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6日
一人一策深化驻村帮扶
◎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刘廷飞
四川省白玉县辽西乡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4000多米,自然条件恶劣。白玉县纪委监委作为辽西乡联系帮扶单位,把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推动转思想,助力拔穷根,帮助全乡84户43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达科村村民罗沙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
日前,记者走进罗沙的家,客厅宽敞明亮,厨房干净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还有电脑接上了互联网。屋外一小片空地已经开辟为摩托车修理店,不时有群众上门维修保养。
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罗沙还是那个在酒精中昏睡、在牌桌上迷醉的“等靠要”贫困户,不宽裕的家里因为母亲患病更是雪上加霜,吃饱穿暖、上学看病是他们一家不可企及的奢望。
像诸多深度贫困地区一样,辽西乡缺乏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增长的产业,长期贫困在客观上也造成一些人主动脱贫意识不足,助长“等靠要”等思想。
改变人的思想不是易事。2015年初,白玉县纪委选派机关干部丁真到达科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距离县城还不到200公里,却感觉发展程度相差了几十年。”第一次到村里走访的丁真坦言。
转变村民认识、增强内生动力是帮扶工作的当务之急。驻村帮扶后,丁真没少往罗沙家里跑。他平时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党中央的决策政策,一条条掰开讲;脱贫先进典型事迹,一个个揉碎说。慢慢地,罗沙从最初满足自己的生活现状,一味“等靠要”,到逐渐明白身上的责任,开始主动追求幸福生活。
“康巴汉子都是草原上的鹰,哪能甘当贫困户?”可曾经整日无所事事的罗沙一无所长,在如何脱贫这个问题上又犯了难。在了解有关情况后,丁真和驻村干部同罗沙反复沟通,建议他学习技术门槛不太高、本金投入不多的摩托车维修,又帮助他联系乡里进行免费技术培训。
刚到乡里学习,困难又接踵而至。语言不通增加了学习难度,罗沙便多看多记,自己再慢慢练习。母亲病情加重再次住院,只能让妻子自己照料。这时候家人和朋友也劝他,学习这些根本没用,还不如回家好好放牛。了解到情况后,丁真不仅及时协调解决罗沙家遇到的困难,还劝说罗沙: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只有学习一技之长,才能改变生活……坚定决心的罗沙咬牙闯关,最终带着维修技术回到了家。
如今,罗沙的店铺生意红火,附近村子的群众都慕名而来,带来可观的收入。村里的年轻人也向他拜师学艺,他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勤劳致富的结果,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
做好帮扶工作要下“绣花功夫”。白玉县纪委监委成立帮扶专班,按季度制定帮扶计划,委机关18名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54户,认上了“穷亲戚”。走访调研入户比例达100%,收集群众意见300余条,督促乡党委政府落实整改有关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达科村66户居民居住分散,生活环境艰苦,通路通水通电成本高,集中解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比较困难。2018年,白玉县纪委监委通过大量走访调研,下决心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模式,解决群众住房安全等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协调住建、扶贫、林草等部门,整合项目资金,投资90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工程,让村民在乡政府所在地定居下来,彻底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罗沙一家从5公里外的深山沟里搬到现在的新房子,大病救助政策让母亲的住院医疗报销比例达到90%,教育扶贫政策让孩子享受了“三免一补”政策。除了打理摩托车维修店,他还被聘为村里的三电维护员,每年多了6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脱贫致富路越走越顺。
像罗沙这样的例子在辽西乡还有不少。据了解,目前辽西全乡贫困人口年均收入6000元以上,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
“贫困的帽子摘了,帮扶责任不能摘。现有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帮扶工作还停留在兜底水平,脱贫之后仍要慎终如始,不断提升成色。”白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四郎益西表示,为降低返贫风险,保证后续发展,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制定符合辽西乡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帮助发展牦牛肉、奶制品、藏药等加工产业,大力实施就业扶贫,有效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