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香巴拉白藏房

甘孜日报    2023年10月27日

◎徐杰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每当香巴拉之歌的悠扬旋律陪伴在耳侧,便自溺在宁静平和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仿佛已经闻到了古老秘境的气息。

如果你到了四川,就一定要去甘孜;如果你到了甘孜,就一定要去乡城,那是梦幻中的“香巴拉”,神灵的故乡;如果你到了乡城,千万别忘记去看看白藏房,怀揣旅居雅宿梦想延居于此的皈院青年们;守护着家族古宅和新居的吴珊;带着一家人在康萨庄园忙里忙外的热情老板阿着木嘎……他们的微笑让你永远不会老——那是普普通通乡城。

人生活的写照,生活、爱情、劳动、休憩与阳光下慢慢爬过的日子。

白红蓝在乡城重生

为什么一生非来“香巴拉”一次不可?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深处横断山系沙鲁里山的峡谷小城,每年吸引着许多人如朝圣般从世界各地涌来,不惜在狭窄的巷陌间摩肩擦踵?就像伊斯兰教徒要到麦加朝圣黑石,乡城白色的魅惑,会让你来一次之后,就中了无药可解的“香巴拉”迷毒。这是一段走在路上会莫名微笑的生活。

为什么这里的房子都是白色的?《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旅游宣传片里小女孩问了奶奶同样的问题。“白色就是吉祥,白色就是祝福。它是白云的颜色、是雪山的颜色、也是哈达的颜色。白藏房里装满了祝福,它也庇佑着所有人。”奶奶用极具深意的答案回答了小女孩。

诚然,在这个仿如神国的地方,乡城人的白藏房与其说是居住的房屋不如说是香巴拉田园理想的血脉传承。宗萨木府,这座历经几代人建造及生活的古老民居,有着超过400年的历史,使之成为乡城现存最古老的白藏房之一,也是最能代表白藏房建筑艺术的民居。它整体属于土木结构,总共四层。一楼用于饲养牲口及储物,二楼有经堂、客厅、厨房和卧室,三楼有卧室和晒台,四楼用于晾晒和储存谷物。每层用木梯相连,且一层比一层陡,到最上面就是“独木梯”。墙体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巴通过夯筑而成,外侧呈内斜状态,内侧垂直。房屋室内木柱密架,门窗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彩绘明朗鲜丽。在这座“白色城堡”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夏末的核桃,秋季的苹果、藏李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如今它已成为游人到乡城的必到打卡地,女主人吴珊不断的搜罗老物件装点其中,力求将它打造成还原乡城民居生活的博物馆,自己则搬进了一条田埂之外融合了纳西族、汉族等民族建筑特点的新居中。

对于没到过乡城的人来说,是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将典型的藏乡田园风光以及城市难得的闲情逸致与文艺格调带给他们,同时电影的主要取景地仲德村成为了他们向往的诗与远方。在仲德村最核心的地方有棵千年菩提树和一座称得上乡城最具设计感的白藏房——皈院。千年菩提树诠释了乡城藏语含义“手中的佛珠”来历,皈院则展现了乡城古老与现代碰撞的成果。皈院由几幢废弃的老民居修缮改造而成,其全称为云觉七境·皈院野奢度假美宿:探索境地之秘。这里以“探索香巴拉净地”为起始,位处中国秘境,让人在大自然领略探索、体验、静心、回归。

湛蓝色的天空,翡翠的、金色的田园,以及散落在田野间的白色藏房,犹如一幅诗一般的美妙画卷。单纯的白和单纯的蓝,都不会将乡城推向浪漫之巅,乡城人将白色点缀在湛蓝的天空下毫无违和,浑然天成宛如仙境。来到这里感受着天堂一般的纯洁宁静,身心仿佛得到净化,也许这正是喜爱乡城的原因。白藏房让白红蓝三色在乡城重生,组成一句白红蓝的秒语在去过的人心中勾起回忆,在未去的人心里种下向往。

没有杂念的白色世界

勿庸置疑,对绝大多数旅行者来说,乡城田园白藏房是对视觉的恩赐,线条简单、白红分明的建筑过滤掉多余的杂质,只留下如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作为陪衬。白色、红色和蓝色的缥缈山谷是自然巨匠和乡城先祖千百年来创作的调色板,而每一次日出日落更是言语难以形容的瑰丽与壮观。这也难怪人们四散在山谷中,继续捕捉电影中的图画,传递着蓝白色的梦境。然而,乡城给予人们的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正厌倦了信息时代不断刷新的容量与速度,以及被效率工具、电子邮件和各种推送信息占据的生活,乡城会温柔地抚慰你疲惫的身心,教你放慢脚步,在千年菩提树下回望自己留在喧嚣城市里的生活,让山风和阳光穿透灵魂,放下得失,留下生活最本原的快乐。热烈的阳光,清澈的雪山融水,碧蓝如洗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即使不能消除一切烦恼,至少会帮你梳理纷乱的心绪,沉淀躁动的念头。

