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守望的家园

甘孜日报    2019年09月27日

◎万秋

9月初,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文化采风活动入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是藏民族的聚居地。

美丽甘孜、圣洁甘孜,来之前,我对此充满想象;康定情歌、仓央嘉措,偏远甘孜的两个人文符号,极富浪漫气息。

的确,甘孜是美丽的。甘孜是色彩的世界,云上的天堂。稻城·亚丁、海螺沟、新都桥风景带,单听这些地名,就会让摄影师眼里放光;云雾中的丹巴甲居藏寨美如仙景,乍见,瞬间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眼前的世界;而泸定桥依然悠悠荡荡,跨越奔腾的大渡河,似乎一直在讲述那不曾远去的历史……

然而,甘孜不是浪漫的地方。

从康定沿318国道进甘孜州,入目处皆是莽莽群山。车在盘山路上攀爬,从3000多米的海拔,一点点爬到4000多米的地区,我也因此见识了甘孜的特点:“一个省的面积,一个县的人口,一个区的收入。”甘孜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但这不是甘孜的全部,在贫困的现实面前,甘孜人民有改变家乡面貌执着的努力,那是他们深深的家园情怀。

在贫困县道孚县协德乡先锋村遇见一个藏族青年。他面颊赤红,目光澄澈。与他攀谈,问:为什么不外出打工?外面的世界比这里好很多。他答得极认真:这里是家。

简简单单几个字令我怔愕许久。这里是家,所以情系;这里是家,所以留下。

青年的选择没有错。这几年,他家乡的贫困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房屋翻盖、三网入户,生活一天天转好;种子改良、旅游开发,家家户户收入增加。青年守望的家园正徐徐展开美好的画卷。

青年的家园情怀令人感动,几天的行程中,这种感动一直持续。

甘孜境内的大山仿佛走不到头,山外还是山。大山里的孩子上学怎么办?雅江县呷拉教育园区的校长给了答案:孩子们全部住宿,且食宿费全免。甘孜全州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令人惊讶——率先在全国实现15年免费教育制。校长说:“我们只想要我们的孩子和外面城里孩子一样,受同等的教育,过一样的生活。”

甘孜地处高原,但各县海拔高度又相去甚远。有高城之称的理塘平均海拔4300米,宣传部长安寺文有些惆怅:“高城这个称呼好,也不好。高是特色,但也因为高,留不住客人。”理塘无疑是诱人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向往吟诵:“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到理塘转一转就会回。”于是,他的转世来到了理塘。这里有中国最美草原之一的毛垭大草原,有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寺,但畏惧高海拔的游客大多还是匆匆离开。忧心牧民的生活,安寺文渴望改变现状,让旅游更有特点,让高原牦牛能做出品牌,像日本神户牛肉那样卖出好价格。外来干部安寺文在理塘已工作35年了。扎根35年,理塘早已是他的家。

从雅江到巴塘,途中的理塘恰似高高耸起的脊梁,翻过这个脊梁,海拔3000米左右的巴塘足以让人轻松呼吸。巴塘有多种文化兼容的基础。100年前,一个传教士来到这里,为巴塘留下了两个“百年”:一所医院,一所小学,还为他们带来了种植技术。这样的历史有利于当地人较快地接受新事物。这里的人们懂得感恩。在这里,听得最多的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太好了”。因为有良好的“土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诗、乐、舞为一体的礼仪歌舞——巴塘弦子,拉跳起来才格外欢快;巴塘人民小学的天籁童声合唱团才会像小百灵一样,飞出大山,让藏家吉祥如意的歌声在北京、台湾、澳大利亚等地唱响。

大山深处不萧条,大山深处不寂寞,大山深处孕育着许多希望和美好,这里的人们以单纯虔诚之心守望家园。

我们到达时并不是甘孜最美的时节,据说甘孜最美的时节在9月底10月初,色彩最浓烈、景色最丰满,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移不动步,舍不得离开。甘孜的前景是否也将如它最美时节般迷人——令人期待。

那时,再在跑马山下、康定城中唱一首悠悠的情歌,该是十分浪漫吧。




  • 上一篇:那些远方的诗句
  • 下一篇:甘孜之美 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