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中桥储蓄所(现老码头火锅对门)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10日

      ◎荆林钢

      中桥储蓄所是康定县支行下属的服务网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康定县支行是唯一的金融单位,是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也归其管理。

      那时经济不发达,百姓收入低,生活困难,储蓄需求相对较低,康定城最早最有名的就是中桥储蓄所了。一个穿逗屋架的二层小楼,楼下就是储蓄所,一进门一个木制高柜把房间分成了柜台外一个不足两米宽的接待区和柜台内的工作区。工作区内除了桌凳外,最醒目的有两样设备:一个是直径一米左右可转动的多层木架();一个是各岗位之间上空牵拉的铁丝,木架上按规定的索引方式整齐的放置着客户的账页。储户一到,工作人员就转动木架找到相应的账页,记录好存()款账务,然后再将账页放回原处,以备下次查找,记好帐后就是清点票面,填写存折。第一位工作人员清点完后用已串在上空铁丝上的铁夹子将钱和相关单据夹住,随着金属间磨擦的一声长响,钱和单据传到下一个工作人员,再经相关核实交于储户,整个存()款过程完成。储蓄所内拨打算盘的‘哔啪’声、木架转动的‘吱嘎’声和传送铁丝上的‘唰嗞’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没有防弹玻璃阻隔,没有保安人员巡视,工作人员和顾客神情自若,一片和谐的图景。虽然设备简陋,但完成每笔业务的时间好像比现在快很多。

      八十年代初,县支行更名为县农业银行,中桥储蓄所成为全州业务量排头的窗口,在全省农行系统也小有名气。‘九五’洪灾时,中桥储蓄所面临洪水的包围,行人无法靠近,所内大量的客户资料随时有被洪水席卷的危险。救灾指挥部安排一辆军用卡车拉上工作人员,从大礼堂广场出发,试图靠近,但在人民桥头被冲翻。随后,武警战士又组织力量,护送银行工作人员强行涉水进入储蓄所,抢救了全部客户资料,保证了国家和储户的资金安全。

    ‘九五’洪灾后,中桥东桥头片区全面拆除改造,中桥储蓄所原址被拓宽的街道占用。在改造方案设计时,把下游建筑二层(后来有名的水井茶坊)全部安排给农业银行,出发点就是想保住‘中桥储蓄所’这块金字招牌。

      话题到这里,就讲讲那时的储蓄吧。七、八十年代,储蓄是唯一的理财方式,其实大家根本没有“理财”的概念,只是觉得把钱放在银行安全而且有利息,虽然每家的收入并不多,但大人们也会把精打细算结余出来少量的钱存入银行。那时我家三兄妹和母亲,每月就靠父亲从关外寄来的六十元钱生活,逢年过节还得给远在山东农村的爷爷、外婆寄上十元、二十元的。就是这样,母亲也会挤出五元、十元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八O年,我去重庆读书,母亲从中桥储蓄所取出二百元给我带上,说是整学期的生活费、来回路费及学费、添置生活用具、文具的全部费用,厚厚的一垛(最大的票面是十元),真是一笔巨款啊。当时,哪家要是有几千上万元的存款,无疑就是巨富了。改革开放初期,在政府的号召下大家的奋斗目标就是成为“万元户”,当时康定民间盛传的“X三万”、“X一万”、“X八千”也就寥寥数人,全城都知道。

      改革开放后,康定也与其它地方一样迅猛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银行服务方式、理财手段也在不断完善、提高,人们与银行的关系日趋紧密多样。康定也先后有了建行、农发行、邮政银行、工行、乐山银行、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促进康定经济更加繁荣。

      顺便聊一段笑话,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计算机全面进入金融领域,各岗位普遍使用电脑,一位康定阿婆曾跟我聊到:银行的娃娃些才安逸哦,一人一个电视机,上班都在看……


  • 上一篇:甘孜州红色文化所凝聚的崇高革命精神
  • 下一篇:一路栀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