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网 2018年01月25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想玲摄影雷远东
作为军迷心目中的超级“网红”,翼龙系列无人机的每一次亮相都引发了市场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去年2月,翼龙Ⅱ无人机实现首飞,而后亮相了在德阳举办的2017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这让川内军迷,在家门口一饱了眼福。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翼龙II收获了中国军贸无人机的最大订单——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翼龙系列无人机已成为中国高端技术的新名片。
1月24日,翼龙无人机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季晓光现场透露,未来五年翼龙I和翼龙II将实现产值超百亿元。记者了解到,今年翼龙ID将实现科研试飞,这款介于翼龙I和翼龙II之间的无人机,性价比将更高。随着正在研制当中的新型和改装版无人机不断面世,翼龙无人机的大家族更加壮大。
翼龙·探访
智能化总装 一架翼龙两个月搞定
一架无飞机从研发设计到总装试验,步骤繁杂,每一个程序都不能掉以轻心。24日,记者来到航空工业成都所“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装集成基地,探秘一架“四川造”翼龙无人机出生背后的故事。
高度智能化 从总装到试飞最快两个月
偌大的厂房停满了一架架总装完毕的无人机,它们都已是“名花有主”,将被运往世界各地。
现场摆放的电脑里,可随时查询到飞机的每个设计环节。“我们的无人机总装集成的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翼龙无人机现场总指挥李永光介绍,没有了传统的手绘图纸,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数模化。
李永光表示,一架翼龙Ⅱ无人机是由百余家供应商所提供的130多个成品部件组装而成,至于零部件则更多,光铆钉安装就超2万颗,“这是一项非常繁琐但又要求细致的工作。”他表示,在基地工作的近100位工程师,大多毕业于成都的航空和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他们每人都有专门负责的特定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具体而言,一架翼龙Ⅱ的组装环节需要经过10个标准段位,包括“机体零部件制造”“零部件整合”“固定点施工”“电网敷设”“导管安装”“动力安装”“成品安装”“各系统测试”“大系统联试”和最终的“试飞”。
由于智能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目前在基地,一架翼龙Ⅱ的诞生从总装到最终完成试飞,最快只需要两个多月。
操作精细化 6个人操控一架无人机
无人机系统是由地面控制系统和无人机两部分组成。
在厂房外,一个普通集装箱那么大的封闭空间,就是翼龙无人机的地面控制室,也是吴晨阳的工作间。1993年出生的吴晨阳是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地面实验站的实验员。他告诉记者,控制室内摆放着6把椅子及相应的操作台,每一个对应一个相应的岗位,分别是飞行监控席与任务监控席。中间还有两个同样的席位与上述两个席位互为备份——不管有没有第二架飞机,都要有两个人随时补位。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接管控制权,保证飞机平稳飞行。此外,还包括链路操作员,负责搭建地面站和飞机之间的地空对话通道。任务协调席则负责情报的处理和数据分析。
一架无人机,理论上要有6个人进行操作。无人机飞行员一般由具备有人机飞行经验的人员来负责。“他即便坐在房舱里,也知道飞机在空中是什么状态。”吴晨阳告诉记者,在飞机没有交付之前,他们的工作更像是一个多面手,可适应多个岗位。吴晨阳说,他曾在飞行长航时,在舱里面呆过18个小时。
由于要参与一个试飞工作,这个春节吴晨阳又要在国外度过了。但吴晨阳说,参与试飞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看着飞机顺利升空的那一刻,自豪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