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02日
2017年炉霍县城全景。 杨孝康 摄
八十年代末的炉霍全景。 杨孝康 摄
高原现代生态产业园劳作的当地村民。 王明阳 摄
炉霍县村集体经济产品示范区。 王明阳 摄
卡萨湖畔幸福路。杨孝康 摄
◎县委中心报道组 本网记者 游飞 马建华
前言
“鲜水河是阿爸长久的期盼,卡萨湖是阿妈永远的柔情,这里祝福吉祥,这里荡漾慈祥;宗塔草原是阿哥牧马的草场,虾拉沱是阿姐收割的地方,这里生长爱情,这里孕育美丽”,一曲《炉霍恋歌》,唱出炉霍的祥瑞与神奇,也唱出了炉霍人对故乡的铭记与眷念。国道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的炉霍,是甘孜州的北路重镇,也是川藏路北线进入西藏以及青海省、甘肃省的交通要冲。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大自然赐予了炉霍梦幻般的美景和深邃的文化。其崩科建筑在康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被誉为“崩科之都”;炉霍人还将博大的佛教文化融汇在一幅幅精美的唐卡艺术品中,炉霍因而还被誉为“唐卡之乡”。
一座城
触摸文化传承
午后灿烂的阳光洒在炉霍这片神奇的平坦土地上,只见崩科式的藏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县城各地,独特的红白外墙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蔚为壮观。12月27日,68岁的扎巴彭措午饭后又来到城北新区的霍尔文化广场,这是他每天的习惯,午饭后在这里晒晒太阳,默默地找个地方坐下来,静静地感受广场所承载着炉霍那灿烂的千年文化。
2008年建成的霍尔文化广场占地25000平方米,依南高北低地势分成三台,每台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以石刻、雕塑等形式,反映了炉霍古老的霍尔文化和石棺文化。广场上,塑造霍尔人手持吉祥海螺,乘骑虎豹神兽跃过“霍尔拉鄂”山崖飞奔向前的巨型圆雕——岩石之王,早已成为炉霍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和扎巴彭措一样,许多市民也喜欢在霍尔文化广场默默地沉坐,把自己的时光融入炉霍独有的历史中,以此来淬炼时间,铸造更多属于霍尔的历史。
从霍尔大道拾级而上,即是广场4柱2穿牌坊式大门,简洁古朴,门上镶嵌“霍尔广场”藏文金色大字。门内左右为两座高低不同的仿古碉楼。碉楼取材于炉霍泥巴沟、阿拉沟现存古碉样式,片石浆砌而成,通体施以装饰色彩,壮观而华美。
碉楼两边通过走廊,即是对称的两栋变形性转角二层式仿民居平顶建筑,极富现代民居雍容华贵的风格——炉霍民族博物馆。
总面积1950平方米的炉霍民族博物馆,是甘孜州第一个县级博物馆,不论其软件建设方面还是文物的数量、种类及珍稀程度,在整个青藏高原都在“屈指可数”之列。
炉霍民族博物馆的对面,是郎卡杰唐卡传习基地,18岁的益呷和一大帮学徒正在专心地学习素描基础。这个唐卡传习基地,不仅是众多精美唐卡的展示地,更是唐卡文化的传承学习之所。
“刚改革开放时,炉霍县城只有围绕秋日河的几条老街,还不如现在一些乡镇大,就连医院、学校等基本配套都不完善,更不用说有什么文化广场和博物馆了。”回忆起县城的发展,炉霍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李桌勇介绍说,四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炉霍县深入挖掘提炼本土历史、宗教、建筑和文化等元素,以“宜居宜游宜业”为主线,按照高原山水旅游服务城市这一定位,打造“康北要冲·崩科之都”的城市名片。
上世纪70年代,炉霍县遭遇七级以上大地震,因为抗震需要,以“崩科”结构为主体的民居逐渐成为当地的建筑特色。在藏语里,“崩”是“木头架起来”的意思,“科”是“房子”,“崩科”就是“木头架起来的房子”。传统“崩科”民居建筑的营造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半圆木两头直接搭交,使四方墙体连成整体,在木墙体上挖洞作门窗;另一种是将房屋四角的圆木斗成灯笼架,然后在角柱上挖槽,再将半圆木两端插入柱槽内,层层横叠成墙。震后炉霍人对传统的“崩科”建筑在结构上、布局上都进行了改进。造型整齐划一,外部红白色彩对比强烈。不仅在抗震性上有所提高,还更为美观实用。
进入21世纪,炉霍县按照“景城景镇景村一体”和“去瓷砖去水泥去人工化,加水加绿加文化”要求,深入挖掘崩科民居建筑符号,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风格,开展了特色风貌专项整治。在县城,开展建筑立面风貌整治和功能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崩科”建筑风貌。同步重点开展了虾拉沱幸福美丽新村、宴尔龙旅游新村建设,突出“崩科”风貌特色,成为“崩科之都”的重要支撑节点。
除了霍尔文化广场、民族博物馆和崩科民居外,近年来,炉霍县在文化氛围打造上,还相继建成霍尔游人接待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及影剧院并免费开放,成为广大市民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的主场地。
“深入挖掘霍尔文化,打造特色建筑风貌,推进‘城旅’结合、景城一体。”对于炉霍县城下一步的规划,李桌勇展望说,“让炉霍更加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一个
人定格历史进步
“上世纪70年代,县城里的青瓦房数都能数清;80年代,‘崩科’房多了起来;90年代,沿河西街出现大片四五层的砖混高楼;再看现在的县城,蓝天白云下,黄顶红墙的‘崩科’房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水泥大道纵横交错,与城边青山下的鲜水河,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高原山水画。”12月27日,翻开相册里的一张张老照片,回顾起县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时代变迁,炉霍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杨孝康颇有感概,“康北明珠越来越多姿多彩了!”
