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杭州市对口支援甘孜州亮出一年“成绩单”

甘孜日报    2022年07月08日

五张金名片闪耀圣洁甘孜

◎杭州日报记者 陈立平

四川省甘孜州,平均海拔3500米。去年六月,27名杭州党员干部肩负着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使命来到这里,开启了杭州对口支援甘孜州的新篇章。一年来,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在甘孜大地留下了一个个共同富裕的“杭州印迹”,为对口支援工作奠定了良好开局。

甘孜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杭州市帮扶甘孜州工作队队长罗林锋介绍,过去一年来,工作队着力打造援派铁军、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五张“金名片”,与甘孜一道奋力画出“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最大同心圆,为打造全国对口支援升级版提供更多的杭州经验。

援派铁军金名片 

千钧重担炼就高原上的“杭州铁军”

对口支援甘孜州,不仅是一副千钧重担,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2020年刚实现全面脱贫的甘孜州,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不少人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高寒缺氧的气候环境,带来令人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一些高海拔县甚至“全城找不到一棵树”;幅员面积超过杭州十倍,常住人口却不到杭州十分之一,去州府开个会路上就要翻山越岭跑八九个小时;藏族人口占比八成,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问题难以避免……

打铁的人,也必须是铁打的人。27名杭州党员干部以“一入甘孜州,便是甘孜人”的精神迎难而上,用一年的时间将自己打造成了一支援派铁军。援派干部们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生理不适,跑项目、访牧民,调研的足迹遍布甘孜州十二个县市。去年,工作队推动实施对口支援项目54个,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

援甘专技人才的工作同样突出。来自淳安县姜家初中的姚国武与巴塘县中学教师赖樊“一对一”结对,当年就帮助其夺得了2021年甘孜州“英语周报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一等奖;富阳区医疗帮扶队来到德格县后,短短数月统计门诊诊疗人数增长几十倍,开展手术近百例,并指导新建了多个临床专科外科,实现10余项医疗技术零的突破。

入川一年来,工作队被授予“甘孜州第四届五一劳动奖状”和“甘孜州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4名挂职干部和5名专技人才被授予“甘孜州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铁军是怎样炼成的?罗林锋将之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我们始终坚持党建统领这一根本要求,聚焦‘挂职干部’和‘专技人才’两类主体,强化‘党性教育、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三大抓手,树立‘有情怀、有责任、有纪律、有作为’的‘四有’价值观,锻造‘引领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型’先锋党支部。”

产业协作金名片

传统农牧产业迎来跨越式提档升级

甘孜州地处高原,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其中,牦牛是甘孜州的代表性农牧产品。然而,传统方式放牧的牦牛,投入大、收益小、不好卖。“冬春无法放牧时,平均一头牦牛1天需吃5斤干草,5个月下来7万多斤才够,最便宜也要1元1斤干青草,有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牦牛掉膘甚至死亡。”在甘孜州理塘县禾尼乡禾然尼巴村,养了100多头牦牛的牧民斯郎泽仁算了一笔账。

改变发生在去年。杭州市钱塘区投资两千多万元,在该村打造了两个示范项目,让当地牦牛放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8000亩高原优质牧草基地采取“机械+人工”方式对草地进行改良,1亩可产干青草3500斤,是天然草场的20倍。投资1850万元的牦牛产业现代农业园区,采用恒温恒湿智能化管控、自动撒料车、终端数据科学喂养,在生态养殖和不改变肉质的前提下缩短牦牛生长周期并可四季出栏,让斯郎泽仁和其他牧民大开眼界。

第一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杭州又积极通过招商引资为甘孜州第二产业注入动能。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业协作方式,杭州市帮扶甘孜州工作队积极引导浙商企业投身新一轮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甘孜州政府与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清洁能源合作协议,州能源发展集团与万里扬集团签订建设水电站、光伏电站合作项目,娃哈哈食品研究院落地泸定县……这些来自浙江的产业项目,不仅为甘孜州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将为当地群众提供大量优质的就业岗位。

数字化转型金名片

杭州经验引领“数字甘孜”建设

去年是浙江对口支援甘孜州的开局之年,也是浙江数字化改革元年。当全省数字化改革捷报频传之时,援川干部们也将这项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带到了千里之外的甘孜州。

去年10月23日,浙江省驻甘孜工作队数字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包含智慧党建、干部人才、项目管控和内部管理四大模块,以及党支部活动、项目一张图、干部人才一张图、特色工作、健康打卡、微信公众号等30个应用场景。这是浙江省首个对口支援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也是四川省首个市州级对口支援数字化平台。对当时刚刚启动“数字甘孜”建设的甘孜州来说,该平台的上线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为“数字甘孜”提供了宝贵的“杭州经验”。

