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31日
色拉乡村旅游综合体内展示的稻城文创产品引来众多参会者围观。
近年来,我州按照”优先发展全域旅游业,有序发展生态能源业和优势矿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和中藏药业“的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全力补齐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六大重点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网记者 刘小兵 文/图
一栋栋屋顶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的白藏房整齐排列,一条条安装着精美太阳路灯的联户路四通八达,一棵棵新栽的蜜桃树迎风微摆;在拥有小型水池的桃园,几十名群众正忙着给桃树苗浇水,他们忙得满头大汗却一个个喜笑颜开……
这是记者日前跟随“甘孜州2018年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参会人员在乡城县洞松乡热斗村看到的场景。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该村正积极打造集“赏花、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水果采摘园,核桃、蜜桃、葡萄、车厘子都是该村已经或即将栽种的果树。预计到2022年,采摘园总体销售收入将达108万元。“一想到这些果树会在今后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效益,大家就充满了干劲!”在桃园忙碌的村民无所章追向记者感叹道。
业兴则民富,产业是广大群众脱贫奔康的根本依托,产业发展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我州各地按照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围绕州委工作格局,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为甘孜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跟随“甘孜州2018年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参会人员实地调研期间,见证了一幅幅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甘孜剪影。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
“热斗村群众的生活变化,更多地起步于基础设施的大改善!”采访中,乡城县洞松乡党委书记朱秀军说。
乡城县属干热河谷地区,普遍存在“水在谷中流、人在半山住”的状况,水资源缺乏不仅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限制着当地的产业转型发展,热斗村便是因缺水而导致贫穷的典型。
该村群众原来都生活在高山地带,土地贫瘠、水源匮乏、交通阻隔、通信不畅让当地村民世代过着贫困的生活,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扼杀了当地人谋求新出路的想法。
2012年,乡城县委政府将洞松乡热斗村整村和该乡卡心、固松、克斗三村的共计29户、260多人整体下迁千余米,建起了占地380多亩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随后又投入数百万专项资金,为其开垦耕地,修好同村硬化路,建起太阳能提水灌溉工程,牵好了电力和通信线路。
基础设施改善后,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迅速解放、致富欲望高涨,主动思谋如何长远发展的问题。当地村民在与县委、政府充分协商后,决定打造集“赏花、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水果采摘园。也正是该计划的落地让热斗群众的物质生活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热斗村的变迁起步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因基础设施改善促进产业飞速发展的故事也在稻城县色拉乡上演。
色拉藏语意为“光明之地”,该乡距县城8公里,临近稻城县城连接亚丁景区的主干道,境内的色拉草原地势宽展、溪流相间、人畜和睦,是风光绝美的“摄影天堂”。过去由于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该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十分薄弱。去年该县采取“项目资金撬动市场资本、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群众参与共享利益”的方式,在该乡启动打造了色拉乡村旅游综合体。该综合体由色拉花海、色拉子午二期星原花海天文体验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组成。其中色拉花海项目包括农牧体验区、花海观光区、旅游接待区、骑马体验区、环花海骑游区、F1方程式赛车体验、直升机观光体验、热气球观光体验区等要素;色拉子午二期星原花海天文体验基地计划在4年之后建成,项目建成后在对空间天气的源头太阳开展实时监测、对太阳风暴进行预报预警的同时,还可衍生出低空旅游、生态观光、商务包机、空中摄影、景点观光、空中表演等旅游观光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则成为当地乃至稻城全县生产、展销特色农民产品和文创产品的阵地。依托该综合体,色拉乡计划种植本地优质黑青稞一千亩、雪上一枝嵩(一种高原中药)和红皮土豆各一百亩,试点种植蒲公英和高寒雪菊、优质萝卜各十亩,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并打造特色旅游民居示范户10户。据统计,该乡9个行政村的346户人家去年已在该综合体建设项目中,获得务工劳务收入420万元、草场入股收入15.3万元;据估算,该中心投用后每年将实现门票收入500万元,雪上一枝蒿预计可让当地群众增收80万元。
近年来,我州以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产业富民等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改善交通、水源、电力、通讯、配套服务等条件为重点,以实施项目为抓手,大力提升和改善基础条件,让我州产业转型驶入发展快车道。
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培育产业发展“领头羊”
“小、散、乱”是我州市场主体发育的基本格局,缺乏具有凝聚力的行业标竿,没有具备辐射力的产业园区是我州各县(市)在产业发展上的制约瓶颈。可喜的是如今这一瓶颈正在逐渐被打破。
因为品牌创建难、实现加工难、市场拓展难、人才引进难,乡城的市场主体发育始终量少质弱。但记者此行在乡城县青德镇却看到了一个规模宏达、运行有序、作用明显的工业园区——康南乡城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园区。
正在该园区内进行生产经营的有乡城县藏青兰药业有限公司、甘孜州亚丁红酒庄有限责任公司和甘孜州亚丁阳光农业特色产品经贸有限公司3家企业。
乡城县藏青兰药业有限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中藏药饮片研发生产。据该公司总经理介绍,该公司于2016年入驻该园区,其中期发展规划是在我州建设十万亩中藏药材种植基地。该公司与当地群众之间以“定产、定收”的模式进行合作,当地群众以土地向公入股并在公司的指导下负责种植药材,公司负责回收药材并向当地群众支付务工费和入股分红;同时,公司还在当地收购农家肥作为药材肥料。目前该公司已在青麦乡建立了2000亩药材种植基地。
甘孜州亚丁红酒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农特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开发为一体的企业。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了几种由当地产出的葡萄酿造的红酒。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于2016年进驻入驻该园区,县拥有一条年产200吨葡萄酒的生产线,在建的二期工程投用后,公司总生产能力将达年产红酒800吨。目前该公司已从青德镇木郎宫、热宫两村群众手中流转土地建成了280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并与洞松乡克斗村签订223亩葡萄保护价定向收购协议。热宫村群众多则告诉记者,过去两年他家通过甘孜州亚丁红酒庄有限责任公司流传土地增收了13000多元,今年预计可增收8000元左右。
