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26日
呷绒多吉与学生。
向巴教画唐卡。
◎甘孜日报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近年来,随着我州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持续推进,“藏家村寨新貌靓,百姓生活味道甜”的图景并不难见。青稞飘香的季节,因采访“首届珠姆迎秋节”,记者来到甘孜县,在与盛会举办地相隔不远的斯俄一村,记者就感受了此番图景。不过,斯俄一村留给记者抹不去印记的,却是那户普通的村人。
一个动人的家园梦
记者来到斯俄一村,这个处于斯俄乡中心、距离县城仅2公里的村子,拥有85户、363人。夕阳下,干净的通村公路上,老人们轻摇经筒、缓缓移步;绛红色点缀的藏房,错落有致;几处房顶的烟囱里,青烟飘摇。
刚进村里,记者便收获了此番景象,几分钟后,汽车停在一藏房前,意味着已到达此行目的地呷绒多吉家中。
车鸣消逝,故事开始。走进大门,生有杂草的院坝,被夕阳斜晖“光临”,角落处低矮的水泥房里,几名男童边听讲解,边小心运转手中竹笔。男童们高矮胖瘦各异,却同是呷绒多吉家的唐卡学徒。身穿僧衣的“讲师”,是呷绒多吉大儿子,名叫生龙伍登。
随伍登爬上木质的楼梯,手捧哈达的老人迎面而来。“我是呷绒多吉,很高兴见到你。”老人示意记者继续往里走。穿过两道小门,横纵而放的藏桌进入视线,倚桌而坐,惬意之感袭身而来。“那都是我的宝贝。”指着盖有黄色绸布的堆放物,呷绒多吉神情骄傲且神秘。“阿爸,不要卖关子了,太阳都睡觉了。”小儿子生龙一句话,逗笑了所有人。笑声中,呷绒多吉起身走向堆放物处,慢慢揭下了绸布,一幅幅装裱完整,绚丽精美的唐卡便“现身”,二儿子向巴将它们定义为父亲最得意的作品。
“我都老了,都过去了。”呷绒多吉和蔼说道,记者趁机追问往后打算,他表示将继续招收唐卡学徒,并希望能有女学生加入。在老人看来,如今,藏区的变化天翻地覆,新时代下,女性该主动作为,寻找新的谋生手段,逐渐独立;男性应跳出固化思维模式,支持女同胞迎接新生活。
听着父亲寄语未来,三个儿子若有所思,屋内突然变得安静。“希望阿爸身体健康,希望学员与村子,都有美好的未来。”生龙率先打破了沉默。从他讲述中,记者得知由于长期教画唐卡,反复弯腰下蹲,呷绒多吉患上了骨质增生,考虑到父亲身体,今年,生龙伍登专门向寺庙请假,回家帮忙授课。
见弟弟谈到了自己,生龙伍登紧接着摆谈。他表示,想在寺庙开办有关唐卡绘画、寺庙壁画的培训班,让寺庙在方便自身的同时,担负起传承传统技艺的责任。向巴则希望带出更多优秀的学员,让斯俄一村的唐卡形成产业,从而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
了解了他们心中的“未来蓝图”,记者被深深感动。身旁的“三子一父”,不过是老人、僧人、司机与农民,他们关于未来打算,最关心的不是自我,而是学生的前途、技艺的传承,以及村子的发展。
一份坚守的唐卡缘
2011年,呷绒多吉离开藏文中学的第三个年头,他自筹资金,在家中办起了免唐卡绘画培训班,还无偿为学员提供纸张颜料,以及基本伙食。
问起办班的初衷,呷绒多吉淡然一笑,表示当时身边个别在校学生、社会青年,因学业不佳、好吃懒做等原因,整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这一现象很是让自己揪心。同时,部分年轻人因家境贫穷,被迫延续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为改变这两种现状,决定教年轻人画唐卡,让他们掌握技艺,走上正道、谋求好生活、传承唐卡文化。
