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12月28日
鸟瞰鹏城。格桑泽仁 摄
巴塘县城旧貌。
移民新村桃蹊甲英一角。
学生们正在上实验课。
◎谢臣仁 兰珍/文 巴塘宣传部/图
前言
巴塘,扼川滇云藏之咽喉,通东西南北之方向。金沙拍岸润翠绿,青藏叠峰作屏障。七千八百平方公里,处处芳菲;四万五千勤劳人民,个个豪放。说历史悠久,茶马古道蹄音犹响;看城市变化,弦子大道风尘翕张。观胜景,巴塘八景心旷神驰;赏文化,教育新区书声琅琅。九层之台起垒土,学子莘莘求图强;百尺竿头更进步,高楼摘星惊穹苍。精准扶贫,桃蹊甲英寻桃源;产业勃兴,大棚勾连起营帐。“鹏城万里”变现实,康南重地成画廊。“高原江南”盛誉远,“弦子故乡”美名扬。
一座城
大鹏展翅风蓬举
茶马古街流淌悠远,弦子大道却在奔涌时尚;中山广场弦子起舞,步行街现代舞炫彩;特色藏房酥油灯闪烁,高楼大厦华灯辉映星辰……
在巴塘,有种奇特的感受,既能寻找到历史的足迹,又会触摸到现代的脉搏。
巴塘,为甘孜“南大门”,这是一座富有传奇的城市,因地形类似展翅的大鹏故称为“鹏城”,因气候温暖被誉为“高原江南”,因富有特色的巴塘弦子被称为“中国弦子之乡”,因在十八军进藏中功勋卓越被称为红色藏乡。
曾经璀璨,今又流芳。漫步在巴塘,只见沟渠蜿蜒,流水潺潺,游鱼翔集,商铺顾客盈门,街道行人如织。如至夜晚,华灯初上,更是一派花天锦地之相。
“现在的巴塘变了,变化太大了,40年沧海桑田,简直无法言说。”巴塘县原副县长格旺不由自主地感叹道。89岁的格旺是土生土长的巴塘人。他说,改革开放40年,巴塘早已今非昔比。从崎岖不平的泥巴路到宽敞平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昏黄如豆的低压电路灯到现在美观明亮的大鹏莲花灯;从低矮陈旧的老式藏房到形式奇特的高楼大厦……作为“过来人”,格旺的一番对比直观生动。
巴塘县城的改变,格旺体会最深是在交通出行上。“1978年前,我们开展工作,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路上。那时路不好车更少,巴塘到康定需要3天车程。”
格旺介绍,国道318线有157公里在巴塘境内,以前去康定要爬雪山、过草地,路途远、路况差,坐车3天,走路骑马得1个月。现在,318线经过两次扩建,随着波戈溪隧道、纳拉山隧道、黄草坪1号隧道、黄草坪2号隧道相继贯通,不仅缩短了路程,而且安全性大大提升,开车8个小时就到康定。
目前,县域内的G318作为州域体系交通中的重要横向交通,巴白路、竹茨路以及国道215共同作为州域体系交通中的纵向交通,未来随着大交通的改善,巴塘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为明显。
巴塘交通变化让格旺惊叹,而对于原住建局局长阿扎来说,县城的发展速度则让他始料未及。阿扎以三个“想不到”为例说明。
第一个想不到,县城街区快速拓展。1978年前巴塘只有一条老街,就是现在的茶马古道街。1988年后,相继修建了金弦子大道、安康大道。“当初我们规划金弦子大道道宽20米,很多人说没必要建那么宽,完全是在浪费土地。到现在,人多车多,20米宽的大道完全不够用,经常发生拥堵。”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到2015年,巴塘县城街道整体布局呈“两横三纵”,即有两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三条东西走向的大街道,还有数十条小巷子。
第二个想不到,县城功能急速提升。“2000年的时候,巴塘为城市设计地下管道,计划管道至少可以使用20年,但现在这些管道就已经无法适应县城3万人生产生活需求,已经面临改造了。”今年以来,巴塘县投资近1.1亿元在全州率先实施县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模式(PPP)项目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五线下地),县城主街道和支干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完成,城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据悉,该项目为四川藏区第一个进入省级PPP示范库的项目,工程内容包括雨水、污水、电力、通信、燃气管线下地,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黑化),以及路灯亮化、绿化提升、智能交通设施等。
第三个想不到,商业经济飞速发展。“我清晰的记得,1977年,全县只有一个可以住宿的地方叫团结旅馆。到90年代,县城里的商铺仍不多,做生意开旅馆的也都少。2000年后,随着住宅区改造,县城开始大量预留底楼商铺位置,当时大家非议多,说建商铺是浪费钱,根本卖不出去。反观现在,商铺根本供不应求。随着旅游业发展,宾馆如雨后春笋,并且生意火爆,商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阿扎很骄傲地告诉我们:“你们知道的,巴塘城是大鹏形状,大鹏是要展翅高飞的。”
