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清代珐琅彩花钱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23日

◎王家年

许多年前,我收藏了一枚清代珐琅彩钱形态噐物,经过一番研究我知道了是清代珐琅彩花钱。后来,我又在藏友余先生家里见到几枚他收藏的清代珐琅彩花钱,其中有一枚为清代银胎珐琅彩“刘海戏金蟾背长命百岁”花钱,应为宫钱,存世量极少,极为少见。

为何说它少见呢?花钱并非流通钱,它只具有钱币的形态。过去,开炉、镇库、馈赠、犒赏、祝福等,都要铸钱,明清花钱发展达到鼎盛,这种珐琅彩“钱”是宫廷里专供某种需要的时候所用如: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等,以“吉语钱”最普遍。如:“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这些都以吉语为内容,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明清花钱发展达了鼎盛时期,皇宫内也开始铸造花钱。这种银胎、铜胎珐琅彩钱就是例证,以康熙、雍正、乾隆朝为多,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到了民国时还有制作,不过民国的珐琅彩花钱远不如清代的漂亮,远不如清代的收藏投资价值高。珐琅彩花钱材质有铜胎、瑬金银胎等,尤以珐琅彩花钱最为珍贵、最为难得。

珐琅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大都用于瓷器,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花钱上而创制的新品种。因它需运用加工极细的珐琅料在铜胎上绘制花纹,低温烘烤而成,且其书法笔画复杂,用铜丝表现笔画的纹路和填充釉料技术要求高,一枚钱的诞生则格外不易。我抚摸着手中的这几枚珐琅彩花钱,古代匠人辛苦铸钱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好不感慨。

珐琅彩花钱的工艺特点:珐琅彩工艺只能使用紫铜制胎,其色彩亮丽,人物生动,体现出厚重坚实,金光灿花钱的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珐琅彩书法,书法笔画复杂,用铜丝表现笔画的纹路技术要求很高,弯曲度稍不准确,作品就会变形。在花纹中填充釉料时,如掌握不好,釉料或无光泽立体之感,或外溢造成板面不清楚。康熙朝使用的画珐琅原料为西洋进口料,雍正朝自行研制珐琅料。珐琅彩花钱绘画题材多为寓意深刻的芙蓉鸳鸯、灵芝水仙、锦鸡牡丹、梅兰竹菊、翠竹麻雀、秋树八哥等画面。

珐琅彩花钱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同古钱币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个独特的版块。珐琅彩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有人称花钱为古代“铜版画”,的确,其丰富的内容,是清代民俗民风的缩影。

“毛猴”工艺

时下,又到了听蝉呜的时候,老北京人把蝉的蝉蜕做成了“毛猴”,妙趣横生。老北京的“毛猴”有单个或成组的,如:“毛猴乐队”“毛猴球队”。它“似猴非猴、似人非人”“以物代猴,以猴代人”,将自然界猴子的机敏、活泼和毛猴艺人高超的创造力完美融合,朴实中透出一种天然情趣。

传统的毛猴浑身都是中药,毛猴的发明人是药店的伙计,历史上第一只毛猴,是因“泄愤”而诞生。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在北京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药铺里的账房先生尖酸刻薄,经常训斥打骂伙计,迫于生计,小伙计们都敢怒不敢言。一天,店中配药的小伙计又因琐事挨了一顿臭骂。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摆弄着药材,偶然发现蝉蜕具有账房先生的某些形象特征,不由心中一动,于是就地取材用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片刻一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便成型了。小伙计看着自己的杰作,不禁笑出声来,谁想这一笑吵醒了同室的师兄们,师兄们看着这个中药版的“账房先生”连连夸赞:“真像,真像”……第一个毛猴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后来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

旧时,在北京的庙会上,毛猴曾经风靡一时,几样寻常的中药,在毛猴艺人手中,剪切、拼接、梳理、定型,一会儿工夫,一个个朴素小巧的毛猴就诞生了,“剃头的”“推小车的”“卖糖葫芦的”“拉黄包车的”“算卦的”……简单的材料表现出老北京的市井生活,构思精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自然灵动。“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的这首诗,便是毛猴盛极一时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承手艺众多且年代久远的手工艺品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承载老北京浓厚民俗与年味的毛猴,穿越了数百年的历史,被毛猴艺人们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活灵活现的“微猴世界”韵味十足,妙趣横生,被大众所收藏。


  • 上一篇:满塘蛙声
  • 下一篇:地震,打翻了调色板 (外一首)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