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6日
白玉县欧曲河加固堤防守护城市安全。
◎本网记者 刘小兵 见习记者 周燕 文/图
“以前一到雨季,这里河水就变得浑浊还带着不少泥土,河岸经常被冲坏;经过水土治理后,现在这里变成了景观湖,河岸上也种了不少花草成了休闲长廊。很多游客来了都说这里很美,忙着拍照发抖音。”夏季的高原气候宜人,每天傍晚,从小在稻城长大的多吉都会到县城边傍河畔的步游道散步。每每眺望眼前的美景时,他心里都不由得一番感慨:“县里实施的河变湖工程效果太好了,保持了水土也营造了美景。”
多吉散步的傍河段是稻城县河湖连通水生态及植被恢复工程的杰作,也是我州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州地处长江 、黄河源头地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我州以创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为统领,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水利行业强监管优服务”的总基调,坚持集中治理、常态防护、科学开发,结合“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奋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集中治理,治愈旧伤展新颜
七月的高原气候适宜、景色迷人。在雅砻江畔的甘孜县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蓝天白云静卧在湖面上,水绕山、山傍水,成群的水鸟欢乐嬉戏,悠闲的群众纵情游览。站在公园主体景观之一的珠牡圣湖边上眺望,湿地公园与甘孜县格萨尔文化城暨百村产业基地融为一体,,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几年前,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却是让当地人痛心的“疮痍之地”。据甘孜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经是一片沙石料厂,因过度开采,河道伤痕累累,一到雨季就会发大水,水土流失严重,水退后不仅大量垃圾沉积还存在安全隐患。2017年以来,甘孜县在这片区域实施了雅砻湿地一期、二期和珠牧圣湖建设,让原本脏乱差的砂石料场变成了山美水美的休闲旅游公园。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的蜕变正是我州大力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一个案例,而在我州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
我州水源充足,众多河流流经植被稀少、土壤疏松、落差巨大的地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我州18个县(市)中有15个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根据四川省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我州水土流失总面积5.4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5.38%。
水是生命之源头、土是生命之基础,保护水土就是保护生存家园。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集中治理重点水土流失现象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隐患点集中治理、河堤建设、河道疏浚、河变湖(湿地)水沟清理、植树护河、坡地改梯田等工作,成功破解了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反复的顽疾。
据州水利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州集中治理水土流失964.48平方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02.4%。其中,水利行业通过实施丹巴、德格等10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4248.98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66平方公里。全州林草、农牧、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投入资金12.2亿元,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12.9508万亩、道路绿化2059.1公里,完成川西北生态脆弱区、沙化、石漠化等治理面积149.33平方公里,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人工造林、封山育林23.8万亩,实施工程“河变湖”湿地植被恢复面积2.5万亩;实施草原围栏建设563万亩、退化草原改良170.2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24.9万亩、黑土滩治理3.85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5.5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03亩及地质灾害治理和排危除险247处。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达我州的新水土流失治理目标为976平方公里,这一治理目标包括水利、发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扶贫开发、林草等部门相关生态建设项目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民间资本参与完成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我州及时将这一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行业部门。同时,我州大力推动相关续建项目,截至6月10日,我州续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21万元,其中白玉县麻曲沟、巴塘县苏哇龙乡罗绒西、泸定县磨腰沟、甘孜镇格伦达沟扎消达沟、乡城县仲德沟等5个项目已全面完工。
一个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的落地,“治愈”了大地母亲体表的旧伤,也有力保护了全州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了甘孜儿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常态管护,治水护土齐发力
2019年12月,我州召开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执法集体约谈会,对全州“未批先建”“未验先投”以及未依法履行水土流失治理义务的项目建设业主单位进行集体约谈,并限期整改。
水土保持工作利在千秋。在集中治理重大水土流失隐患和集中修护水土流失点位的同时,我州立足长远、着眼全局,从依法管理、规划布局、常态养护、宣传动员等方面统筹发力,积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力减轻水土流失风险。
健全的领导体系是持续、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保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发改、财政、水利、农牧、林草、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部门为成员的水土保持委员会,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为统筹领导全局工作,推动工作落地见效,水土保持委员会每年都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有序推动我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源地治理保护、湿地保护等工作,常态化消减水土流失风险,成绩显著。