鹏城万里,鹏程万里,巴塘正振翅,巴塘欲高飞。
一个人
移民移进桃花源
12月17日中午,阳光暖洋洋地照耀在巴塘县扶贫移民新村桃蹊甲英村。
63岁的朗翁在自己门前砌一条1米宽的水泥路,这是朗翁易地搬迁到新家的第17天,屋里屋外基本收拾停当。
俗话说:手中有房,心里不慌。老百姓历来把房子当成安身立命之所,现在朗翁不仅不慌,藏不住的幸福直接从他脸上溢出来。
朗翁1954年出生,巴塘县甲英乡甲英村人,大半辈子都与贫穷为伍、与苦难相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住进一栋面积100平方米的崭新的2层藏式小洋楼。
“我今年已经63岁了,穷了几十年根本不敢想房子的事。现在住在这样的新家,我死也瞑目了。”朗翁望着自家的小洋楼,感慨万千。
新村、新房,漂亮的墙绘,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明亮的桃花路灯,这是像郎翁一样的村民一直梦想的幸福居所。而这梦想只需要他们“支付”1万元就实现了。
衣食住行,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变化,巴塘老百姓最大的感触在于“住”。“以前大家都穷,穿的少、吃的差、住的‘屁’。”朗翁说,“后来随着发展速度加快,巴塘各乡镇在不断的改变,大家的生活都在提高。但唯独甲英乡发展速度跟不上,家家户户生活困难。”
甲英乡党委书记陈幺妹介绍,老的甲英乡是巴塘最为偏远贫瘠的地方,属全县极度落后、极端贫困的乡,距离县城120余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土地贫瘠,缺水严重,粮食单产极低。再加上交通不便,文教卫生事业极其落后,生产、生活所需基础设施基本空白,所需物资全靠畜力、人力在峭拨的羊肠驿道上运输,所以大山深处的村民一度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截止96年底,全乡人均占有粮食210斤,人平纯收入313元。
朗翁回忆,以前的村子房屋全破旧不堪,墙壁的裂缝大得能看到外面风景。经常刮风下雨屋内外“同步进行”。甲英村多年来还一直未通电,土地里“刨”不出两个钱,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群众的疾苦一直是党委政府心中的牵挂,巴塘曾经多次计划将当地居民异地搬迁,无奈的是,巨大的物力财力投入不得不让计划搁浅。“甲英乡村民穷得响叮当,我们出力得行,出钱一点儿办法都没。”郎翁说道,曾经一搬迁计划是让村民出资部分房屋建造成本,每户约10万,即使搬迁的心再切,村民也都打了退堂鼓。
易地搬迁,甲英乡村民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事。在2018年,机会终于来了。
2018年5月初,巴塘县委、县政府借助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成都市双流区援建平台,正式动工兴建甲英整体易地搬迁项目。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克服了项目资金少、搬迁选址难、建设风险大、项目工期紧等困难,仅用半年时间,于11月底全面完成房建、总平等工作,并于12月1日组织所有村民入住,甲英乡波戈溪村、甲英村、普达村87户392人喜迁新居。整个“桃蹊甲英”新村建设总投入6000万元以上,而易地扶贫搬迁户每户只出资了1万元。
搬来新家不久的村民们刚刚脱离了“刀耕火种”,面对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全自动的生活用具,有的还不太适应。“我听说为了便于大家更快地融入这里的生活,村里过几天会开生活指导课,教大家如何用电器,如何与新邻里相处,如何养成好习惯。”郎翁兴奋的说道,他的语气里全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新家不仅是房子,还是一种身心的归属感。据了解,按照甲英乡异地搬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总体目标,让百姓不仅能搬过来,还能在这里住下去,更能融入本地。接下来,当地党委政府将通过发展特色桃树种植业、乡村旅游业,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创业等,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蹊甲英的变化正脉脉诉说着精准脱贫给贫困群众带来的福祉。朗翁指着门前的空地告诉笔者,明年这里将会种满桃树。“桃树种上后,我们桃蹊甲英就真的成了‘桃花源’!”