从产业到消费、从医疗到教育,眼下,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杭州对口支援的一项“法宝”,有效地破解了甘孜州地广人稀、位置偏远带来的时空距离限制。在稻城县,去年9月上线的亚丁集市网上商城,当天就取得600万元的协议订单;在巴塘县,杭州援川医生建立的“数字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为不慎跌落的4岁儿童抢下了救命时间;在九龙县,甘孜州首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九龙蚂蚁服务星站在西湖区的帮助下正式落地;在白玉县,临安区打造的“协作天桥”数字化平台建立起了两地对口部门精准沟通联系机制,开设3个月就发布捐款捐物等各类需求信息4000余条。

消费帮扶金名片

线上线下齐发力助推“甘货出山”

在去年8月1日晚举行的“2021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暨杭州文旅消费季活动上,一次不到半小时的直播让甘孜群众领略了杭州电商的“奇妙魔力”。短短五分钟,14000余份高原特产牦牛肉产品销售一空,655万人观看直播,412.9万人点赞。

这是杭州对口支援甘孜州消费帮扶的一个缩影。地处雪域高原的甘孜州,拥有牦牛、青稞、松茸等多种特色明显、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农产品。入川以来,杭州帮扶甘孜州工作队通过数字驱动、电商赋能、线下展销等多种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不断为甘孜偏远地区的产品打开销路、拓宽市场。以康定市为例,去年9月23日,阿里公益、淘宝直播举办丰收节直播公益盛典,康定市蓝逸集团和憨小二集团的两款产品被淘宝带货主播选中并亮相直播盛典。至直播结束,蓝逸集团天猫旗舰店访问量和销售额环比增长1828%和2950%,憨小二集团天猫旗舰店访问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186%和512%,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近百万。

线下渠道的消费帮扶同样硕果累累。在援甘工作队的推动下,一家家甘孜州农特产品体验店迅速在杭州各地建了起来——去年8月26日,石渠县农特产品进驻杭州市总工会下属杭职国旅门店和山海e站;9月29日,“礼好康定”农特产品展销馆在萧山区开馆;11月3日,“塘塘真甄乡村振兴体验馆”在钱塘区开张营业……这些体验店帮助甘孜州的优质农特产品走进杭州最热闹的商场超市,让越来越多的杭州消费者认识甘孜、了解甘孜、喜爱甘孜。

文化交流金名片

创新交流模式实现精神共富

对口支援,不仅要在经济上帮助甘孜州“富起来”,推动民族团结、精神共富同样关键。

结合甘孜州自身少数民族占比高、藏文化深厚的特点,工作队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突出文化认同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去年10月,甘孜州民族歌舞团的演员们在杭州大剧院献上了一场名为《永远跟党走》的艺术盛宴。节目以歌舞、情景剧、朗诵、合唱等16个节目,展现了建党百年来甘孜州的发展历史,让杭州市民在精彩的表演中领略了圣洁甘孜的独特魅力。今年“六一”前夕,一个以社区为服务半径,推动两地小朋友课外交流的第二课堂——浙里学堂同期落户巴塘,淳安县千岛湖镇第七小学与巴塘县人民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视频连线一起“云”庆“六一”。

同时,工作队还积极探索产业合作等文化交往新模式。九龙县是甘孜州唯一的茶产地,特产的“九龙天乡”茶叶品质卓越,曾作为雪域贡品送入皇宫。在杭州市帮扶甘孜州工作队的推动下,西湖龙井与九龙茶叶以茶文化为纽带,实现了一次跨越千里的“以茶会友”。九龙县绒巴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泽翁拉姆牵线西湖区九曲红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包兴伟,共同研讨西湖与九龙两地制茶技艺及茶产业发展,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九龙县第一款特色农产品“九龙天乡”茶叶。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杭甘两地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密切。两地携手开展“藏汉一家亲·千里传真情”浙甘两地4000名青少年“迎亚运·手拉手”书信交流活动,组织21名甘孜少先队(青年)骨干辅导员参加交流活动,40名甘孜青年英才参加电商创业活动。去年,杭州共有340批次8340人次赴甘孜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51所学校、30家医院、210个企业、32个社会组织参与结对帮扶甘孜州,各类捐款捐物达1.3亿元。



  • 上一篇:雪山星河旧石器 一日看尽十万年
  • 下一篇:雷建平在稻城调研政协工作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1816.html