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可爱东坡

甘孜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缪晓利

    一提到苏轼,中国人总是会心地一笑,林语堂如是说。

    是的,因为苏轼的确太可爱了,可爱得让人赞叹,让人激赏,让人感动。如果隐去他文学家、艺术家、美食家等种种的光环,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峨冠博带的苏轼,骨子里其实也是个段子手,是个吃货,是我们爱开玩笑的邻家大叔,是我们当中口无遮拦的一员,与我们同悲同喜,同甘同凡,以至于千载之下,我们仍然深受感染,想见其为人。

     苏轼的可爱,在于他以苦为乐,豪放旷达。

     公元1097年,年过花甲的苏轼,因与政敌政见不和,被贬海南。弟弟苏辙因受牵连,也一同被贬。一日,兄弟二人相遇于梧滕之间,见路边有一家汤饼店,便各要了一碗面。面条粗粝,但苏轼一嚼而尽,很快吃完,弟弟苏辙则难以下咽,置筷叹息。东坡见状,便问道:“九三郎,难道你还要细细品尝吗?”说罢,大笑而起。

     人生有时会很苦,但我们,要有苦中作乐的能力。因此,有些事,当你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不妨学学苏轼,以最快速度将它做完,然后全身而退。

     读文到此,不由想到今天的某些电视剧剧情:女主喂男主吃中药,是一勺一勺又一勺地喂,而男主则一脸享受的表情。但请问,我们有谁吃中药,不是一饮而尽?如若为剧情而剧情,岂     不类戴嵩画水牛打架,贻笑牧童而见笑大方?

    苏轼的可爱,还在于他至情至性,随遇而安。

     被贬黄州,他亲执耒锸,开辟东坡以躬耕,他“东坡”的别号,亦由此来。闲暇时,他身着短打,兴则徉于东坡间,倦则身躺于东坡上,看云卷云舒,而这时,每每有路过的农人提醒他不要睡得太沉,以免牛羊踩着他。

     被贬海南,他很快与当地黎民打成一片。冬至,海上的疍家人特意送来一些生蚝,父子二人,“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吃得不亦乐乎。接着,苏东坡话锋一转,用孩子般的口气,叮嘱儿子苏过千万别泄露消息:“恐北方君子闻之,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飞鸟入林,金乌西坠,公元110184日,苏东坡自知大限将至,召三个儿子近前,对他们说:我一生没做过坏事,死后不会下地狱,你们不必太悲伤。你看,就算面对死亡,他仍如此坦然,如此安然,如此释然。此心安处是吾乡,无论顺逆,无论生死,苏东坡的心,早已不动如山。

     东坡从不故作高人语,也从不做天涯路尽之叹,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他可以很现实地活在失意的当下,也可以很潇洒地活在诗意的别处。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曾评价说,苏东坡对中国文学以至于世界哲学的一大贡献,在于对悲哀的扬弃,是的,对东坡而言,哪有什么悲哀,失意,不也很诗意吗?

  • 上一篇:雪漫乡村
  • 下一篇:食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