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人间天堂是苏杭

甘孜日报    2022年11月08日

◎楚江舒

告别始发地上海,G318线第二站抵达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吴江。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地方之一,但凡世人皆有所耳闻。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曾经有幸因学习到过江南水乡湖州,对苏州的印象则启蒙于孩童时代电影里的苏州评弹,电影里苏州话以优雅著称,所谓吴侬软语就是由此而来。后又有爱人的哥哥从苏州给带的丝绸,很是丝滑,是好料子,爱人将其制成中式衬衣,很是古色古香,尽显苏杭秀丽。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河流、湖泊、滩涂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多,是著名的江南水乡。由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古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江南的风光在苏州吴江被烟波、杨柳、小舟等演绎成了绝美的水乡风景画卷。这在北宋的陈尧佐以地名而写的《吴江》诗句中可以一睹其风采:

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杨柳黄。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这是一首描写吴江景色的七言绝句,是诗人任两浙转运副使时所作。据《升庵诗话》卷七云:这首诗当时就颇为著名,“和者计百余人”。

诗人赞美吴江之美,体现了对江南鱼米之乡的欣慕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感情。“平波渺渺烟苍苍”,是说江面上微风轻拂,平波微漾,一直延展到浩渺的远方;远远望去,江面上的烟雾水气,与天相接,形成烟雾缭绕、青碧苍茫的美景。这是写吴江的远景。接着,写吴江的近景: “菰蒲才熟杨柳黄。”菰即茭白,可作食用。蒲即蒲草,可制席,嫩蒲也可食用。菰蒲都是水生植物,往往生长在江边。“菰蒲才熟”时,茎叶在整体上还是翠绿色的,而岸上的落叶乔木“杨柳”,经过秋天节候的薰染,已经呈现出一片黄色了。黄绿相映,自是艳丽诱人。这样短短两句诗,就把秋日吴江富有多种色彩变幻之美刻画出来了;同时,吴江上白烟高浮,吴江的色彩分明,又使人有秋高气爽的适意感。诗人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自然要“扁舟系岸不忍去”了。这里也说明前二句的美景,起初是从江面上的“扁舟”之中欣赏的,因此,即使诗人已经离船上岸,也仍然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于杨柳岸、扁舟前,凝望神往,不忍离去。这是对美景直接抒发留连的深情,显现出诗人依恋伫立的形象。“秋风斜日鲈鱼乡”,既是进一步写眼前的美景,又是更为深入、巧妙地表现出对吴江水乡的依恋之情。鲈鱼是一种肉白如雪的“东南之佳味”,尤其是吴江的鲈鱼味最美。结句的景象也很美:“秋风”吹皱的吴江,受低角度的“斜日”照耀,波光闪烁,犹如锦鳞竞跃。这自然使人联想到秋天是鲈肥出水之时,此地正是“鲈鱼乡”了。在结句里,明示了诗人泛舟、登岸的时间是秋日的黄昏。一般的文人墨客于秋风起处、红日西沉之时,往往伤感思家,而诗人却留连“不忍去”,兴致勃勃地赞美。“鲈鱼乡”,这就进一步表现了他热爱吴江的感情。结句不露痕迹地化用了张翰思乡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识鉴》载:西晋时吴中(苏州)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用此典,更深刻地表现出吴江一带是物产丰美、令人适意的鱼米之乡。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此结句可谓情景兼有,“妙合无垠”,因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宋仁宗时,林肇子松陵立鲈乡亭,就是因此诗而命亭名的。

全诗抓住吴江美好景物特点,运用赋的手法,逐一铺描,体物入情,情景交融,构成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图画,引人神驰遐想。后人于其地立鲈香亭,和者计百余人,皆不及也。

赞美吴江的诗句还有司马光写的《松江》,诗句极尽秋风瑟瑟、苦旅无涯之伤感: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余里。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魏晋时,张翰的《思吴江歌》把对吴江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秋风起,树叶飞,正是吴江鲈鱼鲜又肥的时节。离家三千里,客居他乡,想回未能回,思念家乡的愁和恨,怎么也压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叹!这首诗足见吴江之美好。

李白也曾写过赞美吴江的《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诗中提到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还传着鹦鹉的美名。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就连辛弃疾也在其写的《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对吴江念念不忘: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大家文人对苏州都给予了高度赞誉,但最让人印象深刻是张继的《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了这首羁旅诗。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不仅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吴江境内拥有同里古镇、震泽古镇、垂虹桥等国家著名的旅游景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同里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2011年吴江市排名全国百强县第二位。

