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高原考古要做到“五勤”

四川日报    2022年05月10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涵予

  面对高寒、低压、缺氧等难题,身体的基础消耗远大于低海拔地区。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旧石器遗存一般分布在高处,且绝大多数潜在地不通车,大家只能靠爬、靠走。

  “刚到高原非常不适应,身体消耗大,吃饭不香,睡不踏实。”郑喆轩说,“在海拔3500米的高度上,因为氧气稀薄,刚开始爬一个20米的坡,可能都要爬15分钟,每爬5米就要停下来缓5分钟。高原上爬山是非常酸爽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我们有时候一天要经历几十次。”

  除了高原缺氧、低压的环境导致日常的睡眠和饮食质量欠佳外,野外常态性的大风、频发的极端天气、频繁的冷热交替和强烈的紫外线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高原上的天气就像川剧变脸,有时候一天里阴晴雨雪加冰雹会来个全套,一天之内仿佛经历了一年四季。”郑喆轩如此形容。比较之下,最令他们头疼的是几乎每天下午必刮的大风,“在发掘初期,工地买了一个能抗6级风的帐篷,结果支起来的第三天下午就被吹破了。”此外,夏季频发的暴雨,曾让团队陷入反复加班和返工的恶性循环;初冬的气温骤降,曾让防风的冲锋衣和保暖的羽绒服形同虚设,一早一晚冷得跳脚……这些都让队员们“脱了几层皮”。

  在高原上考古,远比想象的更难。高原考古要做到“五勤”,勤动脑之后,手、脚、眼、腰都要勤。很多时候,阶地上没有路,他们只能手脚并用往上爬,为了保存体力,他们必须轻装上阵——不穿厚重的衣服,尽量少拿东西,甚至偶尔连水都不带。“因为爬上阶地之后还要调查,调查不是走一圈就完事,而是要不断弯腰捡拾地上的疑似石器观摩判断,有时候还要抱着石头走。”郑喆轩解释说,“所以我们不会穿很厚的衣服,多拎一个袋子有时都是累赘。”至于下午3点才吃午饭或者简单就着冰山上刚融化的水啃几口干粮更是常事。

  郑喆轩还清晰地记得在理塘县与狼遭遇的画面。2019年4月的一个上午,郑喆轩一行3人好不容易爬到阶地顶端,却发现两头狼已站在距离他们几十米远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狼,一开始以为是两只大狗,还在犹疑狼和狗尾巴、耳朵的区别,后面才反应过来。当时人、狼相互对视了几分钟,我们就秉承着一个原则——狼不动我不动,狼动我们也不动。我们人多,而它们是两只孤狼,就没有特别害怕。”

  尽管高原考古有着种种艰难,可郑喆轩还是认为“甜”多于“苦”。他说:“有时候走累了,坐在地上休息时,忽然一抬头,看到蓝天白云和大好河山,就瞬间治愈了,整个人也变得开阔了起来。”





  • 上一篇:360度俯瞰云海飞瀑 牛背山全新归来
  • 下一篇:皮洛遗址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侦探小说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7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