甘孜州亚丁阳光农业特色产品经贸有限公司以生产藏梨果茶为主业。记者在该公司的产品展示区看到,乡城当地盛产但缺乏销路的藏鸡蛋、藏梨、苹果、核桃、青稞、元根等农特产都被加工包装成了精美的商品,价格也比以往翻了好几番。乡城县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不仅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农产销路问题、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
据县委书记曹建奎介绍,康南乡城县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发展园区招纳企业的政策是“基础设施政府建、设备技术企业投,5年免租金、3年免物管”。“招商条件如此优越,主要是我们引资的思路是只要产业能发展、哪怕政府多贴点,我们建设园区就是希望把有前景的企业集中起来抱团发展,培育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全县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曹建奎说。
据悉,近两年乡城县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养殖企业4家、旅游文化企业3家、光伏企业5家。在外来企业的带动下该县本土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该县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该园区下一步将围绕“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电商”的发展体系,进一步建强基地、精深加工、拓宽市场、做优品牌,积极探索构建农特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力争在两年内发展成为“亿元级产业园区”,并完善好“企业在两头+农户在中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从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从内需主导向外向经济转变,从分散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从产业低端产业高端转变,从点状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是我州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园区刚好能实现集群联动、优势互补、品牌共创,所以产业园区是推动我州产业向着目标方向发展的有效载体。正是基于这一科学逻辑,我州德格县马尼干戈镇牧旅商联动产业园区正在开工建设,甘孜县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已经完成主题工程。产业园区建设也将进一步培育和发挥我州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作用,加快我州产业规模化、融合化发展。
促进电商发展 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变为商品,商品只有被消费才能变为收入。我州商业发展滞后、地理位置偏远、内需能力薄弱,州内的农特产品、文化产品虽然品质上乘,但很难到达消费者手中,信息不畅导致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难题,犹如“紧箍咒”长期制约着我州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州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基于“产业发展小、散、乱,市场拓展窄、慢、浅”的发展形状和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客观形势,我州把电商作为高原特产走向市场的通道,并率先提出了“全域统筹、整体推进”电商发展思路。目前我州正加快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州”,而乡城县正是我州发展电子商务的先行者和受益者。
乡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坐落于县城中央,是近年来该县强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载体,已于2017年申报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项目。
走进中心大门,记者看到一面墙上贴着中国防伪、中国电信四川电视台,顺丰速运、淘宝网、京东、成都商报等40多个企业、机构的名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40多个平台都是该中心的合作伙伴,这些涉及商城、物流、通信、传媒、防伪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为该中心提供了一套集质量认证、推广销售、物流派送、数据反馈与一体的综合服务。依托这套服务,该中心可以在农户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条商品交易和信息沟通的快速通道。
在该中心的精品展示区,记者看到当地盛产的酒、肉、粮、油、水、果、蔬、茶、菌、药等各类农牧产品都被加工成了各种商业产品,唐卡、首饰、菩提珠、布偶等各种文创产品也包装得十分精美。大多数农特产品的包装盒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微信扫码能够详细地追溯到对应产品的原产地、功能介绍、流通过程等基本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信息溯源系统能对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全过程实现痕迹管理,既能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又能保障产品的品质。在该区域一台电脑面前,一名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实时接单、货物物流、销售总额、买家反馈等多种信息。记者注意到,当天上午该中心已经实现了几千元的营业额。
该中心的二楼分为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区、大数据展示中心、微云仓、运营中心、企业孵化区等区域。在这里,有人在指导当地群众学开网店,有人在摘录和分析各种数据,有人正在和买家沟通。一名通过该中心出售藏鸡蛋的老板告诉记者,她家的藏鸡蛋一枚可卖到30元钱。
据该专心工作人员介绍,乡城县的电商发展布局是“县建中心+乡(镇)建站+村建点”。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12个、村级服务点40个。其中,12家电子商务服务站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主要向群众提供帮买帮卖、快递代收代发、农村网商培训、电商扶贫等便民服务。下一步,乡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实现“数据统一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和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共性需求,大力发展技术资讯、运营营销、物流配套、金融支付、政策法律、人才培训、创业孵化和数据分析等电子商务服务业,为全县“互联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我州产品走向市场提供了路径,也为我州农牧民和群众了解市场信息提供了窗口,因此电商在我州可谓是遍地开花。同样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理塘县,在去年建成了一个集O2O体验、大学生创业、商务接洽、农产品展销、电商指导、人才培训、物流中转、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双创孵化中心,该县100余款农特产品由此上架淘宝、京东、恩珠商城,产品交易额达1233万元。同时,该县还通过电商品平台销售了40余万斤土豆,实现了虫草、松茸网上销售额5500万元。
不久前在康定市举办的2018首届“圣洁甘孜”电商购物节更是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和主题论坛等方式,大力宣传了甘孜特产,发展了甘孜电商。可以说电商正在解除我州产品走进市场难的“紧箍咒”。
基础提升作用彰显、园区建设效果明显、电商发展势头凸显这三大现象,也体现出我州市场主体迅速增长、产业融合不断。在甘孜高原上,产业之花正次第开放,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