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朱墨灿然,长使英雄泪满襟

甘孜日报    2019年02月20日

      ◎汪雪英

       拿到手的,是上下两册厚厚的《三国演义》沈伯俊评点本。墨色的封面,《三国演义》几个白色字体,显得典雅庄重,这样的封面,厚重大气,这是一部厚重的小说评点本,右边上的几行小字:朱墨灿然,敷演天下大势。青梅煮酒,评点三国英雄。

       谈到《三国演义》的评点本,沈伯俊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沈伯俊,每章都有一个总评,一个落段中有夹评。如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这一章评点张飞:自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张飞义释严颜,换来严颜的尽心帮助,极大地争取了人心,因而进军极为顺利。再看一段有关张飞的评点:反被我夺了头功——张飞比孔明先到雒成,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写张飞,也有评孔明的,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雒城守将,唯张任最有胆识;若能俘获张任,夺取雒城也就不在话下了。众军齐上,将张任活捉了——孔明事先布下天罗地网,张任虽有胆略,至此也只能束手就摛。

       还有尾评,尾评是总结在近几个章节之间的整体事件的描述,让读者一个交代。沈伯俊全书,都是这样评点的,总评,段落中的夹评,尾评,一样不漏。读者若是看不太懂古文,看看书中夹评也就懂了。

      《三国演义》说不尽的是英雄情怀。又或者,是三国成就了文人。我见过红学研究者的论文,一摞一摞的,繁多,红楼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西游》写的是神仙妖怪,《水浒》写的是英雄草莽,那么《三国演义》写的就是遗世独立的乱世英雄。

       在《三国演义》评点中,有“上马击狂胡”“谈笑静胡沙”的乱世英雄情怀,有《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喜忧掺半,有惜兄弟情谊的《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生兴兵》。

      《三国》研究专家沈伯俊,可谓著作等身,有关《三国演义》的成果,有专、精、深的学术论著,后学征引不绝;亦有“图说”“漫话”等文化普及读物,惠及大众读者。

       这本书在总体把握近40年来《三国演义》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作者与书名、《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等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澄清了一些不准确的乃至错误的认识。进而简要回顾了《三国演义》的评点史,说明了重新评点《三国》的必要性,并对本书在“校”“注”“评”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分别予以阐说。沈伯俊先生毕生沉潜《三国》,不仅对《三国》版本进行了精心校理,而且对《三国》丰厚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以及三国文化等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沈伯俊的《三国演义》评点本,有两大特色:一是版本独特。作者辨伪匡误,校正了“毛本” 包括人物、地理、官职、历法等方面的错误九百余处。二是全面继承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形式规范。全书总评、回前总评、文中夹评、回末尾评,评点文字达二十余万,堪称“毛本”之后唯一形式完备的《三国》评点本。而沈的著作,也恰是一本辨伪匡误、校理精详、堪称“沈版《三国》”的评点本。沈伯俊继前贤之踵武,形式俱备,而又不乏新解。其举重若轻的背后,是毕生心血的凝结。

       作者从当代视角回望历史,以家国情怀释读经典,带领读者漫游绚丽多彩的三国世界。


  • 上一篇:莲子心
  • 下一篇:在一瞥间窥伺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