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7月25日
◎任随平
喜欢雨,便有了看雨的心境。
或宁静,或滂沱,事实上,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总有一场雨,下得怡然自得,如诗,若画。
我喜欢雨绵绵密密地下,横横斜斜,斜织出一幅“雨织画”。是画,总得有留白,这留白里必然有一座亭子,抑或一座茅草屋。亭子雅气,端雅,若娉婷而立的女子,立在村巷的尽头,雨默默地落着,雨滴顺着亭沿落下来,摔碎在眼前的石阶上,溅落开来。看雨的人斜倚在亭座上,悠悠然,望着眼前斜织的雨雾,仿若一首手抄的斜体诗,那溅落开来的小雨滴便是散落的文字,跳跃着,仿若醒过来的梦境。
南国的雨,每一场,都是一场梦,似醒未醒。
周庄,就是因了雨,才生了那么多桥。每一座桥,都是一个故事,古老,古尚。坐在这样的桥上享受一场雨,不需要一把伞,不需要三五好友,独自一人便是一个故事的开头,故事里是雨,是梦,是不散的遐思。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周庄的雨湿不透一个人的心思,湿了的,是幻梦般的念想。周庄把每个故事都藏在桥里,藏在桥下的流水里。雨氤氤氲氲地落,落在石桥上,落在石板上,落在行人的脚步里,落在流水里的那些,是拆散的文字,或是一首诗的标点,圆润,落地有声,却又是那般的宁谧,让人不易察觉。
在周庄看雨,不需要文字的记录,每一滴,都会落进你我的心境里,仿若一杯茶的香气,丝丝缕缕都在胸间。茶是周庄醒着的灵魂,每一个到过周庄的人都会在石桥边选择一处茶亭,悠悠然享受一杯茶。红茶绵厚,宜于晨起间,白色的瓷盏,浓艳的茶汤,端杯凑近鼻息,轻轻地吸一口气,那茶香便倏然进入了你我的鼻腔,丝丝滑滑,流动着,在肺腑间弥散开来。轻轻地呷一口,眯缝着眼睛,茶汤在口中稍稍停留,而后一仰脖便跌入了喉管,而后长舒一口气,整个人的身心便有了一份灵动。夜晚,茶还是醒着的,喝茶的人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一盘小豆,三五杯盏,不紧不慢地聊着故事,茶香依然是弥散着的,桥下的流水悄悄然带了故事,向前流动着。灯火亮起来,隐隐约约,三毛的故事便在茶桌上说开来,说着说着,雨落起来了,没有人起身,而有人开始轻轻地啜泣。为一个女人对周庄的爱而啜泣,是一场雨的本意,也是周庄幸福的结尾。
读一场雨,最好是在北国的山间。
北国的雨,多粗犷。春雨淅沥,少了壮美;夏雨滂沱,多了锐气;秋雨缠绵,少了骨气。恰逢一场绵密的雨在生命中会有,但会少见。事实上,任何一场雨,看雨的心境才是落雨的境界。这境界里,必有一座茅屋,茅屋好,是大自然的所在,屋舍内外皆是自然,散发着阳光的气息,也有着土地的滋养,所以在茅屋里观雨,就如在一杯茶里观看人生,有娴雅气。山间落雨,总是云遮雾罩一般,雨落下来时飘飘渺渺,婀娜多姿,就如山里的姑娘一般,有灵气。观雨,就是观一份灵气,灵动里隔着一份迷丽,才有了念想与挂牵。念想从心中走出来的时候,满是雨声,沙沙,沙沙,似是诉说,似是歌吟。有时候我想,生命里要是落下一场文字的雨,若是在梦里,那该是多么奇妙,多么令人魂牵梦萦。
其实,观雨久了,在雨声的吟哦里翻卷一本书,抑或品一味好茶,未尝不是一件令人心旌摇曳的妙事,余秋雨的名字里有“雨”字,也写出了一场文化的“雨声”;周作人爱茶,爱在瓦屋纸窗间提壶烧水饮茶,因了雨水,人间多了一份旖旎的情怀。
此刻,面对一幅斜织的“雨织画”,顿觉滋养生命的除了一场雨,还该有一场文字的雨水,淋漓地落,落进生命的渴念里,落进余生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