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土木建造

甘孜日报    2022年06月03日

◎汤勇 潘敏

雅江县西俄洛乡民居

印象中,雅江老民居保存较多,国道318沿途都能看到各类民居林立。但两年前去采集时才发现,几乎找不到年代久远的民居了。走了很多地方,最后在西俄洛乡才发现有两栋老民居,和主人交流后觉得这两栋民居可能很快也会消失,房主人说,如果有钱,早就修建更新更大的房屋了。所幸我们来得及时,这两栋民居还为我们提供了本地传统民居的实物资料。从这两栋民居可以看出,当地传统民居多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固定。修建时十分讲究,从木材的选用,墙体的砌筑技术到结构、外观的造型及屋内的装修,都尽可能地达到结实、美观、实用。房屋构筑壮观,内饰富丽堂皇。藏房的特点是墙厚实、门小、门坎高,窗户小且少,屋内光线暗,冬暖夏凉。

现今雅江民居更向采光、方便、实用等功能性方向发展,外观却有所忽略,门窗比例任意更改,传统样式退化;室内请画师在壁柜、厨柜上画上十二生肖、八吉祥徽、八瑞图、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或藏传佛画,金碧辉煌,但千篇一律并无太多创意。

道孚县民居

道孚,原名道坞,其意为马驹。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与丹巴县,西同新龙县,南和康定县、雅江县相连,北与炉霍及阿坝州的金川、壤塘县相邻。幅员面积0.71万平方公里,离省会成都585公里。境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东北高,西南略低,平均海拔3245米。

道孚,春秋时期,史称西羌或西南夷;汉武帝时置沈黎郡;以鲜水为关徼,道孚史称牦牛徼外地;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十二世纪中叶,元朝统一康、藏,始有蒙古人迁徙到此地,并于甘孜北部的甘孜、炉霍等地封设蒙古人为治,称“霍尔七部”;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册封境内十土百户;雍正七年(1729年),境内由明正、丹东、麻书、孔萨四土司分治;宣统三年(1911年),建置道坞设治局;民国元年(1912年),建制道坞县,翌年更名道孚县,其名沿用至今。

道孚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走廊,有“藏房艺术之乡”的美誉。在这里集实用性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的藏族传统民居堪称建筑学上的一绝。道孚民居也称“崩科”,是以藏式木架穿斗作为整体骨架,一般为二、三层。以片石或泥土砌墙,按正方形各边7—10尺为空间立柱,四柱之间称一空,一般房屋有16—30空,也有40—50空的。柱与柱之间有穿枋或原木锁拉扯,其余维护结构由横向平置,圆弧朝外的对剖圆木组成,它们层层重叠、四角交叉相搭,房顶高约5至8米。底层和二层的木柱连体,并仿照内地建筑的木穿斗式结构,梁柱接榫,非常牢固稳重,以增强抗震能力。此类建筑外形多为四方形,二楼呈L形、凹形或回形,内层结构是纯木材,间隔为各种用途的房间。屋架门窗外表的裸露部分,则多以油漆或自制的有色土染过,既防腐防蛀,又美观大方。泥土夯筑底层和二层,土墙刷成白色;木质的半圆木墙体为褐红色,窗框和窗扇均作彩绘;室内装饰也都用红色等“火热”的基调。这些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强烈的工艺美的道孚民居昭示着当地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智慧,以及他们令人骄傲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天赋。


  • 上一篇:古碉群,丹巴的史诗
  • 下一篇:蛙 歌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8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