后,草长得又多又好,现在即使在冬天也可以生产酸奶、牛奶、酥油、奶渣子,不仅自己可以食用还可以销售增加收入。”尼麦高兴地向记者分享草场沙化治理后带来的实在效益。

结合虾扎三村的整体情况,龚西扎花给记者算了笔账——草地修复后,养牛大户户均每天可多挤25公斤牛奶,按照市场价每公斤16元计算,可以增加400余元的收入。

正如我们所见,石渠县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今年,石渠县开展沙化治理2万亩、人工种草和全民种草共计31907.5万亩,退化草地治理区域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土地沙化和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的努力与付出。如今,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石渠正向我们走来。


  • 上一篇:康定情歌文化中心揭幕 “康定礼物”全新发布 点亮国庆黄金周
  • 下一篇:康定:城市建设日日新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104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