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红城绿谷 康养泸定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29日

泸定城夜景。

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

县城夜景光彩夺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泸定县城一角。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泸定县委宣传部 见习记者 汪青拉姆 本网记者 陈杨 文/图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中,泸定桥是四川和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交通咽喉,是民族和睦、国家统一的安定桥,更以长征胜利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壮举和英雄业绩而名扬中外,以“十三根铁链托起一个共和国”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在改革开放的40年进程中,泸定县各族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2017年率先在全州脱贫“摘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1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6元。进入新时代,全县人民进一步抢抓机遇、砥砺奋进,争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高质量发展、全省和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县,加快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小康新泸定。

一座城 红色名城 华丽转身

川藏南线作为国道318线的一部分,当之无愧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然而“天路”却难行,二郎山的阻隔,极大地限制了地处国道318线上的泸定县与外界的交往交融。

2017年12月31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雅康高速雅安至泸定段正式试通车,成都2.5小时就可以到泸定。

缩短与外界的空间距离,泸定对外开放的脚步正在“加速”。开放的泸定县正全力驶入发展快车道。

回到40年前,位于西南边陲的泸定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1980年,全县国民收入总值仅为1457万元。

40年后,泸定县再度成为焦点。2017年率先在全州脱贫“摘帽”,为全州脱贫奔康积累了“泸定经验”;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8.46亿元。

泸定的城市建设也在改革开放的40年时间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40年前县城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到如今城市规划面积已达到6.8平方公里,是过去的近7倍。

“点一支烟就可以在整个县城走一个来回”,泸定退休干部孙光俊谈到过去的泸定县城时这样“调侃”道,“虽然泸定县城气候宜人,但由于交通不便,整个县城发展得都不是很好。城里还有居民养猪、养鸡,城区环境也较差。”

“但真正让泸定县城得到巨大发展和变化,应得益于1999年二郎山隧道通车。相对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吸引了众多外地开发商到泸定开发房地产”,孙光俊回忆起泸定城往事如数家珍。

在接下来的时间,过去房屋破旧的安乐坝、沙坝也随之开发,奠定了现在泸定县旧城的轮廓。如今的泸定县城高楼林立、城市繁华。一走进县城,以当年飞夺泸定桥的人物、勇士、战斗地命名的瑞金路、成武路、元帅街、将军街、化林巷等街道和巷子的名称,展现出了泸定红色名城的浓浓气息,那种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红色基因也融入到泸定人的血脉之中、生活之中。

在长征大道,两旁是林立的高楼,中间是宽30余米、长270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沿着石阶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高7.5米、长16.6米红花岗石大雕塑,上面刻有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头像和夺桥的战斗情景,为长征大道的红色神韵增添了浓浓的氛围。

正对泸定铁索桥头是4000余平方米的泸定桥广场。每当华灯初放,泸定城中的居民和游客纷纷进入广场,或廊中休闲,或棋牌娱乐,更多的人则在广场上跳起藏、汉、彝等各民族歌舞。

孙光俊向记者介绍,去年以来,泸定县创新建立“片长+街长”城镇管理新机制,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局,强力整治违法违规建(构)筑物,拆除违建3004处、20万余平方米,一些多年未得到解决的城镇乱象得到整治。并启动老城4条城市主干道风貌改造提升项目,完成夜景亮化一期工程。

同时,泸定新城第一批次10个PPP项目启动招商;新城滨河主干道全线贯通,沙坝至田坝滨河路加快建设;新城自来水厂完成前期;四川民族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红城绿谷、康养泸定”正在全力加速。

变化已经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今天,连普普通通的百姓,也感受到了这个新阶段的轮廓与未来。从吃穿住行到读书学习,泸定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生活节奏和质量越来越好,幸福感也越来越浓。

让时间变成一条轴线,泸定40年改革开放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就会一目了然。

让我们把视线继续向前,红色宜居、美丽小康新泸定的建设脚步将沉淀为奋力前行的底气,熔铸为爬沟过坎的动力,让这片土地知行合一,奋勇前进。

一个人 时代印记 激情岁月

泸定,一座具有红色激情却又不失浪漫的城市。

早上八点,泸定广场周边的居民陆续走向广场公交站台,有的送孩子上学、有的去上班、有的赶早市卖菜或买菜、也有早起观光的游客……公交车停、车驶,短短几分钟时间,将泸定多样的生活都汇聚在一节车厢内。

泸定县退休工作人员邓明前是土生土长的泸定人,他说,自2013年第一辆公交车出现在泸定街头时,泸定县人们的生活就静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今,泸定县已经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用一辆辆公交车连接起城市和乡村,拉近城乡间的距离,缩短城乡发展的差距。他看着一趟接一趟的公交车、一拨又一拨的乘客,感叹道:“如果时间退回到几十年前,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泸定县现在的这些变化啊!”

