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繁荣四川——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 ②

四川日报    2021年06月22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董世梅 蒋君芳 吴忧

  93分钟——6月18日,绵泸高铁试跑出成都到泸州的通行新速度。这条开通在即的线路,不仅会让泸州、自贡进入“高铁时代”,也将成为支撑川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时光穿梭。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

  繁荣四川,于此提速。而今,全省铁路运营里程逾5300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200公里。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不断延展织密的铁路线,提升了一座座城市的区位发展优势,更让全省经济发展的步调愈发协调。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一叶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穿越百年风雨,书写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不断在协调发展中获得新动能,又以新动能追求新协调。

  于国家如此,于四川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一幅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天府新画卷徐徐展开。

定策

  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时间总是因为被赋予意义,而被深刻记忆。

  越西县丁山乡丁埝村成片的苹果树地里,套着黄色防虫袋、青绿中透红的苹果缀满枝头,丰收在即。种了35年苹果的村民杨仕华清楚记得,去年11月,越西苹果首次远销香港,成为越西人当之无愧的致富金果。

  越西人清楚记得,去年11月,越西与凉山州其他6个贫困县一同脱贫摘帽。

  四川人清楚记得,截至去年11月,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音律和谐美妙需要协调,发展行稳致远更是如此。而今,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以更加协调的姿态迈进崭新时代。

  回望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015年,在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被置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直指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

  将视线拉回西部。历经20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正大踏步迈进新时代,西部也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子。基础更牢、实力更强的四川,领命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

  2000年,四川GDP总量只有4000多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刷新为4.8万亿元,增长10倍以上。“领头羊”的奔跑要领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方能爆发出更强动能。

  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的应有之义。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川唯有增强发展协调性,才能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渝地区领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川渝互动、极核带动成为发展新课题。

  这是立足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省情实际的战略考量。独特的省情一方面让四川经济持续发展具备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也让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2020年,绵阳成为四川首个GDP跨过3000亿元的地级市,但距排名第一的成都,依然有着超万亿元的差距。

  这是增进人民福祉的现实需要。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社会在发展,人民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且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四川唯有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短板就是潜力,机遇就是动能。四川在践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奏响“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交响曲。

善为

  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盛夏,成都青白江福洪镇杏花村的杏子由青转熟。

  成片杏树林里,成都和盛家园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四座独院民宿,装扮精巧、一房难求。“农民往城里去,我们往农村来。”公司董事长胡林说。近年来,福洪镇已规模流转土地1.8万亩,引入现代农业项目30余个,协议投资额20亿元。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为企业开拓新天地,也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业态、新动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进协调发展,四川有自己的“方法论”。

  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四川和全国一样,也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奔着问题去,四川着力处理好全省布局与重点区域、产业与城镇、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瞄准乡镇设置“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等问题,我省全力推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省减少近1/3乡镇(街道),镇和街道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平均幅员面积达156.7平方公里,有效激发了城乡发展活力。

  瞄准关键领域,攻坚破难。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在把握方向和全局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工作、聚焦重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统一思想、保持定力,持之以恒推动各区域共同繁荣发展,把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2018年,在省级层面设立的联席会议机制,覆盖全省五大片区,以“清单制+责任制”管理方式,促进区域间、市(州)间形成战略协同和实施协同;

  2019年1月,《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印发,对五大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等作出明确指导;

  2020年以来,我省相继设立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南充临江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等4个省级新区,以新区建设引领经济区发展;

  2020年7月,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

  密集的部署,奏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强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前所未有地打开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空间,也给四川协调发展赋予更多使命与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路径不断演化。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决定,并将成都定位为“主干”。2020年底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促进全省“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由一个城市变为一个都市圈,范围变化的动因正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强成都极核的需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上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把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加快推进协调发展。


看变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

  当小河汇聚成大江,浪潮喷涌出力量。在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13万亩橘林连成橘海。“3个柑橘大镇强强合并,造就1个柑橘强镇。”丰裕镇党委书记李丽平说,壮硕的体量引来一批有技术、有实力、有渠道的龙头企业,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添力加劲。

  “我们将继续改造6个老旧小区院落,共涉及429户、1180人。”成都市金牛区枣子巷社区党委书记陈世蓉抛出今年计划。放眼全省,今年将新改造6000个城镇老旧小区。

  城乡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提升经济发展势能。广袤的巴蜀大地上,协调发展增强的发展后劲处处涌现,点点滴滴汇聚成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磅礴力量。

  这其中有区域协调发展激发的活力。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了各地的“竞”与“合”,既在竞争中找标杆、促赶超,又在合作中补短板、求共赢。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暴雨洪灾以及外部不确定不稳定性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四川经济增长跑出3.8%的加速度。

  大河有水小河满。这一年,除成都外,四川跻身两千亿GDP俱乐部的市州达7个,8个市州经济总量处于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三大主力板块——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分别增长4%、4.2%、3.8%,总量分别是2017年的1.26倍、1.29倍、1.28倍。

  “干”与“支”之间,联动协作更加频繁。四川仁安药业将生产基地设在广安市岳池县,生动诠释了“研发创新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干支协同合作新模式。

  这其中有城乡融合释放的潜力。打破行政区划边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让城乡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

  有经济学家估算,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提高1200亿元。最近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73%,较10年前上升16.55个百分点。从2012年到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10.4%,快于经济年均增速。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新的探索已经起步:将集体土地等自然资源资产折算转变为企业、合作社的股权,让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这其中有川渝互动增添的动力。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积极推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战略,全省上下凝聚合力抓实抓好补短板、打基础、增动力、利长远的各项重点任务。

  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揭牌,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城拔地而起。借助创新资源优势,成都正成为全省乃至成渝地区的创新策源地。

  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2020年1月3日以来,川渝聚焦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签署300多个合作协议……一幕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戏”精彩上演。

  协调发展拓宽发展空间,繁荣四川,动力无限!




  • 上一篇:守望相助共建幸福家园——民族团结推动甘孜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关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说明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