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泸定境内茶马古道上的三大发现

甘孜日报    2019年05月17日

◎董祖信

2018年10月的一天,汉源《背夫壮歌》的主要作者李锡东先生打来电话,询问泸定境內茶马古道上的“三大发现”,问得我瞠目结舌。稍思片刻后,我说:“明代万历四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在今泸定县兴隆镇沈村余土司衙署签定的调解边茶贸易纠纷的《万历合约》,可算一大发现;其次,应是朱德万老先生的《背夫日记》,此外再想不起来了。”于是我问老李:“你是听谁说的?是谁提出来的?”他说: “是听原雅安市孙前副市长说的。”当天,我拨通了孙前先生的电话,向他请教。他肯定了我前面的两个回答——《万历合约》和《背夫日记》,然后补充了第三大发现——一百多年前法国人方苏雅所拍摄的一张背夫运茶的老照片。

我想,一张照片,何奇之有?可称第“三大发现”。于是找来这张照片和一大堆资料,照片的拍摄者名奥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苏雅。1899—1904年(任法国驻昆明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期间,他由昆明经楚雄,从元谋沿金沙江而上,进入大、小凉山,穿越泸定桥至康定,再至川藏交界处。沿途拍摄了不少照片,收集在《昆明晚清绝照》一书中。孙光骏先生是个热心人,知道我要了解有关情况,把他珍藏的《昆明晚清绝照》一书借给了我。书的220页一张照片上,一群背茶包子的背夫共12人,在一块巨石下的茶马古道上打拐歇气,前面的9人已经提着丁字拐开始动身赶路,后面的3人还将茶包背子放在丁字拐上歇气。后来,孙前先生送了我一套放大了的照片,看得更清楚。

经过认真观察、反复仔细阅读资料和思考,才发现这张照片的确算得上“泸定境内茶马古道上的‘第三大发现’”。2004年11月4日至8日,孙前率雅安市政府川藏茶马古道联合考察团,在甘孜州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从雅安出发途经荥经、汉源、泸定,抵达康定。考察团徒步穿越了大相岭、飞越岭、雪门坎等地,实地考察了这条隐藏在深山峡谷中的茶马古道。两地的考察人员认为,以雅安背夫文化、康定锅庄文化为代表的茶马古道,是万里川藏茶马古道最有价值的部分。一条古道牵两地,雅安康定是一家。(《雅安日报》记者高富华等报道了这件事)在甘孜州陪同考察人员中,有当时的泸定县政协主席孙光骏,他是茶马古道、背夫文化的爱好者。

2004年11月5日晚,孙前一行刚抵达泸定县城,泸定县政协主席孙光骏就很神秘地对大家说:“明天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好东西。”第二天,他把孙前等人带到了离泸定不远的咱里村溜马槽。在一个荒坡上,他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一群背夫打着拐在一块巨石下的古道边歇气。“这张照片是法国驻昆明总领事方苏雅1903年考察川滇铁路时拍的,被云南人视为滇藏茶马古道的‘形象代言’,频频见诸报端。”(即前面所介绍《昆明晚清绝照》220页照片。)对照实地场景,孙光骏让大家仔细看,眼前灌木丛生、荒草萋萋,在一块巨石下,隐隐约约有一条古道向前延伸,场景与照片略有相似。

这时,孙光骏先生一手拿着照片,另一支手指着山坡上的大石头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在这里拍照的?”经他这一指点,大家恍然大悟,“哦,原来真是这里。”——滇藏茶马古道“泸定照”,让众人皆惊。尽管古道荒芜,荆棘丛生,但山形没有变、巨石没有变、巨石下曲折蜿蜒的古道和方向没有变。写到这里,我离开电脑,打电话咨询了云南省茶马古道知名专家后得知:云南运往西藏的茶是圆形饼状,不像输边雅茶呈方体长条状。

泸定境内茶马古道上有趣的“第三大发现”——溜马槽古道上,运茶到康定的背夫(方苏雅拍摄)。发现人:求真务实的孙光骏先生;提出人:是前雅安市孙前副市长,曾任过泸定县委副书记。把这一问题的原委搞清楚后,我才拨通了李锡东先生的电话,回答了他。


  • 上一篇:夏至,如临“大考”
  • 下一篇:初见非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