今年77岁的邓明前是泸定县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回顾泸定县的发展之路,他慷慨激昂地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泸定县各族群众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前,由于泸定县农村沿用集体耕作的生产模式,群众劳动积极性低,粮食产量低,满足不了群众的吃粮需求。70年代末,全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泸定县在冷碛镇进行试点。以邓明前为代表的工作人员顶着重重压力和阻力,开始在冷碛镇推行土地包产到户工作。“我当时是冷碛镇三队包干到户的负责人,土地包干到户工作一开展,农村的干劲儿就出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群众不分昼夜地劳作换来了当年冷碛镇的大丰收,解决了人们的粮食问题,完全改变了此前群众劳动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低、吃不饱的境况,也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他回忆说。

一辆公交车停在泸定广场,一群来自外地的游客随即下车,向广场上晨练的大爷打听去往泸定桥和海螺沟的路线。看到此景,邓明前回想起泸定县刚开始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光,“在泸定发展前进的滚滚车轮印记中,海螺沟景区的发掘是一个里程碑。”

1984年,当时还在县委宣传部工作的邓明前,一次偶然的机遇,在报纸上看到了人多地少的四川九寨沟和湖南张家界,通过旅游开发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泸定不仅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还有绝美的自然风光”,于是他大胆提出开发海螺沟的倡议。在多次实地调查形成报告后,在国家、省、州、县各级的支持下,泸定县成立海螺沟开发领导小组,与磨西镇的群众组成海螺沟开发团队,考察、修路……海螺沟景区开发的前期工作于1985年正式开始了。经过开发团队两年时间的鏖战准备,1987年10月15日,海螺沟冰川公园开营典礼仪式在海螺沟1号营地举行,这意味着它正式开始运营。邓明前回忆起当天的场景:“当时参加开营典礼的领导说‘海螺沟冰川公园的运营开启了中国冰川旅游的先河,将会对甘孜州和泸定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现在海螺沟成为我州唯一的5A景区,给泸定县和甘孜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时间印证了当初开发海螺沟景区是值得的。”

“我不仅是泸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更是受益者。我和家人的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源于我们生活在了这样一个好时代。”他说。

  一段记忆 民生情怀 百姓福祉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场冬雨过后,泸定铁索桥上的13根铁链凛若冰霜,杵立在细雨寒风中。这座历经三百余年风霜的铁索桥,与城南大桥、康巴大桥、大渡河兴康特大桥等横在大渡河上的桥一起,连接着大渡河两岸村落乡镇,拉近了泸定城内和乡镇的距离,亦打通了康藏高原与四川内地沟通的通道。

“泸定铁索桥是泸定县境内第一座架在大渡河上的桥,解放前,这是县内唯一一座横跨大渡河的桥。”今年已经78岁的杨仕强细细地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那时,除了泸桥镇居民可以通过泸定桥渡大渡河外,其他11个乡镇全靠竹绳溜索和木舟来渡河。“人们的生活发展都必须要和外部进行交流,但当时交通条件差、渡河风险大,在大渡河翻船,葬身鱼腹的事故年年皆有。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生活和发展。”回顾这段往事,杨仕强叹了一口气。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大渡河上的现代化桥梁越来越多,现在泸定县境内就有18座桥,每距离4公里就有一座大渡河桥。“老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是中国共产党给予的最大恩情,也为泸定县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他兴奋地说。

泸定城内整洁有序、乡镇村村入户路直达,沧桑巨变、一改当初。杨仕强说,现在,泸定县摘了“乱搭乱建”、“贫穷”和“没有高速公路”三顶帽子,这必须要在泸定县的功劳簿上大大地划上一笔,也理应为一直竭力为泸定人民谋福祉的广大工作人员点个赞。

“为人民谋福祉是我们从老前辈手中接过的接力棒,不敢有丝毫懈怠。”泸定县委农办主任万俊蓉是一名长期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工作人员。交通困难,一难变万难。万俊蓉说,长期以来,泸定县高半山区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其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当地通电难、通水难、通邮难、看病难、读书难、婚配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难题长期存在。

“泸定县的海子环环村就是一个深受交通建设滞后困扰的贫困村。”她说道,“我是泸定人,以前总会看到这条通往海子环环村的羊肠小道上,整夜都会亮着星星点点的灯光来来往往,后来才知道是当地村民为了让自家的萝卜赶上早市卖个好价钱,打着电筒,一趟一趟地将自家的萝卜背下山来卖。卖萝卜都要整夜折腾,卖猪更是苦不堪言。”万俊蓉感慨万分。海子环环村种植萝卜、养生猪,产业发展良好,但是由于交通条件滞后导致产品无法转化为商品。从海子环环村到县城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运进运出的物资全靠人背马驮。这严重地挫伤了民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也给当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桎梏。

交通不便捷,百姓致富无门。泸定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63%的行政村、90%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半山的县情实际、民生状况,自2012年起,泸定县率先打响“高半山脱贫攻坚战”,为2017年泸定县实现全州率先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海子环环村已经大变样了,双车道6米宽硬化路连着入户路,修进了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往日两小时的路程,如今缩短为10分钟的车程,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下一步,海子环环村作为大渡河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先行村之一,将着力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泸定山乡的“蜕茧蝶变”,生动展示了精准扶贫的“泸定实践”,书写出了精准脱贫的“泸定答案”,诠释着“不忘初心”的铮铮誓言。



  • 上一篇:竹巴龙金沙江大桥预计30日抢通
  • 下一篇:喜迎州庆 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