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21日
◎李晋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梁济临终前几天,向儿子梁漱溟所作的提问,这个问题始终伴随了梁漱溟的一生。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并不迂腐保守,曾提出过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必须重新构造的观点,他所著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读书与做人》等作品,是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虽然梁漱溟已逝世多年,但对他的研究一直不曾中断,时有相关著作问世,这本《至道无余蕴矣》为梁漱溟晚年的访谈录。从研究价值来看,它的内容来自梁漱溟亲述,故是其思想魅力和人格形象的本质展示。
《至道无余蕴矣》由美国学者林琪和南京大学教授伍贻业采访整理。在面对面的十三次交流中,梁漱溟谈到了他取北京大学教书、早期政治活动、营救李大钊等事情,其事虽是个人经历,但却是研究近代史的重要资料,如对李大钊的印象,梁漱溟说刚接触的时候,李大钊“很温和,的确很好,实际上很激烈”,人无完人,梁漱溟以当事者的观察,反映了这位杰出人物性格上的缺陷。
抱着为国为民的理想,梁漱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展过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他在书中回顾了这段经历,当时他周旋于各式政治人物中间,客服困难,和志同道合者在山东邹平、菏泽开展乡村建设实验,他以教育先行,成立村学乡学组织,男妇老幼皆称学众,在民众思想提升后,引进科学技术,改良农业。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后来虽因日寇入侵而终止,但通过他的话语,可看出他有一整套很系统的乡村建设理论,比如他谈及计划推广好的棉种,生产出来的棉花多了,农民自己组织纱厂,让农民大家富起来。农工结合、同步富裕等先进的观点,不受时代局限,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乡村建设运动,反映了梁漱溟心怀天下的胸襟,他谈到当时以乡村建设是为“解决中国的整个问题”,为建设“中国社会之心的组织构造”,希望以乡村建设运动为契机,引领中国走向强盛。梁漱溟所做努力,其情可明,其心可鉴,其德可敬。
梁漱溟的思想,受晚明的儒家学派——泰州学派影响较深。故编者有心以“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襞所言的“至道无余蕴矣”为书名,全句是“鸟啼花落,山峙川流,饥食渴饮,夏葛冬裘,至道无余蕴矣”。这种自然不做作的处世精神为梁漱溟所推崇,我想也可以适机请书法家写上“至道无余蕴矣”横幅,悬挂书斋,或载道,或明志,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