乡城白藏房给了外来人没有杂念的白色世界,而白藏房对乡城人也十分重要,每年他们都要用山上的阿戈土搅拌成纯白色土浆,装在酥油茶壶里,从上向下浇灌自家的房屋。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房子牢固、防水侵蚀,保持纯白颜色,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每浇灌一次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祈福家族世代幸福延绵。年复一年的浇灌已成为乡城人自己的节日——白色冠礼节,以节庆的形式让“白色祝福”世世代代护佑他们的家园。

热烈活在阳光下

自然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乡城人的生活即是优秀的佐证。穿行在县城乃至仲德村和巴麦村的小巷里,你会发现形形色色好玩儿的小店,以及来自周边各地好玩儿的店主。不同于大部分游客云集的目的地,这些小店的商品鲜有重复,无论是陶瓷、皮革、银器、服饰还是唐卡、绘画,都散发着鲜明的个性,而店主通常即是创造这些商品的艺术家。起初,你很难注意到他们。他们或者端详的坐在店内一隅看书诵经,或者倚靠在门口安静的晒着太阳,完全无意卖力兜售。直到你在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中间终于爆发选择恐惧症,需要听听他人意见时,他们才悠悠然踱步过来给你讲讲这支手镯纹路背后的小故事,或者瞄一眼你手里那两件难以取舍的手工“疯装”,微笑着指指右手的那一件。然后,你就不可能不被这些人身上那份气定神闲的友善所吸引,索性放下东西,天南海北地攀谈起来。也有的艺术家将生意完全交与别人打理,自己则专心创作或者游走于世界各地。作为“香巴拉”的过客,我们自然对前一种生活方式赞赏有加。试想,你带走的不仅是一件心仪小物, 更是一个记忆的标签,多年后仍会帮你记起山风拂面、美物环绕的一段愉快谈话。言谈间,你会明白,这些心里装着美丽神话和阳光的人,是在用不同材质和不同方式表达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你也会理解,为何他们会早上迟迟开门,中午理直气壮地闭门午休或诵经,而当晚你在露台上仰望星空时,他们就在不远处向你高歌示意。热爱生活的人,会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回自己的工作,而后者亦即生活本身。想到这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委实是个悖论。

工作即生活在乡城民宿从业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康萨庄园男主人阿着木嘎大叔早年经商四处奔走,虽长了见识也学到不少技术和经营理念,但也只能保证自家过得不错,没法带动村民致富。十多年前,随着大香格里拉环线知名度提升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叔回到乡城工作。从最开始在国道旁卖自家水果起步,随后在借宿游客的建议下经营民宿,到目前大叔的酒店拥有25间标准客房、3间青旅式客房、3间套房,总面积1000多平米,而且酒店的整体和每一个房间装饰格局都由大叔亲自操刀设计,康萨庄园初具成型。一直以来淳朴和善的阿着木嘎大叔一家把每一位来家里的客人当做朋友款待,做拿手的藏餐,为他们唱山歌跳锅庄,用藏家人的热情为客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现在,庄园还保持着客房无挂牌价住客随意付款的结付方式。在大叔带动下周边村民也办起了民宿,而更多的人将自家房屋闲置的楼层入股到乡城县引进的旅游公司,由公司进行设计打造和经营管理,盘活闲置的房屋资源,增加经济收入。民宿的兴起和繁荣让乡城人热烈活在白藏房里,活在高原温暖的阳光下。

即使是冬日,乡城谷中的太阳,晚上也要7点半左右才落幕。大约傍晚六点多,所有的人都往太阳落山处望去,像是全程的夸父追日,必须追到天涯海角才罢休。这是乡城每天都要进行的仪式。人们或立或坐,虔诚地等待着奇观上演。落日的余晖如极光一般漂浮在地平线上,绚烂而不耀眼,让人不由得驻足,凝视,将自己也融入那片光。看过了乡城的宁静与喧闹,倾听过乡民的心声,这样的瞬间是乡城给游人印象最深的启示:纵然韶光易逝,自然的恩赐已经足够我们为当下感恩。

茫然谁失地平线?魂绕神牵月亮蓝。一片痴心无处觅,天堂梦幻在川滇。只有当我们带着一颗敬畏自然,平和美好的心灵来到乡城时,才会相信:人间真有香巴拉!


  • 上一篇:草色青
  • 下一篇:秋收文化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9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