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百县千村行丨高县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引路人”带着果农抱团闯市场

四川日报    2020年09月21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吉南

“多亏有了村集体公司,要不这4亩桃子啷个卖嘛。”8月24日,当记者来到宜宾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时,严增辉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到村集体公司领取卖桃子所得。今年70岁的严增辉曾是贫困户,目前家里大部分农产品都通过村集体公司包装销售。“年纪大了,管一下桃园还行,再出去卖桃子就不得行了。”

  脱贫路上,面对农村资源、组织相对分散的现状,发展什么产业,又怎样发展产业?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放缓后,产业发展之路怎样依靠内生动力走得更稳?高县进行着探索。

建村集体公司

产业引领激发内生动力,让各自为战的村民抱团

  2017年,高县开始规模化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曾是省级贫困村的通书村,是首批示范村之一。

  此前,村里利用脱贫帮扶政策规模发展了800亩桃园,到2017年陆续进入丰产期。然而散乱销售、不成规模的状况,使得实际成效并不像挂果的脆桃那样甜: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果农各自为战,片面追求产量使得桃子质量大打折扣;缺乏销售渠道,使得急于卖出水果的果农相互压价,平均售价比市场价低30%,这让不少果农失去了信心。

  通书村的“遇冷”并不是偶然——在缺乏统一管理的情况下,村民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能力持续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少贫困村虽依托扶贫政策、资金搞起种植养殖,产业却发展不起来。

  面对困境,通书村村委会立即着手,从产业扶持基金中贷款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组建起了通书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村集体公司的目光首先瞄向村里的桃园,通过“桃园入股、保底回收、利润分红”方式,吸引100余户果农以自家桃园入股,结成利益共同体抱团发展,没有入股的村民也可以将桃子卖给村集体公司进行统一包装销售。

  一边多次请专家整体改良桃子品种,一边精选100亩桃园作为有机培育的示范园,通书村的桃子产业渐渐有了样子。同时,通书村还盯上土鸡养殖和乡村旅游,给村里的产业架起“三驾马车”。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产品变商品,村集体公司的带动引领作用显现出来。

  距通书村约20公里的陈垇村也有同样的尝试,如今小有名气的“桑葚村”的成功来之不易——2018年,陈垇村栽种的桑葚首次挂果,村集体公司将10余吨果桑按市场价统一收购后,通过农超对接、鲜果采摘等方式卖出,“果农的信心一下子建立起来了。”陈垇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勇说。

只引路不包办

带领村民闯市场蹚路子,推动产业良性快速发展

  2018年6月16日,通书村迎来“过节一样”的大事件——“首届通书情怀脆桃文化推广活动”在村里举行。推广活动中,5斤优质脆桃拍出1500元的高价。

  这场活动,是村集体公司营销打造“通书脆桃”品牌的一个缩影。通过申报注册“通书情怀”农产品商标、推出“桃树认养计划”、销售“采摘卡”等措施,“通书脆桃”在市场上渐渐走红。2018年,全村果农实现销售收入150余万元,人均增收880元。

  这样的品牌打造在高县的贫困村中并非个例。文武田园、渔舟黄桃、上古大米、大雁岭等品牌和“通书脆桃”一样,已小有名气。村集体公司对各类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线上线下营销,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进一步打开线上销售渠道,通书村已和重庆一家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土鸡和绿壳鸡蛋是通书村的另一张“名片”。通书村第一副书记卢伟介绍,今年以来,土鸡和绿壳鸡蛋在重庆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和评价,都排名前三。订单多了,物流也热了。今年4月,京东、顺丰、邮政3家物流企业,纷纷来到通书村“抢单子”。

  虽然生意红火,但卢伟告诉记者,每年通过村集体公司销售出去的桃子只占到全村产量的三成左右。“是体量尚小消化不了这么多产品?”卢伟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村集体公司相当于一个“引路人”,作用不在于包办,而是带领村民打响品牌,打开渠道。“村民在复杂的市场面前是陌生的,必须有人带领他们去闯市场、蹚路子。”

  “各村通过找准自身在集体经济产业链上的定位,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同时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品质把控、食品安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要点、难点,推动产业良性快速发展。”高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谢成刚表示,通过把资源、人力、产品集中起来,健全股份、租赁、订单、劳务等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入股分红、服务创收等集体经济形式,高县195个村,村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收入在50万元至100万元的20个,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8个。





  • 上一篇:秋冬季疫情防控,如何打好有准备之仗?
  • 下一篇:“云展馆”: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