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遥思端午情

甘孜日报    2023年06月20日

◎康定市回民小学六年级三班 曹格炜

幽幽粽情,又逢端午。一行青艾,一缕粽香,寄于流年,藏于岁月。粽子,是端午节最温暖的记忆,在尘世烟火中维系着血浓于水的情感。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赛龙舟、诵诗词,能让我们体会传统的民族风俗,品味厚重的历史文化。

每逢端午,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伟大诗人——屈原。一个仰天唱《九歌》,俯首吟《离骚》,茕茕孑立,上下求索的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情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是他的精神。追逐一颗远古的恒星,用糯米香味的汉字,塑造了一尊不朽的雕像,成为世人瞩目的辉煌。

虽然屈原已离我们而去,然而,他的精神却绵延千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他的追求真理、宁死不屈是我们珍视的道德准则和人格尊严,他那爱国的赤诚之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不朽的经典。这些珍贵的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浩荡文明。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些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让这种气节、情操、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又到棕香清幽的日子,艾香、枣香,那是端午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记得去年,端午清晨,天边泛着鱼肚白,露珠悬在叶尖。我与母亲早早赶回了外婆家,扑面而来的清透香气氤氲在小院中,那是艾叶的味道,混着晨露,清新澄净。外婆听见声响,连手中的粽叶都忘了放下,踩着一地晨露的湿润,迈着细碎的步伐,笑脸盈盈地赶来迎接我们。

坐在树影笼罩下的石桌旁,歇歇脚的功夫,外婆几个进出,石桌上就摆满了碗盆,那里面装着身着红衣,玛瑙一般的大枣;饱满而色泽鲜艳的果子;手掌一般宽的浓绿的粽叶……

但我却未看到饱满透亮的糯米,于是我低声询问外婆,外婆用粗糙的手摩挲着我那柔软的头发,让我跟她一起去厨房。我看到了那泡了一夜的糯米,粒粒分明、洁白如玉,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

外婆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外婆手里,哎,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虽然外婆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但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今天我心血来潮,欲亲手包出今年的端午粽。粽叶泡在水中,流散出一股不易觉察的轻淡气息:红枣的蜜香若有若无,淡淡的隐于悠悠艾香里,散在院子中的草木花香中。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捧起一片粽叶,卷曲为筒。舀一勺糯米填入叶间,取几颗饱满的果子藏入糯米,再放入一颗大红枣,让它被温润的糯米拥于中心。百般尝试过后,一个其貌不扬圆鼓鼓的粽子在我指间诞生,左瞧右观,总觉得这个“作品”一言难尽。外婆却笑着举在手心,笑着道:“我家孙儿包得好着哩!”说着,她取出了精心准备的红色丝线,细致地缠绕在那个与众不同的粽子上。

沸水冒着泡,热气升腾,一个个小粽在锅中上下翻滚,粽香四溢。蜜枣的浓香和着艾叶淡香与草木花香,这是我熟悉的端午的味道。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荡漾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外婆说,孙儿不急,越煮越香。外婆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外婆把火烧得细长,我和母亲在端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外婆已经凉在盘里。

艾叶青青,粽香浓浓。我拨开粽叶,晶莹的糯米挤挨在一起,洁白温润,轻咬一口,果子的香甜流出,充斥着口腔,咬下半颗红枣,浓郁的蜜香涌上心房,这粽子浓烈的香甜久久难散。

待回到繁忙的生活中,荡漾在心房的蜜枣气息与果子清香,才下鼻尖,又上心头。一阵艾香、一口粽香织成家的味道;一股爱意、一段陪伴谱写家的乐章。

时间流逝,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外婆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端午在即,满还期待,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外婆的粽子隔着时光与我相思凝望。

指导老师:杨蓉


  • 上一篇:特别的端午节
  • 下一篇:端午节的自述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