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用数字化手段助力碳普惠平台建设——用好绿色激励,推动全民参与

四川日报    2021年09月08日

        在9月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增强公众绿色低碳意识至关重要”成为与会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的共识。

  “双碳”跟普通公众有什么关系?有专家坦言,按需点餐、一水多用、人走关灯、绿色出行……这些“举手之劳”的低碳行为,都将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如何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意识?论坛上,与会嘉宾集思广益谋良策;论坛外,全国各地也正积极探索。□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讨论

探索多元碳普惠机制推动全民碳减排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公众参与减排的作用不可低估。”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公众参与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生活领域,还会影响到生产领域。

  一方面,公众在各自的工作领域注意节能减排,将对生产领域减排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公众消费的偏好对企业生产有导向作用,甚至会影响到政府决策。

  “消费端碳排放具有分散且排放量大的特点,仅靠政府政策或管理,难以触及。”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认为,这就需要探索多元化碳普惠机制,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碳普惠机制需要制定建立统一的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标准,保证不同参与主体践行相同绿色行为,能够得到相同的减排量和激励措施。“比如,可以用数字化手段建立碳账本,推动全民碳减排。”蒋南青说。

  她还建议,针对个体,围绕衣、食、住、行、游,用小程序或者APP将每一次的绿色行为累积并记录下来,基于统一标准量化为碳减排量,形成个人碳账本,个人碳账本可作为未来个人的绿色资产,获得公益、商业和政策鼓励性激励,或是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的优惠,进而实现碳减排量的市场化运行。

实践

“碳惠天府”双路径尝试推出多种低碳场景

  通过碳普惠平台实现“生态有价”,是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路径。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相关探索。

  在北京,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首笔碳交易达成意向;深圳发布绿色家底;上海发布绿色低碳卡,将推出个人账户“碳积分”……成都在全国率先创建的“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也在论坛上屡被提及。

  去年3月,成都出台《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率先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

  今年5月,“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上线。对公众,通过碳积分兑换的方式,奖励节能减碳以及相关环保行为;对项目,运用相关方法学开发其碳减排量,并通过碳中和公益行动进行消纳,使碳减排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具备经济价值。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已上线步行、共享单车、燃油车自愿停驶、新能源汽车驾驶、环保随手拍等低碳场景,年内将推出40个商场、酒店、景区、餐饮类低碳消费场景,鼓励市民到有“碳惠天府”线下标识的消费场景内打卡获取碳积分。获取积分后,市民既可到平台中的“绿色商城”兑换奖品,也可选择将积分进行公益捐赠。

  蒋南青也关注到“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她认为,该平台要发挥对公众减排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政府政策制度的引导和约束,保障低碳行为奖励机制,带动公众参与;另一方面要引入更多商业主体参与,激发市场活力,保障平台的持续运营。




  • 上一篇:中秋国庆假期不允许大规模聚集
  • 下一篇:人工智能、5G、物联网……海科会展示了哪些前沿技术?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