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金奖树椒端上千家万户餐桌

四川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一线故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李旭 吴平

  10月12日中午,得荣县城,沿主街一字排开的菜市上,当地村民摆摊售卖自家产的农副产品。四川日报全媒体“百县千村行”采访组发现,很多摊位都在卖同一种辣椒:绿色、黄色外皮,个头很小,但辣味十足,当地人管它叫树椒。

  有“太阳谷”美誉的得荣县,阳光明媚,植物丰茂。石榴、核桃、藏橘、柿子……在村民家庭院、地里茂盛生长,为他们带来不错的收入。而树椒,几乎是当地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备菜。不仅如此,它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1年12月,经华西医科大学和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检验,得荣树椒不仅富含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物质,更含有普通辣椒没有的硒,而且含钙量是普通辣椒的20倍。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得荣树椒获得金奖。

  浑身是宝的树椒,正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重要来源。

  在距得荣县城约20分钟车程的奔都乡俄木学村,树椒是当地正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65岁的洛布,今年种了1亩左右的树椒,收入5000多元。但几年前,洛布从没想过,自种自食的树椒有一天能为自己带来如此可观的收入。

  这种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驻村工作队队员吴兴平带我们来到一位农户家寻找答案。

  在一张餐桌上,我们发现一款罐头装的树椒产品。“结合得荣树椒的种植基础,我们帮助当地发展初加工产业,由村上合作社以大约一公斤12元的价格收购树椒,运往成都一家食品公司加工成罐头,再销往省内外。”吴兴平说。

  起初,树椒罐头的销售主要靠帮扶单位订购,但驻村工作队想得更长远,“当下重要任务,是让树椒罐头销售真正走向市场化,只有这样,产业才能健康发展下去。”

  如何走向市场化?答案藏在树椒罐头的包装上。

  “扫一下二维码,关注‘得荣树椒’微信公众号,就能通过手机在网上购买。”吴兴平介绍,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是扩大树椒销售范围的重要途径。起初工作队联系到一家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后来发现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购物的习惯很普遍,又找到一家公司开发了微信购物渠道,通过社交平台不断扩大消费群体。

  “线上销售的思路走对了!”吴兴平说,去年得荣树椒罐头销售额近60万元,比往年提高10多万元。“不过也有短板,种类太单一。”

  目前,得荣县正投入经费与专业食品公司合作,以树椒为基础原料,开发更多适合不同人群口味的产品。  得荣县奔都乡俄木学村种植树椒已成规模。该村结合村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脱贫门道

瓦卡镇阿洛贡村

党建固本强基

  投资13.5万元打造村级活动阵地,广泛宣讲“党员公约”,在乡村治理、服务群众、环境保护等领域划定党员责任区。推行“党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帮扶模式,包村干部、驻村干部、19名党员均联系贫困户,助力脱贫奔康。

奔都乡俄木学村

基础设施“大变脸”

  通过实施通村硬化路、村级幼儿园、村级活动室、太阳能提灌站、污水排放管道等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壮大合作社“扎西忠社”,促进贫困户增收;通过开展智力扶贫,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提升贫困户劳动技能。

瓦卡镇瓦卡村

乡村旅游红火

  依托距离香格里拉机场仅1.5小时车程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产业之一。

白松镇夺松村

产业富民促增收

  在全县的统一安排下,夺松村调整以前的种植结构,尝试适种周期短、投入低、见效快的藜麦,并获得成功。“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公司以保底价收购村民们种植的藜麦,为村民们解决了市场销路问题,一亩藜麦能给农户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相比以前种植玉米、小麦,增收明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整理



  • 上一篇: “情舞小镇”的乡村旅游梦
  • 下一篇:脱贫葡萄在“太阳谷”向阳而生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6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