吴江不仅山川秀美,还人杰地灵,拥有140多位著名历史人物,其中较为杰出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爱国诗人柳亚子,社会学家费孝通等。国学大师南怀瑾晚年定居吴江,太湖大学堂已成为国学文化的重要传承及传播地。

同里古镇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古镇风景优美,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舟,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

莺湖是杭嘉一带的名湖,它与嘉兴南湖、杭州西湖齐名。曾引来不少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如白居易、李白、杨万里、陆龟蒙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小红吹箫工唱歌”,就是在这一带留下的名句。《水浒传》《醒世恒言》等名著都有此湖的记述。小九华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湖畔,四周环水,只有一座伟岸挺拔的安德桥相连。红墙碧波、晨鼓暮钟、橹声梵音不绝于耳,不失为一块佛教宝地。寺内有一棵树高丈余,茎如碗口,枝叶茂盛的桂花树,每逢八月,信众和游客来到小九华寺院,就会闻到满院的桂花香。

静思园位于苏州吴江区近郊,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汉族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始建于1993年,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景点。静思园中最不可错过的便是石头,这些由5亿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灵璧石”,是中国最为著名和难得的奇石,石质坚硬润泽,颜色有紫、黑、灰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自然造化,鬼斧神工。静思园的镇园之宝——庆云峰是被奇石收藏界人士叹为观止的奇石,高9.1米,重136吨,通体1600余孔,孔孔皆通。若峰底举燧,百窍生烟;顶端注水,千泉泄玉,据考证为灵璧宋花石纲老坑遗物。

在苏州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盛泽镇,可以让你看到一粒蚕茧进厂到丝绸服装出厂的全过程。游览中,您可以了解到实际生产的各个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丝与丝绸的专业知识、科普知识,还可亲自体验种桑、养蚕、采摘等互动项目。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巧的是,金秋十月,在“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稻城”的香格里拉镇,参加“格桑绰约紫藤开 山海携手向未来 浙报集团与甘孜州签署合作协议”时,结识了来自杭州的媒体朋友们,据介绍带队的浙报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姜军之前就为良渚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还曾参加援助西藏工作。

当日早晨,在亚丁雪山旁边的香格里拉镇,早餐之际听着俄初河的秋水欢波,看着俄初山上渐满渐暖的高原阳光,随笔以记:

声喧色澈亚丁源,

流激身跃天地间。

已值寒露后三天,

不见大海不停欢。

那天下午,无论是从丰饶秀丽的钱塘江畔来的嘉宾们,还是我们甘孜州本地的同志们,都汇聚在圣洁美丽的亚丁雪山下,两地4000多公里的距离河4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并未阻挡住大家之间的情谊。宾朋欢聚一堂,共叙援助情谊,展望美好未来。大家均感受到了千山一脉、万水同源的真情实意。座谈会上,大家回顾了一年以来,浙江省各地和浙江工作队,真情帮扶携手甘孜儿女共同浇灌出一朵朵团结幸福之花的历程。同时,浙报集团与甘孜州委宣传部还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共同签署《浙报集团—甘孜州委宣传部紫藤花·格桑花合作备忘录》,浙报集团将在甘孜州实施一系列宣传计划、一系列公益活动、一系列公益广告、一系列综合服务、一系列图书项目“五个一”援助项目。同时,浙报集团还将为甘孜州提供“天目美好教室”、“红旗书屋”等公益项目,浙报集团将与浙江省帮扶甘孜州工作队合作共建浙报集团融媒共享联盟。有感于双方合作美好前景,席间自己也随笔助兴以记:

人间天堂杭州名,

大美高原甘孜景。

香格里拉携手行,

天目康巴并肩进。

(随笔以敬并预祝“紫藤花·格桑花”合作前景广阔浙报集团、天目传媒和我们甘孜日报、康巴传媒合作愉快)

夜间,一边翻阅着书,一边想象着苏杭的美好,也想起之前几个月在康定结识的《杭州日报》总编辑万光政一行的媒体同仁,以及浙江省驻甘孜工作队队长罗林锋副秘书长他们对我们单位的关心厚爱,还有殷切邀请……不知不觉已是午夜时分。

隔窗涛伴夜,翻书句诱人。

不肯罢阅歇,午夜已深沉。

(壬寅九月十七凌晨五十分于俄初河畔)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据此可见苏州气候之湿润,也可见苏州人的文化底蕴所在。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无疑是吴地文化的主体。吴地绘画历史源远流长。从五六千年良渚文化的玉、物上刻画和描绘的装饰图案开始,到明代以吴门命名的“吴门画派”,无不散发着艺术的光辉。

江南水乡最苏杭,

良渚文化吴门画。

夜泊枫桥今闻声,

山海情深更无他。


  • 上一篇:越走越荒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