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格萨尔》彩绘石刻源流

甘孜日报    2018年09月30日

◎ 益邛

古人们会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以后,对绘画、石刻技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雕刻工艺和表达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史前,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的游牧民族,主要以打猎维生。如果无猎可获就挨饿,因此他们全部人生哲学、全部宗教观念都围绕着野兽转,由此给我们留下一些野兽岩画。这种岩画既是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史前游牧人,同画日、月、星辰一样擅长画动物,主要有羊、马、牛、鹿等,其中一些属于民族群体的图腾。动物画和少量人物画以岩画为主,还有岩洞壁画,用坚硬工具凿刻而成,多为单线或复线钩勒,手法简练,风格古朴,有的岩画至今仍存于世。多年来,青藏高原各地发现的岩画,摩崖石刻等为藏族史前石文化延续的产物。迄今,一些民间石刻艺人,根据施主的要求,在石刻经文的下方凿刻一些风格古朴的狗、蛙、蛇、熊等动物。它表明过去伤害了这些动物生命,刻于石经上以示忏悔。

自佛教传入藏区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较快,同时,也是石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时期。特别是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法思想为石刻艺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了石刻创作主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物,它包括石窟石刻、摩崖石刻。在藏区至今能见到的著名石刻很多,其中有:西藏地区的唐蕃会盟碑、贡布弟穆萨摩崖石刻、定日岩画、谐拉康碑、还有凿于吐蕃时期的著名的西藏药王山摩崖石刻、有上千种佛像、洛扎摩崖石刻等共八十多处石刻,其它藏区也发现摩崖石刻、岩画等。至于石经和石板佛像遍及整个藏区。这些石刻分图像和文字两大部份组成。图像主要是各种佛菩萨像、本尊、护法像、坛城、历史上的高僧大德和重要人物像、各种圣山造像、各种教派祖师、文武百尊金刚以及飞禽走兽、花鸟树木、各种吉祥物图案等。文字部分为碑文、经文等。石刻经文在藏区比比皆是,浩如烟海。其内容小到六字真言及有关心咒,大到《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贤劫经》、《解脱经》等各种经文。较为普遍的是观世音心咒六字真言,俗称“麻尼堆”。凿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长篇经文使用小字,大字主要是“六字真言”等各种心咒。刻大字为阳刻双线,且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先在石板或岩石上划出字母框架比例图,在此基础上钩字,而小字只需划出字母头线与上下间架结构线即可。其石料一般为较软质石板,也可刻于岩石、巨石、卵石、石块上,阳刻的六字真言,根据佛经规定着色。每字色彩各异,其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刻佛像等,石料选材要求较严,一般刻于石板和岩石上。崖刻采用中浮雕或深浮雕技法。石板刻人物造像不是凸出来的,而是其线条刻进石板里。刻佛像必须按照唐嘎画《度量法》来进行。首先在石板上安比例进行白描。如果有现成的白描画,也可复印在石板上,然后顺线进行凿刻,并采用线刻和彩绘相结合的方式。雕刻手法丰富多样,有线刻、减空阳刻、浅浮雕、高浮雕、浅刻、深刻、白描、着彩等,其刀法有立刀、斜刀、转刀、磨刀、细刀、复刀等。石刻画、造型瑞丽、线条优美、刀法圆润、色彩艳丽。其中一些护法金刚,造型夸张、怒气冲天,有咄咄逼人之感。藏族石刻艺术演变过程中,学习运用了印度、泥泊尔、中原的风格,但最终摆脱了外来的影响,实现了具有个性的民族化的的艺术特色。

世界上最长的英雄诗史《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造的一部伟大的民间文学,也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政治、军事、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一部百科全书,是群众普遍喜爱的一种说唱艺术。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又是一种体现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观的表达,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正是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它同样源于藏族传统石刻艺术。丰富的史诗内容为石刻提供无尽的创作题材。




  • 上一篇:高高的东达山垭口
  • 下一篇:抗击康定特大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