坚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是减轻水土流失风险的直接抓手。近年来,我州按照“放管服”要求,将督促、指导、服务各类生产建设项目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作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依法依规开展审批工作,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率、审批率逐年提升,较大程度上从源头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在从严监督管理方面,州县(市)水利部门以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为契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项目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其中2019年就开展督查 85次;在依法查处方面,2019年我州共查处破坏水土环境的工程项目5个,罚款金额5.039万元;在严格自主验收备案方面,我州持续加强相关企业设施验收报备,督促生产建设项目落实自主验收规程,规范自主验收程序、内容和要求。同时,我州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保持设施损坏、地貌植被破坏等行为,严格按照省有关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及征收标准,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19年,我州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4031.426万元。
水土保持是一项长远而系统的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我州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印发了《甘孜州水土保持考核办法》,组织编制了《甘孜州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 年》,指导督促18个县(市)开展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目前,我州已完成州、县(市)《规划》编制及专家技术审查工作,州级及14个县市《规划》通过同级政府批复;已完成全州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定。规划通过封禁围栏、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综合治理工程,预计在2030年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62平方公里,其中近期(2015-202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62平方公里。此外,我州还制定下发《甘孜州水土保持考核办法》,每年印发《年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通知》,坚持从业主自查、县级排查、州重点督查三个层面,强化全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不断革新使用科技手段也是我州常态管护水土资源的一大特点。2019年,我州以“天地一体化”监管为载体,通过高清卫片、信息共享等方式获取疑似违建项目信息,提高监管,完成了水利部下发300个疑似违法扰动图斑的现场复核和认定工作并切实督促整改,此项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
我州还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凝聚全社会保持水土的思想共识和自觉。同时,每年利用“世界水日”等节庆活动契机,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宣讲、网络微信宣传等方式,常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领导体系不断健全,法律法规执行有力,规划方案不断完善,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宣传教育广泛覆盖……近年来,我州多措并举,常态化管护水土资源,使得治水护土的思想共识深入人心,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
合理开发,昔日荒地变沃野
“以前这条沟两边是大荒坡,一下雨就发生泥石流,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坏,我们住得胆战心惊。经过水土治理后,这里的荒坡变万亩果园,预计每年能为群众带来200余万元收入,曾经的灾祸地变成了‘福窝窝’。”乡城县万亩苹果园业主周军说起仲德沟以往的情景时,唏嘘不已。
据周军介绍,位于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仲德沟的万亩苹果园曾经是一片饱受泥石流侵害的荒地。为了“变废为宝”,州水利部门支持乡城县整合1000万元实施了仲德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30平方公里,完成坡耕地改造570亩公顷、种植经果林795公顷、种植水保林1935亩;同时投入840万元从硕曲河提灌送水,建成了乡城县最大的苹果采摘园,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重效益。“下步我们将依托苹果采摘园打造生态乡村旅游,实现水美新村助农增收。”周军说。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相互促进的共同体,保持水土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水土灾害,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惠民、利民效益。
近年来,我州围绕脱贫攻坚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方针,加强与林草、农牧、国土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通过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沙化、石漠化等工程,“十三五”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7.32平方公里。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政策倾斜下,自2016年来,共下达中央、省级财政资金 13885万元,实施德格、乡城等11县19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年内将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4平方公里。通过项目实施,21个行政村,1911户、5931人受益;其中,通过种植核桃、花椒、苹果等经果林,发展变叶海棠、江孜沙棘特色产业,使这21个行政村人平每年增收1800元。同时,我州坚持把水土保持工作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综合配套治理,使水土保持工作真正做到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从2016年以来,为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用水问题,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助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全州12个县累计投入资金3107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26905万元,县级投入(对口援建)4119万元,建设太阳能泵站86座(含在建24座),新增太阳能泵站功率9267千瓦,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201万亩。2016年至2018年,实施15个县29个小型农田水利和高效节水灌溉“产水配套”项目建设,总投资23321.5万元,新增高效节水灌面7.5163万亩,为群众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
随着一批批水生态工程项目的大力实施,引导村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让荒芜的废弃地变为绿色的“聚宝盆”,既改善着甘孜大地生态环境条件,更支撑着应运而生的林业经济蓬勃发展,全州“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底饱肚子”立体生态格局不断加强,我州不少曾经面临水土流失隐患的荒芜之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沃野,正演奏着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人民安全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