时光飞逝,7年后的今天,呷绒多吉父子仍坚持开办免费唐卡班。经他们教授,成才的学员达到200余名。采访中,呷绒多吉和家人告诉记者,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不断让自家的生活变得安稳,有了帮助他人的资本。
不过,呷绒多吉家与唐卡、与甘孜县,都并非拥有“世代缘”。
呷绒多吉的父亲,原是阿坝州松潘县人,在完成前往拉萨的朝拜后,因偶然来到甘孜县,遇上了相守的爱人,便组成家庭居住在该县拖坝乡,后又搬到斯俄乡一村定居。呷绒多吉父亲,参过军,办过农协会、担任过区长,唯独与唐卡无缘,这让他在某些时候颇感遗憾,不过,他在呷绒多吉身上看到了希望。
从小,呷绒多吉就喜欢画画,可在那个劳作不歇,却又食不果腹的年代,上学和画唐卡对他来说,都是天方夜谭。不过他并未放弃画画,常用木棒在地上勾勒,尽管成品不佳。在他17岁那年,父亲好友兼民间画师长辈走进了家门,见他正沉浸于“泥土画”,长辈甚是感动,决定收他为徒。至此,呷绒多吉及其家族,才与唐卡绘画结缘。
除开画师长辈的教授,呷绒多吉还从合作社奠定了画功。当时,他在公社的合作社里开拖拉机,社里开办农机训练班后,需要经常办黑板报,板报涉及绘画较多,呷绒多吉主动揽下该活。板报次数多了,他便掌握了自己的作画方式。
几年后,合作社出了新政策,只要能交够工分,村民可以外出打工,为了继续画画,更为了养家糊口,呷绒多吉去了西藏。在西藏,他一边专心求学,一边画唐卡,做彩绘挣钱。每到年底,他又从西藏赶回甘孜,用钱交够工分,以求分得粮食、猪肉等。再后来,村民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不用再去合作社,呷绒多吉便留在了故乡,因出色的唐卡绘画技艺,1998年,他被当地藏文中学,聘为美术教师,直至2008年。
一个未来的藏家村
出师的学徒挣钱养家、老学员教新学员画唐卡、优秀学徒招收徒弟,如今呷绒多吉家的培训班,正在良好态势中向前发展。然而,培训班的开办并非一帆风顺。
培训班刚开办,身边的质疑声多过了鼓励声,这让呷绒多吉很是心痛。同时,因为学员增多,各类花销大幅度上升,免费培训班一度面临“生死关头”。
为渡难关,向巴从自身“开源”,带着培训班学员从事藏房彩绘,既让他们吃到了东家饭,又让他们有了收入,累积了生活经验。生龙伍登成了精打细算的管家,详细规划着各项开支,他表示,每天至少有15个学生吃饭,在吃饱与吃好之间,先保证前者,不让学员饿着肚子学画。生龙则寻求政府相关部门帮助。“时代不同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多了。”调整了坐姿,呷绒多吉微笑地看着记者。
近两年来,邀请呷绒多吉培训班学员画唐卡、做彩绘的人络绎不绝,其范围早已超出本乡、外乡,扩大到外县、甚至外省。向巴表示,工期经常接不完,为节约时间,再也不用到外省干活。
2017年7月,深圳人刘明因旅游走进斯俄一村。这个格外青睐藏区风光的游客,在欣赏完甘孜县的蓝天、白云与绿草后,被朋友介绍前往呷绒多吉家中欣赏唐卡,看完精美的画作,他一口气买下六幅,还主动留下作画者联系方式,以求日后购买方便。
“画作体现了浓烈的藏文化,让人一看就着迷;而且,普通村庄里竟有如此公益行为,让我很诧异,也很感动,买上六幅画,算是对他们的祝福,也是支持。”当记者连线询问刘明时,言语中,他依然十分感动。
或是朋友推荐,或是突然偶遇,来呷绒多吉家中买唐卡的游客,远不止刘明一人。据生龙介绍,前来买唐卡的游客不断增多,多数回头客还主动帮忙宣传销售,甚至提出在网上售卖唐卡的建议。“只要还能教画唐卡,我就不会停止;何况我教不动了,还有儿子们教。目前情况来看,村子穿上了新衣服,我们的唐卡培训班也有了新发展,这实在令人高兴。”将先前揭开的绸布盖上,呷绒多吉慈爱地看着水泥房中的学徒。
采访也画上了句号,太阳也即将落山。回首凝望,夕阳下的斯俄一村透着温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