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3月19日
原糖厂制糖车间前职工合影。
◎庞川
1978年4月,我们一大批知识青年被招收为理塘糖厂的学徒工。
我们几个高中生,被分配到了动力车间,跟着王师傅学开柴油发电机。动力车间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种,我自己也觉得很满意。王师傅和我们年龄也差不多,大家也合的来,他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们。我们也很刻苦认真,一心想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先开东75(75马力柴油机组),再开84,最后开到160,柴油发电机组越开越大,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开上汽轮机,争取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那个时候,糖厂大门修得很气派,两边站着穿蓝色工人衣服的民兵,背着步枪,十分神气。大型卡车不断地运来各种设备,厂内机器声轰鸣,夜里灯火通明,好一派繁荣景象。糖厂拥有正式职工168人,生产季节还要招用近40人的季节工,一共200余人,分布在流送沟、制糖车间、酒精车间、机修车间、动力车间(柴油发电)、锅炉房等生产岗位,厂内厂外各个环节都十分繁忙。能当上糖厂工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那会儿是厂里的基干民兵,曾神气活现地在糖厂大门口站过岗,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还倍感荣耀。
理塘糖厂是1970年提交立项报告的。依据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理塘县引进甜菜在甲洼人民公社试种,亩产达到200公斤。在当时大干快上精神的感招下,1960年甲洼糖厂建成投产,用本地生产的甜菜熬制出了红糖,并将其做成碗碗儿糖。1961年甜菜种植面积扩至1000亩,产量达到10万公斤。甲洼糖厂当时生产的碗碗糖数量可观,老百姓也很喜欢,一度卖到供不应求。
基于此,当时的县革委会就向省、州有关部门提出在理塘建立糖厂的报告,尝试高原民族地区的工业生产。经四川省计划经济会议研究决定,在理塘兴建一座日产100吨甜菜处理量的糖厂。
1971年5月,国家投资495万元,该项目破土动功,开始修建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同时分批派出人员,到内地糖厂进行培训,学习制糖技术。理塘糖厂抽调濯桑区委书记黄贵金担任厂党委书记,泽巴为副书记,抽调胡振杰、藏癸担任正副厂长,聘请周锡忠为业务厂长。理塘县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业,全县人民都在关注着理塘糖厂的建设。
1978年11月,理塘糖厂开始试产。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运行,试产成功,生产出白糖4.6吨、酒精12吨。当时厂里还向县革委会报喜,并招开了庆功大会。全厂上下欢欣鼓舞,个个兴高彩烈,我们几个青工更是踌躇满志,一心想着为世界高城——理塘的建设奉献出青春。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生产原料不足,加之生产工艺不过关等诸多因素,生产出的白砂糖质量极差,根本不能食用。理塘糖厂1981年宣布下马,成为了一段历史。而理塘糖厂遗留下来的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等,则成为了今天的县政府大院和广播电视局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