一段记忆
弦歌赓续有新知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在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视教育,巴塘历史悠久。甘孜州教育最早起源巴塘。巴塘县人民小学1904年建校,距今已有114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成为甘孜藏区教育的里程碑。
曾经的巴塘人民小学如今落户巴塘教育园区,成为新时代藏区教育的又一标杆。
“我从人民小学毕业,现在又是人民小学的教师,可以说我是见证了巴塘40年来的教育大变化。”12月18日,在巴塘教育园区,巴塘人民路小学办公室主任杨建雄深有感慨地说。
1974年出生的杨建雄曾就读于人民小学,2009年回到人民路小学任教。
“我是1981年上的小学,那时改革开放没多久,当时人民小学占地15亩,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有一个近50平米的操场,这是全校师生唯一的活动场所,早间操、体育课、运动会都在此举行。”作为巴塘县最好的小学,人民小学当时全校有400余人,师资力量也堪称雄厚,冬天冷了,学生还有条件在教室里烧火取暖。如今的人民小学面积大了五六倍,有85名教师,学生1225人。
不只是教育园区一枝独秀,县内的其它学校也是不变化巨大。“我1994年从康定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巴塘县波戈溪乡中心校。当时的学校由卫生院旧病房改造,全校只有二、四、六年级,14个学生,3个老师。”杨建雄回忆,当时他们最头疼的而是“生源”。每次开学,老师们都要去家访动员家长让孩子上学,但是,上课人数越来越少,要是遇到虫草季,全校学生都上山去挖虫草,只好“放假”。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条件改善,大家对读书的认识也在变。据杨建雄介绍,1997年,全县普及初等教育,波戈溪乡中心校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平房教室,老师增加到7人,每人可分配到一间宿舍。2005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波戈溪乡中心校搬了新校址。教学楼是2层高的框架结构楼房,有12间学生宿舍,教师宿舍也由原来的单间变为套房。全校学生人数增加到150人,中途辍学或者不上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现在,波戈溪乡中心校早已大变样,不仅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而且还有多功能教室,图书资料也十分丰富。
波戈溪乡中心校的变化,与近年来巴塘打造“藏区教育高地”的目标政策相关。回顾巴塘过往40年教育发展史,巴塘县教育局副局长林晓蓉简单概括:“1978年前,巴塘教育普及度不高,主要集中在县城,乡村学校很少,办学条件差。改革开放后,乡中心校开始普及。上世纪90年代,村小已经很普遍了,几乎巴塘每村都有学校,但大多数的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师资短缺,生源不足。2000年后,巴塘县村小取消,县乡集中办学。如今,巴塘走‘规模、优质、集中’办学路,切实做到教育惠民。农牧民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都知道‘最好的虫草在课堂’,都送孩子来读书了。”
据林晓蓉介绍,如今巴塘县已形成“一个重点、两个中心、涵盖全部乡村”的学校格局。以教育园区为“一个重点”。巴塘2012年规划教育园区,2013年修建,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园区投入近7亿元,占地200亩,规划了2所各能容纳2000学生的小学和1所能容纳3000学生的中学,涵盖了巴塘70%的学生。规划预计超前了30年,也就是说,30年后学生人数才会完全饱和。目前,园区内有3所学校,分别为巴塘中学、人民小学、金弦子小学。
“两个中心”则是以措拉镇、中咱镇为代表的片区重点学校建设。截止2017年,巴塘县全面完成18所乡镇中心校和县二完小的风貌改造及校园文化建设。乡村教育与县城教育同步前行,推进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涵盖全部乡村”则是以乡村为突破重点,紧紧围绕“上好学、不失学、有技能”的教育专项扶贫工作目标,努力满足边远乡村学生就近有学上、上好学。现在巴塘村村有幼儿园,保证全县4至6周幼儿能就近入学。
弦歌赓续,薪火相传。巴塘教育革故鼎新,今天已经欣欣向荣,必将赢得未来的繁荣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