1982年刚参加工作时,杨孝康在一个乡村当教师,每天与可爱的小朋友打交道。在一次“六一”儿童节偶然接触了照相机,过后便迷恋上了摄影。当时在自己工资不高的情况下,省吃俭用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购买了一台120海鸥相机,从拍摄到冲洗照片,自己一步一步请教学习,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技术。从此,学校里上课玩耍的学生、地里劳作的村民、村头背水的姑娘、乡村新建的房屋成了自己拍摄的对象。慢慢的,看见自己积累的图片资料,里面逐渐反映着老百姓生活的不断改善,杨孝康逐渐意识到了它的价值。
从此,无论工作怎样变迁,杨孝康对摄影爱好却一直保持着高昂的热情,相机换了一部又一部。30多年来,从摄影界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用自己的相机,从记录自然风光到拍摄城乡变迁,1984年开始到现在,为炉霍留下了数千张珍贵的影像资料。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藏区的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每当我们谈到这些变化的时候,文字表述并不稀缺,而影像资料却显得弥足珍贵。”杨孝康说,“以前的人们更多是用文字记录家乡变化,我用图片的形式来记录历史的进步,更为直观。”
翻开《吉祥彩虹?美丽炉霍》这张获得第二届甘孜州文学艺术奖摄影类作品奖的照片,杨孝康仍很激动。那是一个雨天的午后,他和几个摄友正在炉霍县城南面的山坡上拍摄俄色花。雨过天晴,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横空出现,那时,炉霍新城在彩虹的映衬下,更加如梦似幻。杨孝康立即以彩虹做背景,拍下了这张炉霍县城全景。照片里,鲜水河依山缓缓流淌,在山水环抱之中的美丽炉霍县城和彩虹的结合更加美轮美奂。
2008年,杨孝康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功举办《青藏高原炉霍风情摄影作品展》,对宣传炉霍取得了良好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坚定了杨孝康创作的“初心”,他先后参与策划、编制了纪念炉霍大地震40周年纪念画册《寻亲?感恩?奋进》;炉霍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画册《红军光辉照炉霍?长征精神传世代》;炉霍县牧民定居新生活画册《跨越千年的梦想》等。组织炉霍摄影协会在成都市成功举办了3次反映炉霍风土人情、山水风光的摄影展。
“通过走出去介绍炉霍的作品,提升了炉霍县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杨孝康充满自信,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在上海,透过高原绚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让都市人了解到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对于推动甘孜高原全域旅游也大有裨益。
“40年砥砺奋进,40年艰苦奋斗,40年高歌猛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城乡提升、藏区新居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炉霍这颗康北明珠更加耀眼。”杨孝康说,“这都得感谢中国共产党,党的恩情比海深、比山高。”
一段记忆
书写生态答卷
12月23日,适逢周末,阳光灿烂,在距离炉霍县城10余公里的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天空倒映在清澈见底的鲜水河面上,泛出大片大片的宝石蓝,蓝得令人沉迷、蓝得令人心醉。河底,大群的鱼儿悠闲地畅游着;河岸,不时有几只水鸭从沙棘林中扑腾着飞向河面,荡起阵阵涟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逐渐进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翻开炉霍县志,在“木头财政”还在主导着炉霍县、甘孜州发展的年代,为了支援国家建设,炉霍县作为林木大县,一次次因大量伐木损耗着自己的生态元气。绿色创新发展,绝不能重复浪费资源和伤害环境的“透支之路”。近年来,炉霍县以建设“生态炉霍、幸福炉霍、和谐炉霍”为引领,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位置,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全面构建空间规划、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制度三大体系,推动林业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炉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炉霍的美丽“蝶变”。
从2016年就开始打造的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正是炉霍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蝶变”之一。
美景现,游客来。湿地公园专门打造的步游栈道上,许多市民趁这暖阳,来此散散步。不远处的温泉山庄,停满了各式汽车,来此泡温泉、参加草坪聚会的游人也是络绎不绝。
“这两年生意越来越好,过年和节假日每天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就算是冬季平日里传统的淡季,每天收入至少也有五六百元。”服务员朗拉姆忙碌着招呼客人,家在附近的她在此打工,每个月工资可以稳定拿到2300元。
炉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野保股股长张家根列举了一组数据:“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以来,每年增加游客3000多人。”
2016年,炉霍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从打造高原藏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到继续扩大盛煌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从打造国家级黄牛示范养殖区到发展中藏药人工种植区,从生态畜牧业到休闲农业,列举的每一项支撑该县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都和当地的生态战略紧密相连。
2017年,炉霍县坚定不移实施绿色发展,方向愈发明确。在深入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州”行动中,投入3900万元,实施鲜水河国家级湿地公园、3000亩湿地植被恢复和沙化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500亩、城乡庭院及节点绿化40亩、花海建设2000亩。
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实现了“河变湖”,而“山植树,路种花”,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更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2018年,炉霍县在仁达乡、斯木镇、新都镇实施“杏花村项目”,栽植杏树2000亩14.8万株。村民扎西卓玛参与栽种,就收获劳务工资超过4000元。
“杏树长大成林后,村民们不仅可以获得劳务收入,预计参与项目的农户还将户均获得分红增收3200元,人均增收690元。”张家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